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线三个地铁站同时开工后,每天如何出行与回家,立马成为整个水果湖、南湖乃至更多地区居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可以预料,在未来两年多的地铁施工期间内,周边居民越来越多地或选择自行车、或自行车与地铁“混搭”方式出行。 地铁改变生活,出行方式影响生活。在市场力量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共享自行车越来越多,一度被市民遗忘的自行车有望再次回归市民的日常生活。不过,给自行车找路也正在成为新的困扰。 曾几何时,作为当之无愧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担起马路上主要交通工具的重任。那时的道路虽然不宽,但机动车相对较少,自行车的骑行空间很大。然而,在快速跑向汽车时代的今天,自行车的骑行空间日显逼仄。近年来,虽然城市新规划道路中非机动车道几成标配,但许多道路受制于拆迁等等种种条件,自行车道越来越像是机动车道的“添头”,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宽,有时窄。尽管如此,还得时时提防不守交规的机动车和不守规矩的商户肆意侵占。相比之下,老旧城区街道此类现象更为突出。 没有路权,自行车回归市民生活就只能是水中捞月,至多只能扮演仅供市民绿道休闲角色。今年春节前夕,国内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在厦门建成。这条长6.7公里的自行车道的最大亮点在于,能与周边地铁、公交系统无缝对接。也就是说,市民在公交系统和自行车间切换十分方便。由于专为自行车所设,充分考虑到骑行条件与舒适度,自行车高架不仅仅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还成为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 东湖绿道开通后,每天吸引大量市民和外地游客。据悉,东湖绿道二期即将开建。另一方面,在城市机动车越来越多、道路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堵的今天,无论是否因为修建地铁,机动车拥堵很可能成为汽车时代的常态。改变出行方式,找回曾经遗忘的自行车并不失明智的选择。事实上,一些极具前瞻眼光的企业,近年来也在自行车街头推广方面发力,并初有成效。现在的问题是,市民有需求,市场有动力,那么我们的道路建设能否尽快赶上发展的需要呢?能否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那样,以国内外先进经验为镜,打造自行车的城市“BRT”系统呢? |
相关阅读:
- [ 03-15]让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与文明之风相伴
- [ 02-09]厦门公共自行车损毁严重,都是外来人惹的祸?
- [ 02-08]“空中自行车道”虽好,但管理别“悬空”
- [ 12-07]创新自行车牌解决了防盗的难题
- [ 09-19]内外兼修才能使网约自行车不“掉链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