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唱了,滚吧。”近日,柯以敏在一档选秀节目中对尚未演唱的选手抛出的一句话,成为热门话题。11年前,在《超级女声》中便大展毒舌功力的柯以敏,回归后风格不变,不少人认为带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言论对选手太不尊重。随着事件的发酵,节目播出平台发表声明称,“我们不支持任何评委对任何选手进行非理性批评和指责”,并表示将不再邀约柯以敏做2016该节目评委。(4月2日大连晚报) 她让选手“滚吧”,芒果台让她“走吧”。11年前,毒舌评委与选秀节目“相互成全”;11年后,毒舌评委与选秀节目“各自尴尬”。此间的“风水”,估计不仅是善于炒作、勤于念“日记”的柯老师所难以理解的变故,恐怕亦是涉事媒体及舆论所始料未及的雷霆。谁也不能说此事就宣告了“无评委不毒舌”时代的终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以“排毒”方式吸睛,风险系数已经飙升到随时有自我覆灭的可能。 “毒舌”的故事并不算鲜辣劲爆:选手刚做完自我介绍,称有点感冒,柯以敏就怒斥,“不要唱了,滚吧!”此段视频一经曝光在网络疯转,直指评委不尊重选手,而导演高群书也严厉指责,“一点教养都不顾地去炫耀权利。”真正有意思的,是播出平台的反应:这边“总导演”刚含蓄圆场,说“如果她真的对选手有过大伤害,又不能调整状态,节目组会针对这件事再做回应,我们也有可能调整评委阵容”——话音未落,芒果TV发声明向当事选手致歉并停止柯以敏在“2016超女”的赛事邀约。这中间的时差,不过短短几个小时。 “毒舌”炒作、舆情发酵、止定纷争——制作方的对评委“痛下杀手”,当然是基于利益的考量、是危机公关的最优化选择。那么,从网友的声音到迅速换人的决定,这中间同频共振的,究竟有哪些因素呢?答案无非是三个:一是中国娱乐节目的生态背景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从当年的广电总局到现在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娱乐至死”的状态,一贯保有常态而凌厉的警醒,不需要罗列这些年的所谓“限娱令”,仅看看各大卫视娱乐节目的转型,就知道选秀类节目的规制已到了“严字诀”时代。二是舆情对媒体传播的正向影响逐步显现。比如一部剧好不好看,观众说了算,网友说了算,因此,很可能播了三五集就立马下线。这在上世纪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选秀节目也是如此,来什么看什么、选什么都接受的年代早就过去了,如果一开始就把口碑给弄“污”了,真要民意沸反,估计下场也不会太好看——因此,制作方也不得不忌惮于“网意”汹涌的影响力。此外,选秀类节目早已进入2.0时代,欧美不谈,日韩综艺濡染渐深,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观众早有成型的标准,拼毒舌拼出位,还不如回家去看《太子妃》。政策风险、价值风险、网络舆情风险、节目转型风险,其实早就决定了“柯老师们”的去留。在人情与市场面前,制播平台自然“心里有杆秤”。 据说柯老师也诚意道歉了,“修养不够”、“感谢鞭策”。这一出,差不多也翻过去了。各色选秀还会风起云涌,不过,“嘴下留情”的规则,怕是真要吃一堑长一智了。 |
相关阅读:
- [ 05-12]“三严三实”:让人民群众当“评委”
- [ 05-29]评委都被搞定文学奖怎么评
- [ 10-25]诺奖评委不受贿,不能证明无人行贿
- [ 09-17]“好声音”评委,逆生长
- [ 08-03]唱片业不景气,做评委吧
- [ 06-15]多明戈不当评委的“多明戈大赛”
- [ 05-07]职称评审,评委何以敢公然索贿
- [ 02-16]武汉地铁招标应公布评委名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