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创卫运动”的真正赢家?
2016-08-08 11:13: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或是提着笤帚,或是抓着抹布,胳膊上别着红袖章,7月下旬开始,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大街小巷,这个特殊的群体很是显眼。他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来自任城区的基层机关干部和公务员。这群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创卫)而上街扫地的公职人员迅速走红,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质疑。(8月7日 《现代快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干净、卫生,一尘不染、绿树成荫。而“创卫”无疑是快速提升城市卫生水平、“宜居指数”的一条捷径。按理说,群众应该对“创卫”举双手赞成才是,可为何济宁市任城区公职人员突击“创卫”,却遭受群众的冷嘲热讽呢? 其实在读懂群众的态度之前,我们不妨先考量一下, 谁是“创卫运动”的受益者?对普通公务员而言,运动式“创卫”意味着,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提着笤帚去“扫大街”。工作量大幅增加,运动期间没有节假日,且不会有任何附加福利。显然,普通公务员并不是运动式“创卫”的赢家。 据报道,济宁市任城区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考核”,发动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立即进入临战备考状态”。而公务员“扫街”,正是动员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难发现,在常态下任城区的卫生是不符合“创卫”标准的,相关部门通过强力管制,公务员突击维持,才使其暂时符合验收标准。常态下卫生不达标,运动期间生活受管制,运动过后卫生状况迅速下降,显然运动式“创卫”带给普通市民的“伤多益少”。如此群众会支持“创卫运动”么? 那么,谁是运动式“创卫”的真正赢家呢?无疑是地方官员。一则,目前在评价官员政绩的指标中,除了看GDP等经济数据外,还很看重诸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因此,“创卫”成功就是对仕途重要加持,让部分官员趋之若鹜。这也让许多官员脱离实际,强行启动运动式“创卫”。二则,“创卫”也能让地方争取到一些连带项目,获得上级拨付的特定财政资金。既能在项目上捞好处,又能获得政绩加持,相关领导何乐而不为呢? 言及于此,为何“创卫运动”让普通公务员怨声载道,令群众沸反盈天,而相关领导却坚定不移的推动,已不言自明。但必须要指明的是,运动式“创卫”只能暂时性达标。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在相关领导兴趣转移之后,卫生状况会立即“泯然众人矣”,这样的“创卫”其实只是折腾。因此,给运动式“创卫”踩一脚刹车,刻不容缓。 说到底,群众对“创卫”双手赞成,但对运动式“创卫”却强力反对。而要给“创卫”运动踩刹车,相关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大随机性考察,经常“回头看”,不让突击式“创卫”蒙混过关。另一方面要将更多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让“创卫”指标接受群众监督。唯有如此,运动式的“创卫”折腾才能真正绝迹! |
相关阅读:
- [ 08-05]创卫要少一些“形式主义”
- [ 08-14]不当众抠鼻子,靠教化还是靠曝光
- [ 09-16]损害孩子健康“卫生城”有何意义
- [ 09-16]仓促迁校学生病倒 粗暴决策早该摒弃
- [ 07-07]创卫岂能图一时之“快”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