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框架是巨灾保险诞生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则是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研发推出巨灾险种。】 据报道,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巨灾保险与国际发达保险市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何浩介绍,我国争取在2017年底前完成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在2017年~2020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将巨灾保险制度纳入到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 近年来,保险已经逐步走入民众生活之中。这一过程既伴随着国内保险行业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老百姓保险意识的提升。从最为常见的医保、车险到如今巨灾保险提上议事议程,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保险的认识逐步加深。应该说,巨灾保险在我国并非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制度设计。相关科学研究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就在今年,地震、洪水、泥石流、龙卷风等,已经在各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事后的相关补偿赔偿机制还很不完善,这给百姓的灾后重建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巨灾保险的诞生,将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纳入保险理赔范畴,无疑让广大灾害事故频发地区的公众吃下一粒定心丸。保险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一旦灾害发生,可大大弥补其造成的损失。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保险本身是一种金融工具。巨灾保险要发挥其完全功能,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从其原理上看,保险就是运用精算分析,在保费的投资增值与理赔支出的概率中取得平衡。精密地为保费定价,既可提高参保人的抗风险能力,又让保险公司获取合理利益。有鉴于此,一方面要通过立法,为商业保险公司介入巨灾保险市场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在保险法规中明确了巨灾保险的发展模式,将各方权利义务以法律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框架是巨灾保险诞生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则是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研发推出巨灾险种。鉴于这一险种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公共责任,政府还可对其在融资、财税方面实施一定的政策优惠。在英国和日本,巨灾保险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并通过再保险等融资渠道将风险分散出去。而美国的巨灾保险则采取了多层次的风险分担与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甚至还有收入免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思路,在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设计中也非常值得借鉴。 |
相关阅读:
- [ 07-12]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迫在眉睫
- [ 07-11]内地人为啥去香港买保险?
- [ 07-07]抗洪救灾,还缺一道“洪水保险”
- [ 06-30]自然灾害频发倒逼巨灾保险快快长大
- [ 06-30]有多少养老补贴没花到点子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