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三中全会对改革顶层设计,最大的突破在于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本身有了制度保障。过去长期存在的改革“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万众瞩目中公布。正如人们所预期的,这次会议对历史新阶段的全面改革做出强有力的顶层设计。

从公报内容可以看到,即将出台的全面改革决定,将有多个方面的历史性突破,有可能形成未来5-10年改革强大动能。尤其重要的是,这个决定对改革做了全方位、系统化的顶层设计,突出体现在改革目标、改革总体部署、改革时间表、改革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协调等方面。

在改革目标上,顶层设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使改革广度与深度有了全面的突破;在改革总体部署上,顶层设计突出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六个领域改革,并且每一部分均有相应的具体改革任务措施;在改革时间表上,顶层设计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要求。

除了这几方面的顶层设计外,这次会议最大的突破与亮点在于,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过去我们在改革上不是没有好的思路,不是没有好的方案,但改革总体进展与社会需求有比较明显的距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在具体实施层面上面临相当多的掣肘。有没有一个顶层设计、统揽全局的协调机制,对改革突破至关重要,也对理顺改革进程中多方面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一是理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既要有顶层的战略设计,也要有基层的实践探索。改革实践中,不少地方、企业、社会在多方面有积极的改革探索,但相当多基层探索很难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改革协调机制。三中全会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上接“天线”,下连“地气”,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利器。

二是理顺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关系。新阶段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利益因素全面彰显,利益掣肘矛盾也日益突出。某些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特殊利益等,成为改革突破的强大阻力。无论多好的蓝图,无论多宏伟的目标,如果不能建立改革有效的协调机制,不能让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在现实中必将走形变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莫不如此。建立高层次改革协调机制,是打破利益掣肘不可或缺的途径。

这次全会提出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最重要的是给各方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顶层设计、顶层推进、顶层监督。这也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有了体制保障,改革本身有了制度保障。由此,过去长期存在的改革“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这将成为中国未来5-10年最大的红利。

35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环顾全球,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高速增长的中国列车也开始减速。全世界瞩目: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中国改革,将如何引领中国经济涉险滩、闯关隘,续写发展奇迹。(新华网 10月10日)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天面对民众拆解“硬骨头”的期盼,我们需要直面“发展与转型”、“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正义”等三个“关口”,再续光荣和梦想。

直面“发展与转型”关,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束缚,确保增速“换挡”期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出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改革“路线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科技创新,等等,宣示着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心。在发展中壮大经济稳住就业,在转型中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财税、价格等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升级转型,推动深化改革发展。

直面“政府与市场”关,划清相互的边界,从根本上转变“万能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改革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国情,要求采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彻底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是此次三中全会民众期盼拆解的六大“硬骨头”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我们期盼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机构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期盼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放开市场准入,将阻碍深化改革的一个个“硬骨头”咬碎、嚼烂。

直面“公平与正义”关,努力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的活力源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跨过的关口”。一个积极向上、崇尚法治民主的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的期盼。只有一视同仁,按章办事,遇事讲规则制度而不是讲关系或者潜规则,才能带来安全感和公信力,筑牢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在新时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关评论:

打破“利益链”,改革才能“深化”

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需整体改革

    一年前的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这一年来,有太多不同寻常,诚如日前有媒体所总结出的巨大变化:这是经济发展呈现新面貌的一年——稳增长、调结构;这是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的一年——闯深水、涉险滩,一系列抓要害、动真格的改革相继推出;这是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的一年——补短板、兜底线;这是党风政风展现新气象的一年——改作风、树新风。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大变革还是润物无声的细微推进,我们都在感知这种变化,也在享受这种变化。

一个个贪官落马,我们抚掌称快。不仅打老虎,而且拍苍蝇,截至8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12099起,处理1399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14人。这传递着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实。

创业,变得更简单易行了。在日前召开的一场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出席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与马云对话时透露自己上淘宝的经历,并感叹公司小业主真不容易,80后、90后的创业者真是勤劳。而此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这意味着开网店创业的零门槛,有了制度性保障。

新一届政府成立不到一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334项。这种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样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唯有用好“两只手”,使越位的归位、缺位的到位、错位的正位,社会运转才会更正常、更有活力,我们也才能从中受益。此外,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600万户小微企业从中受惠,年减负近300亿元……都是看得见的大动作。

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基层医改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群众反映看病方便了,超过80%的群众反映看病便宜了,患者对就医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还有太多改变,正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许还没有明显感受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效果的不断彰显,我们都是受益者,比如设置上海自贸区。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没有唯一的尺度,国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抵达一个标准之后,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当然,仍有一些人感慨现实不够美好,比如央视外语频道日前在街头采访“最关心的改革”,就“您知道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吗?”、“那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变呢?”、“那咋办呢?”三个问题采访市民的看法。在回答第二个问题“那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变?”时,有市民以“人民币真得对不起中国人啊”的回答,表示物价增长过快。这种吐槽,是民意的一种呈现,如何控制物价增长过快,值得关注。

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方向和落点。日前人民网开展的“你最关心哪些改革关键词”的网络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位居前列。一言以蔽之,民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所有这一切,离不了改革的全面深化。

我们的乐观与自信在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式,对民生的保障只会更进一步,而不会后退。比如,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2015年全国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使90%的病能够在县域内解决。

盘点是总结,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改革不停歇,步伐更豪迈,未来一年,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等更长远的时间,都会有令人怦然心动的理想生活。

中国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同时,需要大胆进入错综复杂的存量地带,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不同领域改革互相配合、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是这次中央全会最突出的主题,社会各界对此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垄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改革,都可望通过这次大会的总体部署,得到切实的推进和重要突破。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社会不断激发活力、释放红利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启动之初,社会起点低,百姓普遍贫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打破极度僵化的传统体制的束缚,解放长期压抑的社会生产力,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帕累托改进”。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进入增量改革优先、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阶段。为减少改革的阻力,减轻社会震荡,逐步消化改革的成本和代价,改革不再直接触动传统体制承载的存量利益,而是从增量改革入手,不断扩大和优化增量利益,把改革的总盘子做大,不断巩固、强化改革的方向。

增量改革模式延续至今,改革的局面与情势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逐渐成熟,多数能够改、容易改的领域的改革已经完成,增量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小,能够增进大多数人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越来越少。加之公共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包括初步生成的中产阶层,都感到自己的利益难有保障,甚至产生了不小的“受损感”。另一方面,传统体制承载的存量利益群体,以及一些由增量改革“积累”而成的新的存量利益群体,以各种手段强势介入增量改革,将增量改革形成的增量利益掌控在手中,原本以市场发展、社会发育为主体的增量改革,变成了存量利益群体主动出击“跑马圈地”的运动,不但传统存量利益群体对改革的阻力未能消除,一些新兴增量利益群体由于已经成为既得利益者,有意无意也转变成了阻碍进一步改革的力量。

经济有“增长的极限”,中国的增量改革模式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某种“增量的极限”带来的尴尬。如果“增量的极限”迟迟不能突破,改革的结果很可能是巩固传统存量利益群体和新兴存量利益群体的结盟,传统体制和利益格局愈发固化、僵硬、牢不可破。要突破增量改革的极限,重塑改革的共识和正当性,就必须对改革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由增量改革优先、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模式,转入存量改革主导、以存量改革带动全面改革的模式。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同时,需要大胆进入错综复杂的存量地带,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不同领域改革互相配合、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方能突破增量改革的“极限”。我们要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努力破除体制、机制、制度中阻碍社会生产力和创造活力的痼疾,理顺转型社会中纷繁纠结的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只有坚定迈出全面改革的步伐,才有可能打赢这场历史性的改革攻坚战,为国家和民族开拓出全新的希望。

本报评论员 潘洪其

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不是每个部门都愿改,也不是每个群体都想改。那种“会有风险”的说辞,“再等一等”的要求,莫不因此而生。“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然而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

有两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今天中国的改革,一个是攻坚期,一个是深水区。前者意味着一个“难”字,后者代表着一个“险”字。方此之时,人民最期待的是什么?改革最需要的是什么?

“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指明了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也道出了义无反顾的担当勇气,警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以何种精神状态推动改革,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35年改革开放,不仅将中国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度,也让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复兴梦想。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警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今天的改革再次到了一个紧要关头。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反腐制度强化……这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提醒我们发展还没到开香槟的时候;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面临着“期望值上升的革命”,除了物质利益,人们对公平诉求更加强烈。

毋庸讳言,与过去皆大欢喜的普惠式改革相比,今天的改革很难让所有人兴奋。无论简政放权,还是调节收入,改革都不可避免会触碰一些固有利益,甚至遭遇某种“利益矩阵”。换句话说,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不是每个部门都愿改,也不是每个群体都想改。那种“会有风险”的说辞,“再等一等”的要求,莫不因此而生。“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然而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倘若没有那么一股劲,不敢、不想、不愿触碰矛盾问题,不但改革无法深入推进,发展也很难乘势而上。

“改革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回首35年历程,中国的改革何时轻松过?哪个改革不是迎难而上?“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果没有一种战略眼光,没有一种使命意识,没有一种英雄气概,昨天的改革不会为今天奠基,今天的改革也难以为明天铺路。

与过去不同的是,当年我们“摸着石头”搞改革,是因为对一些重大问题还没看清看透,而今天亟待推进的多项改革,我们党对其目标和路径都已明确。在这个时候,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有这样的信念,就能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着眼,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出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什么叫政治勇气?这就叫政治勇气;什么是政治智慧?这就是政治智慧。

摘编自《人民日报》11月11日评论员文章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1月12日,人民网)

备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闭幕,因其召开的节点和讨论的内容,让全国上下又一次掀起了对改革的讨论热潮。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5年里我国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一点点的实践中推进改革。

回首以往我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国发生了太多变化。从国家到个人,从物质到精神,都实实在在的烙上了改革的印记。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受到关注,不是因其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字之差,而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上要对35年的改革进程进行总结,对今后的改革事业进行部署,对探索的正确经验要继续发扬,对积攒的问题要逐一解决,可以说这次会议决定着中国以后在改革道路上的命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为我们改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以后的实际发展中仍会不断遇到新形势新问题,没有质疑和争论就不会有真理,没有阻力和批评就不会有动力。在当前的改革关键期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关注改革,积极讨论改革,为改革事业出谋划策,才是正确的深化改革之路。

35年的改革之路,我们被改革带来的力量所深深震撼,也为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而感到自豪。但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创造的并不都是“红利”,还留下了一些“欠账”。如何能尽快的把这些“欠账”及时化解,变被动为主动,减轻未来发展的负担,最终盘活全局并争取更大的改革业绩,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降低改革风险,规避改革误区,解决改革问题,让改革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不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改革的作用有目共睹,改革的意志不能动摇,改革的道路不能退缩,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只有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静心明智,查漏补缺,才能尽早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崛起的伟大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在万众瞩目与热切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回首35年改革,党中央已召开了7次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每次三中全会,党中央都站在历史潮头,果敢抉择,科学部署,引领改革阔步前行。在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这次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树起中国改革发展航程上的新航标,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实践是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一些问题之所以难推进、难解决,是因为有的属于体制机制遗留的老问题,有的属于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源自思想观念障碍,有的受到利益格局掣肘。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的办法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曾说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走过30多年改革历史的今天,我们对改革理解得更全面也更透彻,改革要更有力度,要上更高台阶。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就关键在,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深信,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新一轮改革,将会充分释放改革的红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国家更加富强、更繁荣,让人民生活更美满、更幸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路线图已经绘就,要把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变为现实,关键是靠实干、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到谋发展上来。唯有如此,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续写好改革新篇章。

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具体来讲,首先要依法确立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其次要加快税收立法,通过税收法治化使中央和地方政府财力分配更均衡、更科学。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就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至今,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一直没有得以明确划分。近年来,由于收入来源稳定、税源集中、增收潜力较大的税种,多数都被列为中央固定收入或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央财政得到了极大的充足,地方政府的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

在这一体制下,虽然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和平衡地区财政的能力在增强,但基层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日渐突出,引发的问题也不断增多,比如:“跑部钱进”引发的腐败问题,通过卖地引发的土地财政问题,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多与不科学的财政体制相关。在这一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人们关注到,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相匹配,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地方政府就提出了这一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预算和审计工作报告时,曾多次明确提出要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建立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但近年来,这一问题解决的进度与社会的期待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权的调整涉及深层次利益问题,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更深层次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多方推进。

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首先要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问题。我们必须要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下,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在此基础上,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因而,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机构编制法、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确立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这是确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是要完善税收法规。目前我国税收法治化程度较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力的非正式调整比较容易,任意性较大。要加快税收立法,依法确立税收征收权和分配、使用权,减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通过税收法治化使中央和地方政府财力分配更均衡、更科学。

从建设法治中国的角度来看,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本质上是民主政治问题。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民代表大会科学确定财政资金使用方案,并设计合理的权力监督机制,才能将财富分配好、使用好。

还需提醒的是,财政体制改革必然要突破传统的固化利益的藩篱,是痛苦的“割肉”之举,可能会是阻力最大的改革之一。这就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来强力推进。

今天,聚焦全球目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闭幕,新时期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与顶层设计破茧而出。中国这艘世界关注的巨轮向何处航行有了醒目清晰的路线图,改革的航标灯在通向未来的征途上熠熠闪耀。

三中全会从酝酿至召开,是一个凝聚全党智慧、形成全民共识的过程。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从今天开始,汇聚中国务实精神的改革正能量,能否果敢突破现实困境与利益阵痛,在荆棘丛生的改革道路上负重致远,成为国人的现实期待。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身体力行的务实作风,为我们展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以及解决经济社会系列棘手难题的务实决心。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之路展览中提出“中国梦”,到在小平雕像前宣示“坚持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再到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现实关注、切实思考、务实为民的作风与理念。

落实改革部署,成就现实篇章,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项重要而深刻的现实课题摆在世人面前。这既需要披坚执锐的信念,也需要拔山扛鼎的气概,更需要壮士断腕的坚毅。因为顶层设计无论多么宏伟,都需要现实层面的坚定落实、不断递进与发展承接,否则深化改革的蓝图设想就可能在基层力道渐衰、难以落地。改革不仅要在设计层面大功毕成,更应该在落实层面上中流击楫,并富有成效地在现实中革故鼎新。让改革蓝图在与现实的激荡中衍生出更加强大、更富激情的生命力,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上下应该共同承担的时代重任与历史担当。

全面深化改革的战役已经打响,投身在这场改革新征程的攻坚战役中,政令必须出得了中南海、实践在执行各层面、受益到民间百姓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面对深化改革总体要求抱残守缺、虚晃一枪的应付态度;坚决制止触动别人利益放手一搏,触动自己利益举步为艰的“小算盘”、“小九九”思维方式;坚决防范谈论改革慷概激昂、信誓旦旦,动手改革涉及自身就变成退避三舍,演绎成“走过场”、“变戏法”的取巧现象。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过:“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踏实工作则真理可明,功业可就。当今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需要真功夫、真耐力、真性情。“上下同心者胜”,让我们一起完成这场举世瞩目的改革大业,实现国家民族的百年荣光。

导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方向性的论述。这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和路径,也表明着中国的未来。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

新,首先体现在改革总目标的设置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间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现代化。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设立的宏大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改革,在最短时间内成功解决了世界最广大人口的温饱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农村改革引入到了城市,深化并丰富了改革的范围和内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下了基础。但相对而言,遵循的是重点领域先行突破的改革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既在改革广度上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大层面,而且深入到了制度肌理当中。时间表的设置,也从“小康”的民生导向,推进到了兼顾民生和制度导向。这实际上是执政党作出的新承诺。

新,还体现在了对市场角色的全新定位。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更加强调市场作为资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其中隐含的强调信号是,政府应该习惯于做市场仲裁者的地位,习惯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担当主要供应者的作用,为民生托底。除非市场失灵,政府理应管住“闲不住的手”。


在公报中,对此多有论述。比如,“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等,指向的都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这对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作了最权威的诠释。

新,还新在对法治的高度强调。在建设什么样的政府上,公报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在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上,公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操作路径。

建立服务型政府,事实上早在实践探索当中。近期,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先行,地方政府改革的启动,已经描绘出了一幅行政职能转变的新画卷,而核心上向社会让渡可以放手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合力。而公报中对司法体制改革使用的“依法、独立、公正”三个词,也预示了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新,还新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的态度。公报将这些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新,还新在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坦率表述。公报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城乡一体”,表明的是推动城市和农村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将更加注重平等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表明的是对土地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林地使用权是农民财产的主要来源,如何加快土地确权进程,用土地流转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帮助农民财产增值,不仅涉及到广大农民福祉的保障,实际上也涉及到潜在的庞大市场能否开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农民群体成为市场的新生主力军,那么不仅全国庞大的产能有望消化,而且宏观经济可以形成内生性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不必过多依赖出口型经济和投资型经济,这既对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找到经济增长的可靠支撑点起着关键作用,也对让更多人享受改革成果起着关键作用。让农民群体加入到市场中来,是最好的城乡平权的实现方式。


新,还新在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公报指出,“通过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为处理好央地关系,提高科学调控水平指出了路径。现实中,一方面,由于预算管理尚不够科学化专业化,因此,善用公共财政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预算管理的粗放,既导致了突击花钱、搞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屡生不止,也成为滋生需要改进的八项作风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随着公共财政向民生项目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趋于紧张。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征收“过头税”、“过头费”的乱象。那些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态度也较为游离。这导致央地两方面在宏观调控的步调上,并非总能保持一致。因此,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方面必须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税收制度。除了加大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外,培养地方长期稳定的税种,改变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尤其重要。只有建立起更科学的央地税收制度,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才有可能,地方政府的施政惯性从注重短平快高向注重长效绩效转变,才有基础。可以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抓住了央地关系的关键。

新,还新在对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空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事实上,从今年6月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新的制度优化的核心,就是改进现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此外,具有最大产能的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中起到带头作用。不止一次事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在贡献着最多GDP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的最大贡献者。而由于行政级别的限制,由于地方对GDP和财税、就业的渴求,对于显见的污染无法监管治理。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还要求对于国企改革的内容,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双重推进,以此带动全社会加入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程中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方向性的论述。相关的配套改革具体措施,将在今后陆续推出。不过,行政体制、财税、民生、农村土地、金融、楼市、环境、司法、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轮廓已经得以清晰描绘。这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和路径,也表明着中国的未来。

徐立凡(北京 学者)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但除了改革别无他途。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第一季,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为中国改革第二季做出了顶层设计、画好了路径蓝图。

从十一届到十八届,历次三中全会研究的都是改革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信号,正如经典文件强调的,“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在这个意义上,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了,新的“改革时间”开始了。

对此次三中全会,有人以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强调其特别意义;还有媒体拿“改革路上的三中全会——从邓小平到习近平”的封面标题,来表达其深长意味。而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释放的信息来看,这次全会可谓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超出期待。

更为详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尚未公布,但公报已经给了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一是全面,六个“紧紧围绕”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各个方面;二是深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设城乡统一用地市场”等表述,既彰显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改革勇气,也印证了“范围力度空前”的会前预言。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在于它的现代表述,还在于它所蕴含的中国特色:

一是体现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改革。从公报涉及的内容来看,许多都是人们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清除市场壁垒、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等。从问题入手搞改革,体现了一贯的务实思维,也表明了改革的自主导向。正如学者所言,改革的总体布局是中国的原创,不是来自西方的现代化教科书,也不是模仿照搬西方现代化,而是来自于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二是突出改革重点。既强调全面改革,又突出着眼重点,也是此次全会的一个亮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的改革,往往从理论突破开始,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其意义堪比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不仅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有利于遏制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而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也体现了中国一直以来的渐进式改革思路。

三是强调担当勇气。今天中国的改革,已经不是一次愉快的郊游,而是早已进入了“hard模式”。在这个时候,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割自己的肉、革自己的命,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更危险。公报强调的“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提出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尤其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对改革的“督促落实”作为一个重要职责,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毕竟,改革不仅要靠思想觉悟推动,更要用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但除了改革别无他途。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第一季,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为中国改革第二季做出了顶层设计、画好了路径蓝图。此时,有必要重提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关键在于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中国向来不缺理想家,而缺实干家。改革不会一路鲜花,而注定充满荆棘。但我们深信,对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对那些真正的改革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本报特约评论员 范正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上。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作出系列决定,其中一些突破性主张,奠定了本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进程中的突出地位:

一是全面推进改革深化。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综合、协调,并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均面临突出矛盾亟待破解,阻碍改革深化的顽瘴痼疾也面临多个掣肘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统筹改革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改革破障闯关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聚焦利益格局重塑。当前,局部利益编织的坚固藩篱是阻碍改革深化的重要因素,不触及旧有利益格局的根基,就难以逼出深化改革的执行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盘活力。

全会对此认识深刻,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法治中国建设、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表述,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将在“深水区”迈出坚实步伐。

三是着眼治理模式升级。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与之匹配的国家治理体系,应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具有国家和社会协同共治的特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契合了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基本规律,为深化改革积蓄了强大的社会力量。(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为全面改革描画出清晰的路线图。走过35年的惊涛骇浪,改革再出发点燃全社会的热情,激发亿万群众的期待。

纵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化改革的锐气与决心,通篇上下充满着矢志改革的勇气与担当。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将使未来的改革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为改革划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把完善市场经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全会公报的解读还将继续升温,有一点是基本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人民心愿和国家意志,不容须臾停顿、丝毫倒退。

方此之时,未来的改革蓝图已然绘就,改革目标十分明确,但是如果缺少求真务实的实干、不折不扣地执行,未来愿景也难以转化为改革业绩。因此,在这个时候,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唯有以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勇气与担当,方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惠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亿万人民。

改革走到今天,基本上循着先易后难、由点及面、从局部到整体的路径依次展开,到现在容易改得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公平正义诉求日隆,改革时刻面临着“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危险;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问题,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又谈何容易?越是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越要时刻保持那么一股子劲,触动利益也要向前推进,割自己肉也要毅然断腕;越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中形成合力,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最大能量释放制度红利。

35年前,安徽凤阳18位农民的手印,拉开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大幕;35年后,改革再度出发,又会给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什么?没有人会怀疑,改革定会为中国赢得下一个十年,造福亿万中国人民;所有人都期盼,改革者拿出勇气与担当,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今天已是最后一天。这次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并作出总体部署,举世瞩目。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次会议仅仅开了5天,却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那一刻起中国就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35年,创造了许许多多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从贫困到小康,从短缺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每一个中国人都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强劲动力。

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释放出的一系列政策信号看,改革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旋律。全会召开前,中央政府鼎力支持的上海自贸区迅速挂牌。自贸区的建立,其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一系列将要进行的金融等领域的试验,都为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探索路子。这些探索的取向,已经明确表明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仍将坚持市场化的方向。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伊始,曾向公众亮明了“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的政策认知。既如此,要取得这笔红利,就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则无红利。从中国最近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无不是受益于改革。至今为止,改革仍然是中国各领域发展中的最大共识,仍然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策认同方面的最大公约数。

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闭幕,会前引发舆论广泛猜测和讨论的中国改革纲领性文件也即将面世。我们期待也深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史上,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冬日的北京,阳光洒满大地,驱走寒意。被海外媒体评为“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十八届三中会会,便在这样的气氛中闭幕,由此宣告35年来的中国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是中国改革“再出发”的一次总宣示、总部署、总动员。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59处“改革”、44处“制度”、30处“深化”等字眼,昭示着新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席卷。

回望来时路,正是35年前的那个历史性抉择,给13亿中国人带来了深刻改变,创造了经济总量增长142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71倍的发展奇迹,托举了一个曾担心“球籍”的大国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将社会主义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这句话早已为历史所证明,也必将为未来所证明。

另一句话,也同样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里得到充分印证。“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发展时少”——小平同志当年的论断,成为我们今天判断中国大势、把握发展大事时最常用的一句话,也正是人们寄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奏响改革强音的重要原因。

1978年,邓小平走出国门,访问日本。在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列车时,这位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总设计师谈到自己的感受,一语双关地这样说道:“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整整35年过去,环顾今天的中国,仍然有一种“被催着跑”的紧迫。

这种紧迫,体现在改革与“问题”在赛跑。今天,经济社会面临双重转型,思想观念多变多样,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叠加放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低效,政府与市场的纠结剪不断理还乱,所有制改革遭遇垄断利益壁垒,民主法治进程面临复杂现实国情坚硬强劲的对冲……如果不能继续在一些关键领域推进改革,不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方向的改革,不能“涉险滩”“啃硬骨头”、深化改革触动利益格局,社会矛盾就会积聚爆发,发展风险乃至危机就会增大加剧。

这种紧迫,还表现在改革正在与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群体期望值赛跑。当中国经济总量站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中国的社会主体也开始迎来80后、90后一代。这一代人,对过去的物质匮乏、封闭僵化缺乏体认,参照系座标已经发生变化,对理想社会有更高的预期,对社会公正、权益保护、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标尺更高,对改革不到位带来的负面现象更难以容忍。跟不上这个日渐成为社会主流群体的期望值,改得过慢就容易让失望情绪弥漫,继而滋生大问题。

上坡的路最难走。但再难的路,也要走。“要不要改革”,没有异议;“怎么改革”,引人关注,至为关键。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第一站,正是具有改革开放标志意义的深圳。莲花山上对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缅怀与追寻,宣示了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更大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坚定决心;执政一年来,习近平李克强17次离京调研16次系统论述深入推进改革,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的勾勒日益清晰。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公报、作出的决定,让人们看到了鲜明的中国改革底牌,充满信心。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在哪里?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出决定作用,让“两只手”更为协调、有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发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哪里突破?就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在哪里?就在于建设好美丽中国。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处在哪里?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统筹考虑、系统谋划,绘就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也表明,今天的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从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入手,努力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何看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如何摆正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如何处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如何解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如何理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些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化作了详细的内容,也表明,今天的改革,正在以勇闯地雷阵的英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以敢啃硬骨头的无畏精神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通揽全局的胸怀和眼光统筹规划、稳中求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行进在改革的新征程上,唯有保持勇毅、务实笃行,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才能实现总书记强调的“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更美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