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大学校园里不该有“贫富之辨”

2016-04-04 20:10:25 萧椽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大学帮困该不该公开受助学生的个人信息?贫困大学生该如何正视自己的“贫困”?在《北京青年报》发起的这场“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话题讨论中,正反双方及持综合性意见者都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讨论富于启迪,发人深省。在此,笔者想从如何发展、弘扬大学精神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从已刊出的多篇讨论文章看,大家对“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的分析,至少在逻辑上是非常清晰的。在认同“贫困是隐私”的论者看来,由于社会上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轻视、鄙视甚至歧视贫穷的观念,大学校园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有意无意之间会对贫困大学生另眼相看,由此造成或加重了贫困大学生的敏感、脆弱和自卑的心理。因此,大学帮困要尽可能站在贫困大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和着想,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因公开“贫困信息”而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而在不认同“贫困是隐私”的论者看来,公开受助人员的信息,是实施帮困政策的基本程序要求,无论是保障房的获得,还是廉租房对象的确定,抑或低保户、贫困户身份的确认,将受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向外公开,接受外界的监督,都是确保公平的必要程序。既然社会上对此有普遍的程序要求,大学帮困也不能例外,毕竟社会上因不公开或公开不够,导致弄虚作假甚至腐败操作之事并不鲜见,如果大学帮困不公开受助者个人信息,也难免会出现“虚假贫困”骗取资助补助之事,所以公开这一道程序不可或缺。

上述两方观点虽然针锋相对,却暗含着一个相同的前提:今天的大学早已不是独立于俗世的“象牙塔”,大学校园已全方位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者说大学环境与社会环境已经高度趋同,浑然一体而难分彼此。从这个前提出发,其中一方认为,在轻视、歧视贫穷的社会观念未有根本改观之前,贫困大学生在校园中遭受轻视、歧视也在所难免,因此应当把他们的贫困当成个人隐私来保护,尽量让他们免受轻视、歧视之苦。

另一方则认为,既然大学环境与社会环境已经高度趋同,那么大学帮困的逻辑与社会帮困的逻辑也应当基本一致,都需要将受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即便公开个人信息会让贫困大学生难堪,让他们感觉受到二次伤害,这大约要算是一种“必要的代价”——在大学校园之外,低保户、贫苦户获得救助时公开个人信息,他们中有人也会觉得难堪和受到了伤害,是不是因此也要把他们的个人信息当成隐私严加保护呢?

在相同的前提下,两方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而两方的结论都言之成理而能自圆其说,对改进和完善高校帮困工作都具有难得的价值。然而,笔者恰恰对两方观点基于的那个前提感到很不安,认为这个前提原本就不应该存在,或者说,虽然这个前提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还是不能轻易“承认”它,至少要作出不懈的努力来改变它。

我们说今天的大学早已不是独立于俗世的“象牙塔”,这说明大学曾经是独立于俗世的“象牙塔”,进而言之,大学从古至今本来就应该是“象牙塔”,大学的环境本来就应当与社会环境有着巨大的区别。今天,我们看到了大学校园全方位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没有拼命用大学的围墙来抵御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是很自然地“承认”了大学“象牙塔”沦陷的现实,“承认”了大学环境对贫困学生的轻视与歧视;我们没有拼命用大学应有的治理逻辑来抵御社会治理的逻辑,而是很自然地采用社会帮困的逻辑来从事大学帮困。这不是大学人文精神的体现,而是大学“俗世精神”的泛滥,这是一种无比沉重的悲哀。

大学,是一个时代优秀青年的聚集,青年学生无论来自哪个地方,无论出身背景和家庭条件有多大的不同,都应当在大学校园里平等地享受自由的空气,张扬青春的理想。大学里会有贫困大学生,但每个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都应当“忘记”自己是来自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也不要关心别的同学是有“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大学天然应当具有平等、包容、和谐的精神气质,大学校园里不该有“贫富之辨”,不应当给接受资助的大学生贴上“贫困生”标签,更不能让受助大学生觉得“丢人”,不能让他们因为贫困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大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应当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我坚决不“承认”大学已不是“象牙塔”的残酷现实,我期待大学早日回归“象牙塔”的本位。当大学回归真正的“象牙塔”,当青年学生都“忘记”自己的家庭出身条件,当大学校园里没有了“贫富之辨”,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大学帮困该不该公开受助学生的个人信息,这些问题就不再需要明确的答案,这些问题本身也已失去了意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