“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12月24日 《南方都市报》) “食不言,寝不语”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直至今日,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从健康角度看,专心吃饭有助于消化,防止食物误入“歧途”,因噎废食。但将这些先人在慢生活中总结出的优秀传统,生搬硬套到现代人身上,未必完全合适。别的不说,假若夫妻间真的做到“食不言,寝不语”,恐怕婚姻将红灯高挂、行之不远。同样,用“食不言”限制孩子,也限制孩子激发个性、培养独立的人格。 学生在不同场合用不同分贝的说话;吃饭时鸦雀无声,有需求用整齐划一的手势表达。这一切看起来,学校是在通过文明示范,培养孩子“讲文明礼仪,在公众场合守秩序,不喧哗”的习惯。但实际上,学校却是在培育文明的机器人,扼杀同学的个性。吃饭整齐划一,动作协调一致,步入“无声食堂”,更像是在置身一条制造业的生产线上。让孩子置身其中,一味接受机械式的习惯灌输,怎能不造成个性迷失? 事实上,该学校创造“无声食堂”,更像是出于方便管理的考量。比如,如需要加菜添饭,1代表饭,2代表菜,3代表汤,4代表特殊情况;饭后,同学们与老师回应“O K”手势后,即有序地整理餐桌,将餐盘放到指定位置,分类摆放。同学用动作说话,谁是最大受益者?显然是,以往在喧嚣中茫然无措的食堂老师。同样,同学像机器人一样,有序进餐、有序撤离,也大大减轻了食堂的清理麻烦。这无疑给人学校借着培育文明习惯,夹带管理私货的想象空间。 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赞罗夫说过,“孩子个性的形成使我联想起春天飞翔的鸟儿,它好像已经知道往哪里飞,又好像不知去向,一会儿高高飞翔,接着像石头往下掉似的向下俯冲,在云层下飞驰而去,集自由、力量、毅力于一体,令人惊讶。”可见,个性的形成需要一个天高任鸟飞的培养环境,而不是像赶羊一样,向着某个制定目标生拉硬扯。显然,即使学校培育文明的初心可鉴,扼杀个性的“无声食堂”,也无存在必要。 其实,“无声食堂”只是对传统文化机械式的生搬硬套。这背后隐藏的是,学校管理者根深蒂固的二元管理思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要传承“食不言,寝不语”,就要食堂静默,实行无声管理。但事实上,继承传统并非是只能做二选一。倡导“食不言,寝不语”,也不是非要扼杀同学个性,搞形而上学的“无声食堂”。而是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培养专心吃饭的习惯。可见,要打破“无声食堂”,更要打破隐藏在其背后的机械式管理。唯有如此,才能更机动灵活的传承经典,让同学的个性与传统美德有机结合。 |
相关阅读:
- [ 12-18]旅游文明的涵养需要长时间和多途径
- [ 12-17]公交配“导厕图”是城市文明试纸
- [ 12-17]公布“导厕图”倒逼公厕文明
- [ 12-17]乌镇,开启网络文明新征程
- [ 12-15]妄自菲薄的文明大棒最不文明
- [ 12-15]举“文明大棒”何必妄自菲薄
- [ 12-11]驾照考试改革更要激励行车文明
- [ 12-04]驶向“汽车文明”,才能开出“囚徒困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