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已经收官,这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在口碑和收视率上都创下近年国产剧的高峰。“追剧”之旅已经画上了句号,但这部电视剧掀起的热潮,仍然值得回味与言说。 《人民的名义》走红,一开始是有些意外的。在经历了近年来优秀反腐题材电视剧“断档”后,这部“大尺度”正剧所吸引的观众群,跨度之大蔚为壮观,尤其是大批90后的追捧,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关注热情。《人民的名义》看点不少,但让其保持热度的深层原因,可能还在剧外。 无论是剧中角色和演员的实力“圈粉”,还是对该剧揭示的政治生态的反思,或是对剧情涉及的制度程序纰漏与瑕疵的探讨,对评论本身的再评论——众说纷纭中,不难发现政治题材作品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触动。这样广泛的社会效应,很难说只是一部现象级“神作”的演绎效果。《人民的名义》所吸引的关注和讨论,已经超越了电视剧本身,真正调动起观众情绪的,是电视剧中所投射的现实。 改革,反腐,制度建设,这一系列政治词汇,并不只是抽象的概念。《人民的名义》用艺术的手法,把这些议题生动地呈现出来,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而这些艺术形象与冲突,更是源自当下的现实生活。某个深藏的腐败分子,某个不作为的干部,某个玩弄权术的“圈子”,因为这些脸谱化的人物高度集合了现实原型的特征,所以一出现在屏幕上,就能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响。 在《人民的名义》播出期间,多地曝光“蹲式窗口”问题,与剧中出现的某信访局窗口如出一辙,直指现实的讽刺意味扑面而来。随着剧集的热播,这一问题也在放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迅速得到重视与跟进解决。这样的“巧合”,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用戏剧性的方式解释了这部剧的热度来源。 《人民的名义》播完了,有人可能会问,反腐的议题是否会就此冷却?事实上,在反腐败高压态势已经形成的当下,无论有没有新的素材为话题“加热”,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推进都是毋庸置疑的。反腐题材文艺创作或将再次掀起一轮高潮,本质上回应的是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净化政治生态寄予的高度期望。 一部电视剧,更像是一扇窗户,从这里照亮了很多过去认为“难以言说”或者“说了白说”的沉疴积弊,打开了全社会的话匣子,为重大政治议题进入公共讨论开辟了一条敞亮的通道。这一轮“人民热”的最大收获,或许就在于此。 |
相关阅读:
- [ 04-26]便民服务不可有官气
- [ 04-20]《人民的名义》牵出多少话题
- [ 04-19]还有多少“半蹲式窗口”等着被发现
- [ 04-19]“蹲式窗口”整改符合国标就成?
- [ 04-19]看《人民的名义》写观后感不是为交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