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近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全面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是推动革命事业的主体;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决定力量。近几年,无论是学术理论界,还是普通民众,最为心感身受的是利益固化、痼疾难除,企望公平和保障。推动改革浪潮,更要走好群众路线。

走好群众路线,要从群众中来。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做决策,抓落实,都要尊重群众意愿。要把调查研究的文章做足做实,时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只有把群众的需求拿准了,作出的决策,制定的措施,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走好群众路线,要到群众中去。党的领导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要自觉把群众的智慧和意愿汇集起来,疏理成章,转化为决策。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也是向人民群众的反馈过程,实际效果怎么样,不是先前的理论能够自证的,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看人民群众如何评价。

改革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革才会最终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五大有关社保的重大问题。

其中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因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而引起广泛关注。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龄化不断加剧,延迟退休是应对老龄化的选择。然而,如何推进这一政策,以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并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快速的发展,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研究。

笔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到不同代际人群的利益,必须思虑严谨,才能将各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而这一政策还需缓步推行。延迟退休年龄,能够让部分人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减少,就业压力必然会随之增加。此外,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也势必会对延迟退休年龄产生巨大的阻力。因此,经过周密的考证和调研,做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保障措施的健全工作,缓慢推进这一政策是必须坚持的一项要求。

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年龄的对于社会的影响远不止在现在,更关系到长远。在社会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必须要在尽量公平的前提下推行此项政策。延迟退休,对于处在高精尖位置的脑力劳动者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其对体力劳动者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在不同人群中采用不同的进度推进,这样才能做到更高意义上的公平。同时,公职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养老金存在双轨的制度,那么为了兼顾公平,就不妨尝试延迟退休也分出先后。

总之,要让这一决策成为利国利民之善事,还需各相关部门多倾听民意、多联系实际,试验成熟之后再大行推广,促进我国的养老保障事业从此踏上新的台阶!

秋叶正红之际,力度空前的中国新一轮改革洪波涌起。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者任重道远。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是安徽小岗村农民对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正是建立在这样许许多多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之上。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能否让更多的基层改革者站出来,点燃他们心中投身改革的激情,从而凝聚起一切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力量,将成为本轮改革迈向成功的关键。

要让一切心有梦想的基层改革者脱颖而出。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盘根错节。今天的改革者往往也是被改革者,需要面对在各种利益表达中调整利益格局、取舍利益分配的巨大压力。人们有理由期待,顶层设计能够为基层改革者创造相对宽容、宽松的体制机制,允许犯错,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让更多的改革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一切正面力量。

要让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充分迸发涌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对于改革的诉求也都有各自利益立场上的深度表达,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是改革者”,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并不缺乏。但是,面对相对固化的利益格局和不断增强的改革阻力,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不足,因而缺乏参与改革探索的主动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激发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个个奉献智慧的改革新格局,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空间,打造广阔的平台,畅通无限的渠道,全面激活基层改革探索的热情,让一切有利于改革探索的创新能量迸发涌流。

我们相信,基层改革者的队伍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改革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

吹起改革号角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划时代的重大举措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实现“中国经济奇迹第一季”。35年后的今天,即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发展中国的极大政治智慧和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再次展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姿态,释放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推进中国持续跨越式发展坚定决心。

改革开放的35年黄金期,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饱受争议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将中国农村生产力从困境中解放出来;当年引发一片哗然的自负盈亏企业破产,在阵痛中为工业经济断尾重生积蓄了超长的扩张能量。人们清醒地看到,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那些经历争议阵痛的体制一旦发生适应时代需求的变革,生产效率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而今天农业集约化大生产的需求,已经不是一个联产承包能够解决了的,工业结构性调整也不是简单自负盈亏就能搞定。在我们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等,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在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调整、大转型中,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经济发展风险“浮出水面”之时,如何成功实现“前进中的增速换挡”?推进中国向前的唯一动力就是全面的深化改革。

改革是什么?改革就是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再造重生。其难、其艰、其险需要坚定的信念、为民的情怀、敢为天下先的无惧无畏来支撑与实现。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因此更承载着全国人民从顶层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到实实在在、具体可操作的层级措施上大胆变革与更生发展的深切厚望与殷殷重托,万众瞩目、引人关注、值得期待。

开创改革新纪元,承载发展新梦想。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着发展中的激流险滩、泥泞雷区,其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需要果决坚毅地以推进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的系列问题,诸如加快经济转型、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生态文明等问题。所有这些,既需要高层的智慧勇气信念,也需要中坚力量的落实支撑践行,还需要基层群众支持理解实现。我们坚信即将召开的全会,会将改革的领导强力、创新动力、开放活力累积起来,为打造中国经济跨越的“升级版”、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而开创改革新纪元,承载发展新梦想。

让我们象期待春天那样,期待这个中国全面改革发展的盛会!让我们像期待民族复兴那样,热切盼望中国新的盛世华章!

相关评论:

打破“利益链”,改革才能“深化”

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需整体改革

近来没什么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引国人关注的了,民众通过各种途径捕捉着全会透露出的改革信息。改革虽然一直是舆论的关键词,对关于改革的期待和交锋从来都是舆论的焦点,可这一次释放出的“大变革”信号,还是格外让人期待。

三中全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再一次说明,改革是中国社会上上下下最大的共识,是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从十八大以来高层的系列动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会前释放的信号来看,此次会议将在进一步市场化、进一步放权和回应民众期待上有大的革新,其所勾画的改革蓝图,起码要奠定未来10年的改革走向。

自30多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就成为中国政治舆论场的基调,改革更是论证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正当性的基本修辞。一直以来,中国社会没有停止过改革,人们没有停止过对改革的期待。中国社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人们所享受到的制度红利,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所带来的。但不得不说,好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改革越来越难,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使得很多领域改革的步伐越来越慢,甚至渐而不进,改革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公众日益增长的改革期待,于是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民众虽然不会担心改革会走回头路,但总说改革,总说一些问题要解决,可步子太慢了,喊着喊着,社会就会产生改革懈怠症和疲劳症,“改革”这个词就不再激动人心,而成为一些人挂在嘴上的套话了。经济学家张维迎将这种情况描述为“只踩油门不挂挡”,不挂挡,油门踩得轰轰响,只是耗了很多油,付出了很大改革成本,但车就是不往前走。一些部门天天说要改革,可就是没有动作;一些领域说要改革,可改革已经失去了动力,没有力量牵引着向前走。一些改革只踩油门不挂挡,公众自然会懈怠,失去对改革的热情,甚至产生了一种“无解的困惑”。因为一些关键性的改革一直未有实质性的动作,但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托于这些方面的改革,比如养老体制的并轨、城乡的融合,都需要撼动旧的二元、双轨体制。要破除城乡二元分立,但双轨制不能改,这就陷入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要推动体制的转变,阻力太大,一旦“需要动体制”,就感觉这问题无解了——“体制问题”已经成了“无解”的代名词。无解的困惑必然会带来的无力的迷惑,不知道往什么方向走,不知道怎么去用力,焦虑和无力感于是开始在公众心中弥漫。

更大的问题是,不少官员也有改革懈怠症,一些地方和部门有一种观望等待、比下比坏的取向。好的改革氛围,应该是各地争当改革先锋,争着去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当改革试点。但因为改革可能带来风险,会触动既得利益,不改可能没事,改了反而会招来非议,所以不少地方都在观望等待,等上面的“顶层设计”,等其他地方先改,等不得不改时才微微动一下。这就是改革懈怠症的表现之一,从教育到医疗改革,一些地方在驻足观望。

懈怠和疲劳当然也源于巨大的利益阻力,有人戏称,“改革到官为止”,“改革就是收费增税”。这话虽有偏激,却也道出了一些地方的改革现实。改起老百姓,说改就改,可一触动官员阶层的利益,要政府让利于民,就失去了动力,别说向前推进一步,就是改革方案和时间表都见不到。一些领域的改革,也习惯了依赖增税手段,谈起改革就要掏老百姓的腰包。这种改革的“自利自肥”倾向,也让民众对改革产生了怀疑。

这时候,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改革以破除懈怠症,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给改革挂挡,需要大的改革动作去让公众看到改革的决心和诚意,需要“自缚权力”的大智慧去啃那些硬骨头,需要大刀阔斧去破除那些“无解的困惑”,这就是民众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期待,也是这次重要会议给改革注入的最大活力。

35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环顾全球,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高速增长的中国列车也开始减速。全世界瞩目: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中国改革,将如何引领中国经济涉险滩、闯关隘,续写发展奇迹。(新华网 10月10日)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天面对民众拆解“硬骨头”的期盼,我们需要直面“发展与转型”、“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正义”等三个“关口”,再续光荣和梦想。

直面“发展与转型”关,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束缚,确保增速“换挡”期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出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改革“路线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科技创新,等等,宣示着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心。在发展中壮大经济稳住就业,在转型中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财税、价格等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升级转型,推动深化改革发展。

直面“政府与市场”关,划清相互的边界,从根本上转变“万能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改革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国情,要求采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彻底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是此次三中全会民众期盼拆解的六大“硬骨头”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我们期盼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机构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期盼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放开市场准入,将阻碍深化改革的一个个“硬骨头”咬碎、嚼烂。

直面“公平与正义”关,努力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的活力源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跨过的关口”。一个积极向上、崇尚法治民主的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的期盼。只有一视同仁,按章办事,遇事讲规则制度而不是讲关系或者潜规则,才能带来安全感和公信力,筑牢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在新时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事万物,师法自然。

今天的中国,再一次进入以改革为主旋律的“三中全会时间”。美国《华盛顿邮报》今天发表评论称,亚洲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失去了推进公共政策的能力,但中国能够谨慎而系统性地规划一系列改革,这可能使中国在未来十年得到更快速发展。美国知名媒体人法里德•扎卡里亚的署名评论预言: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当代“第三次重大改革”。

改革千头万绪,路径千差万别,但结果只有一个,用若干年前魏源的话说,“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今天的中国改革,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耀眼光环下,愈发艰难。这种困局,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资源、环境、生态,处处都是民生;投资、消费、结构,时时都有变数。从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深圳速度”,从市场理念的普及,到上海自贸区实践——改革既在等一个节点,却又从来没有等什么节点。因为今天的中国,深谙一个最直白的道理:最难还是走好上坡路。

“难”有很多种,政府职能转变,是纾难解困的关键。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心之一,就是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当下而言,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之一,在于把权力“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解决好:在市场、社会能做好的事情上,不“越位”;在保障民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监管违法行为等方面,不“缺位”。

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落脚在两个层面:一是彻底打破“全能政府”的角色定位。正如业界人士所言,35年的改革开放导致经济高速增长,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经济发展的背后,依然有一个“全能型家长”的影子。尤其是基层政府,几乎主导经济增长,扮演着决策者、投资者、招商者、管理者、监督者等多重角色。职能转变,就是要求政府慎重伸手、程序决策,坦然自信地将权力与权益廓清边界,不与民争利,不滥设许可,收缩管理战线、精耕管理领域。

二是真正推进地方政府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日前召开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涉及面广、触及利益深。”如果说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就是下篇,需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政府改革的整篇文章做好。过去几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都出现过“上面动作大,下面打折扣”的情况。新一轮简政放权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好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难点重点都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切实解决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才能更为有效地释放改革红利。

今年以来,国务院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与此同时,企业登记数增长25%,其中民营和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明显超过政府性投资增速。历史一再证明,政府转型,也是为经济提速、民生向好预热。

政府转型,是权力的改革。权力嬗变,必然改变权益的格局。“走好上坡路”是中国新征程上的使命,而一个职能转变、法治廉洁的有限政府,自是引领中国“更上层楼”的重要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备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今天举行。这次会议规划的改革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的竞争力,将让中国的国家道路更有时代活力,与解决中国种种紧迫的现实问题准确对接。

改革已是中国上下的普遍信念。过去35年的成功改革,已经使中国成为全球改革经验最丰富、内在改革动力最强的国家。有学者从社会生活控制力的角度分析,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改革的过程就是把原来由政府控制的诸多领域一一还给民间,不断释放中国人的巨大创造力。

这样看来,经济改革是从开放农业开始的,然后依次是商业、轻工业、重工业、房地产业等。然而中国的铁路、海运、航空、金融、教育、能源、电信等领域至今仍主要由政府管控,它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能够提供中国社会力量充分施展的新舞台。

将这些重要经济部门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中国所有企业创造更为公平的竞争机制,政府简政放权,这些意识目前被舆论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把中国真正推向历史性的改革升级,提供现实、有序的战略。

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的各种利益集团已经形成,或者隐约可见。社会不同群体对改革的具体利益诉求存在差异,甚至南辕北辙。中国当前更难的不是就应当改革形成共识,而是形成让社会各方都满意的改革路线图,使改革既全面平衡,又有力度。

30多年前的改革即使有一时的较大反对力量,也能推行得开。现在就很难了。但现在政府说服全社会的办法并不多。过去的社会对改革见效有一定耐心,现在大家更希望改革红利来得立竿见影。此外改革总会有成功和失败的,但现在舆论对失败的态度更为严厉,这实际上压缩了改革的实验空间。

因此中国舆论看上去对改革的支持度很高,但各种附加要求也变得更多,更急躁,也更“挑剔”,改革的支持力量很容易出于利益博弈转化成具体改革实施的反对力量。这样相互损耗后,很多改革的社会实际支持度未必很高。

历史证明,下改革的决心很重要,它是关键性的一步。但接下来真正的考验是改革者对社会不同利益的协调能力。任何政府的协调力都不是无穷大的,所以好的改革路线图既要有突破力,又要使它同政府的真实协调能力相契合。

中国过去的改革自上而下推动,不断迎来自下而上的掌声。但中国的现实早就不是这样。中国当前的实际状态是舆论对改革提出种种要求,几乎是在“抽鞭子”,政府很难同舆论竞赛改革的“勇气”。再致力于改革的政府,有时也会显得“保守”,舆论开放的社会大体都是这样。

中国面临不断深化改革的持久战,根据新的现实建立一套实事求是的改革评估体系很重要。由于各利益群体有能力将自己的要求舆论化,或者做其他有效展现,改革者一定要专注于全社会的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不能把掌握话语权优势群体的满意度作为设计改革的优先考虑。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第一次在中国舆论高度活跃时代为全面改革举行的中央全会,它是与社会意见互动的决策会议。中央的决策力被赋予更高的时代要求,社会也面临进一步政治成熟的考验。中国的前进一定是全面的前进、齐心协力的前进。我们祝愿三中全会在这个时代的更高意义上获得成功。

相关评论: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勾勒改革路线图

伴随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理念也渐成共识,即人民的幸福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要保障人民的幸福,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前提。只有做到经济稳步发展,且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相对平等地为绝大多数民众所共享,中国人民的幸福才具备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人民才会成为深化改革的受益者和支持者。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当天,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以《李克强总理的经济公开课》为题,全程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全国总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视频。

与以往类似会议上的讲话、致辞不同,这次长达70多分钟的讲话,始终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中长期走势,做出了坦率而详尽的陈述、分析,几乎可称为一次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的“中期报告”。

全总“十六大”早已于今年10月21日闭幕,而CNTV选择大会闭幕十多天之后的11月9日发布视频,显然大有深意。与其说发布是一堂“经济公开课”,不如说是在三中全会开幕之际,释放出的经济改革走向的信号。

李克强讲话的要点,此前都曾在各种不同场合有过表述,此次只是进行了集中、系统的阐述。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放缓的趋势已成,今后若干年的经济政策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二、未来经济政策不会继续以激进的刺激政策强行拉升经济,而是要在保底(GDP增幅7.2%)、限高(CPI增幅3%)的基础上推进经济转型;三、拉动内需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及产品产能过剩、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既是中国经济的隐患,但逐步缩小这些差距的需求,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五、政府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包括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个人创业在内的各种经济形式,焕发出自由和活力。

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大多熟悉这样的说法,即内需、外贸、投资,是过去几十年间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在这三个要素中,继续加大投资和扩大出口,都面临现实的困难和瓶颈。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引用数据称,中国货币总量已达100万亿,为GDP总量的200%,继续投放货币以拉动投资,可能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欧美金融风暴的余波未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使得中国外贸出口受到持续影响。

实际上,即使没有外部市场的变化,中国经济以往的发展模式也已经难以为继。近年来中国多地爆发性地发生大面积空气污染,警示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极限甚至已经“超限”。即使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中国也很难继续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同时,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干快上,其边际递减效应愈发凸显,即使政府不顾及金融和债务风险而继续大笔投入,拉动经济的效果也会明显减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型就是必须。而在各个方面的转型中,政府管理经济的思路和方式的改变,应该是最重要也最迫切的转型。即如李克强总理在“公开课”中所言,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不能变成一只“闲不住的手”。只有让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只在最关键的时刻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才能让民间经济冲动获得充分的自由,才能使中国经济充满活力,也才能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

伴随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理念也渐成共识,即人民的幸福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要保障人民的幸福,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前提。只有做到经济稳步发展,且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相对平等地为绝大多数民众所共享,中国人民的幸福才具备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人民才会成为深化改革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成果要以经济的健康发展来“验收”。

本报评论员 张天蔚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国际社会眼中,改革开放凝聚中国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气度和睿智;改革开放彰显中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难题的胆识和坚韧。

“启动重要经济改革的跳板”,“改革开放升级到2.0版”,“为未来二三十年规划最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掀起下一个飞跃式大发展”,“推动中国迈向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传递正面、积极、持久和新颖的改革之风”……

透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激起的国际舆论热浪,我们再次感受到世界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期待。

“改革开放是中国鲜明的色彩。”西班牙《起义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报道中的这句话,浓缩了世界对中国30多年沧桑巨变的感悟。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赢得世界的认同和赞许。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美国《华尔街日报》感叹,“中国让许多民众摆脱了贫困,人数之众是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许多国际机构近年来的调查都显示,中国老百姓对国家发展道路和政府领导力的满意度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

解读中国成功秘籍时,一些外国媒体还将思考延伸到当下某些西方国家出现的种种体制问题。英国《卫报》网站载文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没有什么比中国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对比更鲜明的了。”英国《经济学家》写道,“当西方最具代表的民主政体瘫痪时,中国已经做好决定,昂首前进”。《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称,亚洲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失去了推进公共政策的能力,但中国能够谨慎而系统性地规划一系列改革,这可能使中国在未来十年得到更快速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需要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加以培育。面对他国遇到的问题,我们没有丝毫旁观者笑意,由衷希望也完全相信每个国家都可以找到变革的勇气和智慧,早日踏上发展坦途。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面向未来的生存方式和自觉行动,这种独具魅力的气质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领导层就一直致力于试验、创新、调整。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援引一位曾70多次访华的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话说,“低估中国新领导层在经济和金融改革领域的热情和能力将是一个错误”。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领会来自中国的启示》一文写道,“或许我们可从中国人那里学习集体努力的力量:不同的个人和组织携手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齐心协力致力于经济发展”;美国《时代周刊》说,中国在一些重要事情上都做对了。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雄心壮志、重视教育、照顾老人、大量储蓄、放长眼光”等。

改革开放在不断加深人们对中国软实力的认识。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面对着世所罕见的挑战,外部世界的中肯评价有助于我们认清来路,把握好当下和未来。毕竟鸦片战争后的百年屈辱历史并不遥远,彻底摆脱“被殖民心态”、完成民族自信心的重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支撑。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多年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和世界又将意味着什么?历史将作出回答。

三十五年前的一次改革,将中国真正带入到解放思想的道路上来。三十五年来,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三十五年的改革答卷证明:高举改革旗帜是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但是,改革更多体现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荒野,亟须我们去开辟拓荒。因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它既是对三十五年改革的总结与回顾,又是对未来的拓荒与探索。

改革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它符合普遍性,平等性,永恒性,它把人类的幸福置于核心,将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过去我们的改革,由于受实际发展所困,在一些方面存在顾虑,不敢去触摸,或者在一些方面的改革力度不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日积月累,以至于这些角落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改革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需要突破自身思想瓶颈,需要将触角伸向问题的深处,用“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魄力去处理政治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问题。

在改革的领域拓荒意义非凡。它既有物质上的价值更有精神领域的价值;于国功在千秋,于民泽被后世,更重要的是用改革的“药方”可以打造一个健康的国度。我们的改革,最终还要回归到人上,人民群众生活是否幸福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希望地方政府在落实改革过程中多一些弯腰,多一些倾听,多走基层路线考察之路,多用接地气的改革措施来共创群众的幸福生活。

赵耀世(四川 教师)

改革既要动传统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也要动新兴利益群体的“奶酪”,改革者更需要有“拿刀割肉”的觉悟和决心,需要有“革自己命”的政治勇气。触动固有利益格局和“革自己命”虽然痛苦而又悲壮,却是相关利益群体和改革者必不可少的自我拯救与自我更新。

万众期盼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这次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历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改革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次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新的重要关头高扬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就是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是因为30多年来,中国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难度小、容易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集中改革的力量,凝聚改革共识,完善优化改革格局,打一场改革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闯险滩必然要触动利益,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推动各项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敢于啃30多年改革剩下的“硬骨头”,敢于进入此前从未涉足的险滩。这是检验我们改革勇气和决心的试金石,也是最终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是一个严峻挑战。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和国情环境的制约,形成了许多牢固、僵化的条条框框。要打破这些有形无形的条条框框,需要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高度,进行“触及灵魂”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另一个更严峻的挑战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在固有的利益格局中,既有在传统体制下累积而成的既得利益群体,也有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新兴利益群体,包括一些主导改革决策、推行改革措施的部门和人员,本身也成为固有利益格局的一部分。改革既要动传统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也要动新兴利益群体的“奶酪”,很多时候,改革更要动改革者自己的“奶酪”(比如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政府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改革者需要有“拿刀割肉”的觉悟和决心,需要有“革自己命”的政治勇气。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改革者“革自己命”,虽然是痛苦、悲壮的“割肉”之举,却是相关利益群体和改革者必不可少的自我拯救与自我更新。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部署,必将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到2020年,必将能够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本报评论员 潘洪其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系统地推动中国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提高政府在面临各种安全危机和挑战时的应变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这一决定既是与国际接轨,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现实需要。

事实上,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国际惯例,美国早在66年前就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根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设立的委员会,将国家安全上升到最高层次,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顶层设计。表面上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统一有关美国国家内政、军事和外交政策,向总统提出建议,但事实上,它几乎可以说是美国国家安全的中枢机构,直接对总统负责,有效地将各相关部门统合在国家安全的中枢上。

尽管看上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不是决策机构,只是总统有关安全政策的统筹、协调、参谋机构,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影响深远和无处不在的。由于二战后美国很快陷入与苏联东欧集团的冷战中,国家安全成为和平时代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委员会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并逐渐演变成总统掌控国家安全事务的最直接的通道。

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是最高级别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参与到其中的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来,赖斯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她从大学教授直接转身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在小布什的第二个任期还成为了国务卿。从理论上说,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达成的意见,须经总统采纳,才成为政策,而事实上,多数总统对国家安全委员会都非常倚重,外交、军事、安全,尤其是“9·11”后的诸多反恐政策,都发轫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统合下,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完善和强大的国家安全体系。

时代的挑战,也是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原因,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从钓鱼岛到南海争端,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而此前曝光的美国对中国的网络攻击和信息监控,也凸显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加之反恐及其他国土安全挑战,都使得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显得迫在眉睫。值得一提的是,当下许多国内的公共安全问题,都有着国际背景,这就需要统合资源,综合治理,有力应对。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很难完全割裂来看。

更进一步,中国也需要完善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这就需要国家安全委员会牵头,会同各部门及思想库来规划和落实。从这种意义上,中国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体系也将由此全面升级。此外,在国家安全应急反应中,以及保护中国经济安全方面,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全局角度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系统地推动中国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提高政府在面临各种安全危机和挑战时的应变能力,同时,此举也宣示着中国在捍卫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决心和意志。

本报特约评论员张国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表明改革开放的信心无可动摇、步伐无可阻挡,再次向世界宣示:共产党人的激情与梦想长存,决心和勇气仍在。

英国《卫报》不久前曾发文感慨,正像100年前的1913年,全球秩序变化的种子在2013年开始显现,不过现在的焦点是中国。

随着世人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似乎是35年前初冬时节那次重要会议的历史共鸣,澎湃的改革潮音再次响彻神州大地。在改革声浪的上下激荡和交响之中,这次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行了总部署、总动员。而中国在新起点上的再次出发,也必将汇聚起改变历史的力量。

虽然一个表述的改变——如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性”变成“决定性”,或是一项制度的存废——如劳动教养制度,会引来众多关注。但要读懂改革,无疑需拉开更广阔的视野。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新思想、新论断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划定,新愿景、新目标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宏蓝图,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起共识和智慧,更鼓荡起勇气和信心。

所有对中国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近30多年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只要对中国稍有了解,就能看到未来改革的道阻且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预测,1个农民工变成城市居民政府要花2.4万元,2.6亿农民工哪怕1/10“市民化”就要花6300亿元,相当于中国2012年GDP的1.2%。这才是中国改革巨大成本的九牛一毛,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哪个成本低廉?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创新能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体制机制,更不是“靠人民币就能解决的问题”。

面对多元的利益格局、复杂的矛盾冲突、巨大的风险挑战,有人担心改革者的决心和勇气,有人怀疑改革者的立场和态度,甚至散布不敢改革、不愿改革、不应改革的言论。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除了横下一条心、杀出一条血路,没有选择;除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坚克险,没有他途。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再次表明信心无可动摇、步伐无可阻挡,再次向世界宣示:共产党人的激情与梦想长存,决心和勇气仍在!

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行动最有说服力。改革开放之初,贵州省委书记曾以“拔河比赛”比喻包产到户的推广,“那一边是千军万马的农民,这一边是干部”,干部的认识落在了群众的后头;而为了说明盖楼出租并非“卖国”,深圳罗湖的干部都会背列宁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35年改革开放的征程,无时无刻不需要与陈旧的观念、僵化的思想、冒进的冲动、小富即安的懈怠宣战。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无论简政放权还是调节收入,仍有部门、地方的利益掣肘,仍有保守、畏难的观念藩篱。方此之时,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难以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难以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既跟不上中央的改革步伐,更会有负于人民群众的期待、愧对历史赋予的使命。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被问及乘坐新干线列车的感受时,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语三关”地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今天的中国,虽然高铁总里程过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却仍有“被催着跑”的紧迫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任重道远,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锲而不舍坚持、义无反顾向前,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是通往胜利的新里程。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全会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改革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我们必将能够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目标完成之日,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进行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 2 3 ...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