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深圳5月8日开始出现罕见强降雨天气过程。11日6时30分开始,深圳自西向东先后出现强降雨,截至18时,强降雨已持续近12个小时。城市出现严重内涝,车道变成“河道”,城市变成“水城”。暴雨导致当地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市交委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截至11日18时暴雨致深圳近400余条线路5458辆公交车辆受场站积水、道路积水影响无法正常运营。(5月12日《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北京、广州等多座城市因为连日暴雨而上演“水漫金山”的城市内涝,造成巨大的财产经济损失,甚至发生致人伤亡惨祸。

深圳再次上演“水漫金山”景象,从直接原因上说,当然是遭遇罕见的暴雨天气,短期之内累积雨量过大,用气象专家的话说就是这一次深圳创下自2008年“6·13”以来的最强降雨与汛情。从这个角度说,深圳上演“水漫金山”景象是一场天灾,这也是多数地方政府对城市上演“水漫金山”景象的定调。从深层次原因上说,深圳与北京、广州等城市上演“水漫金山”景象,根源还是城市排水系统太落后、不科学、不合理,致使暴雨天气来临,城市排水管网跟不上,不能及时排涝,才导致城市内涝频频发生。这既是被公众骂了很多年的老问题,也是很多普通公民的共同看法和公众不满城市内涝频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所在。因为山东青岛拥有100多年前德国人规划设计的完善的、科学的地下排水系统让青岛远离内涝,成为全国唯一一座不受内涝影响的大城市。

可见,对于深圳再次上演“水漫金山”这种人祸,公众不应当局限于批评城市排水系统落后,不能还停留在拷问城市排水系统阶段,不能继续只是一味的批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太落后了,因为这些我们已经骂了很多年了,病根我们已经找到了,药方也已经开出来了,只是地方政府始终没有跟进、改进城市排水系统。从这个角度说,对于“水漫深圳”,公众应当要求追究地方政府的失职责任。只有追究责任,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对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高度重视,才愿意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力度,才把城市排水系统工程当成良心工程建设,而不是当作捞钱和官商勾结的腐败工程。

5月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5月12日《广州日报》)

每次暴雨来袭,公众最熟悉的几个词汇莫过于“史上最强”——这是形容暴雨的空前程度,隐含着天灾无法抗拒的宿命论。“看海”——汽车被淹,交通中断,全城几乎成为死城。“悲剧”——几乎每次暴雨,都会带来人员伤亡的悲剧,有无辜路人被冲进无盖下水道或者河道的,也有因为公共电线漏电而被殃及的。从这几个词汇当中,能够汇总一条铁打不变的规律,那就是暴雨总是在突发事故的无可避免性中打转。

深圳暴雨之后,市民呼吁加强排水管道建设,这个呼吁不仅在深圳,恐怕在全国各地都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了。然而,年复一年的城市内涝现象不仅没有得以改善。内涝治理与民众期望之间的责任链条断裂,恐怕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据媒体报道,深圳地下水道,仅仅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这显然扛不住几十年、几百年一遇的暴雨。然而,这个标准为何始终没有得以提升,这其中除了之前的历史原因外,还有多少规划、建设中的人为责任?

内涝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是否应有人为此负责?这个命题需要的答案很少有地方清晰给出。在公众记忆中,2010年,南京3官员因暴雨被问责,然而类似案例是如此稀缺,以至于暴雨过后,一片风平浪静,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反而可能会有相关责任人,俨然成为亲切慰问受灾群众的正面主角。

让内涝问责也有暴风雨的力度,该来就来,来就来得更猛烈一些。内涝问责应从现在开始,首先,内涝治理的职能部门必须下军令状,将内涝治理的年度投入、治理进度向社会公开,尤其是相关责任人的名单更要公布。如果到年底各项承诺都打了水漂,相关责任人该负什么责,公众一清二楚,有关部门也可以按此进行问责。责任清晰可以让社会各界看到有关部门对于内涝治理的决心,依责查处则能体现有关部门内涝治理的行动力度。

如果有了完整清晰的责任体系,那些没有盖子的窨井就不会长期无人管理,危险的河道也早就竖立了警示牌,内涝高发地区在暴雨之前,也许就能提前采取防水举措,比如居民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设备,等等。这些举措和想法,恐怕之前不是没人想到,而是没人愿意为此负责。外面的风雨再大,吹不到官员的身上,本应负责的职能范围捅了大娄子,官员就仿佛有保护伞罩住,内涝自然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公众和公共资源为此付出的代价,需要有责任人来买单。遗憾的是,哪怕是之前因暴雨内涝问责官员的地区,也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显然,毛毛雨式的零星问责吓唬不了渎职不作为者,只有让他们感受到问责如同暴风雨般猛烈,自己的乌纱帽会随着内涝暴雨而冲走,内涝问责才能形成制度化的治庸风暴。

水的问题,困扰着国内的许多城市。一遇到暴雨,动辄街道变河道,民众因“城内看海”而怨言四起;缺水少雨的时候,又经常陷入“喊渴”的困境。城市在与水打交道时如何化危为机、变废为利,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新加坡仅有700平方公里的陆地,却承载了500万的人口,这意味着天然淡水资源远不能满足繁华都市的需要。尽管如此,新加坡也曾和我们一样饱受暴雨内涝之苦。为此,负责水务的公用事业局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会通过免费短信等手段为公众提供预警服务;一些地势低洼的商场,则会在门前安装可从地面弹出的矮墙,一旦发生暴雨内涝就会紧急启动,进而赢得宝贵的疏散和应对时间。

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淡水资源短缺的新加坡,并没有将雨水和污水一排了之,而是将防治暴雨内涝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这种变废为宝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观念,已经渗透到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多建水库,尽可能多地收集地表水。到过新加坡的人,往往对其滨水美景印象深刻。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加坡是将新加坡河的入海口拦截成一个水库,才造就了滨海湾著名的环水城市景观。新加坡共修建了17座水库,而且各个水库通过水道相互连通,这使得新加坡2/3的地表面积都成为了雨水收集区。

其次是污水回收循环再利用。污水管网和地表水收集系统,能尽可能地将可用的地表水收集起来。去新加坡市区看一看就会发现,当地的空调几乎没有往地面滴水的——新加坡在建筑标准中明确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在空调下、厨房内、洗衣机出水口和晾晒衣服的阳台上铺设专门水管,将污水引入专用的污水管网。

在城市规划方面,新加坡也对污染物排放有严格的控制,以此保证地表水不受工业污染的影响。有一部分污水经过回收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会直接排入海洋;另一部分会经过现代膜技术处理成高纯度的工业用水,满足芯片制造等企业的用水需求;还有一部分注入当地蓄水池,与饮用水混合之后输入千家万户。

此外,新加坡还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了海水淡化技术。在污水再用和海水淡化的过程中,新加坡坚持了市场化的标准,不会为不成熟的技术提供水价补贴。

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据介绍,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来建设的。(5月12日,新华网)

道路积水、航班停运、列车延误、汽车损毁,中国最年轻、最开放的城市,竟然在“雨打风吹”之后一地鸡毛,令人唏嘘。更让人无语的是,深圳上演暴雨袭城,已不是头一遭。仅在2013年,深圳就多次“雨后看海”,而且伴生地陷等次生灾害,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我们在努力抚平大雨创伤的同时,更该反思,“暴雨城伤”何以附体深圳?

表面看,深圳在大雨下哭,都是标准落后惹的祸。目前,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来建设的。一年一遇的标准,仅能防御每小时为50毫米的降雨强度,如何能抵挡五年,甚至十年一遇的瓢泼大雨?标准落伍,即使铺设再长的下水道,也都是“看天吃饭”的样子货,遇到老天不给力,比如深圳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岂能不“受伤”?

诚然,由于历史原因,每个城市都曾经,或多或少地仍照搬苏联的“老套路”,但用“苏联标准”为“暴雨城伤”挡枪,却有点牵强。以深圳为例,建于80年代的老城,发生内涝,尚情有可原。90年代以后发展的新城,照样变成泽国,怎好意思和前苏联“碰瓷”?说到底,标准落后是因为思维麻木。深圳身处亚热带且濒临海洋,本就多雨,市政工程为何始终保持“一根筋”?标准也该与时俱进,中国最创新的城市不该外人教!

事实上,即使标准落后,如果预防超前,暴雨也难让城伤。想想看,如果有关部门“前戏”作到位,在低洼地区,挂上警示牌,提前疏通下水管道,甚至预置水泵等排水设备,怎么可能还会“水漫金山”?其实,今年开始实施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已经把城市排水管理的应急之策、治本之路都描述的非常清晰,可遗憾的是除了埋怨前苏联,公众并未看到其它有力的举措。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果只是片面追求高楼大厦的光鲜,而不重视城市良心,就会有血的代价。我们不该忘记,近年来被雨后井盖,吞噬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许此次“暴雨城伤”,只是一次警告。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你能听懂么?

【当公众无奈地在网络吐槽,相关部门是否该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认识到执行,这“最后一公里”又该如何打通?】

5月11日,深圳遭遇了一场200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暴雨导致当地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据媒体报道,深圳全市共有近400余条线路5458辆公交车辆,受场站积水、道路积水无法正常运营,并有约2000辆汽车被淹。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说,“现在有房有车已经不算啥了,关键是要有艘船。”

“到城市看海”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关于城市内涝的原因,公众已有基本共识:一方面是因为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和强度增大,加重了暴雨的危害;另一方面,一些做着“大都市梦”城市管理者过于重视“面子”,忽视了“里子”——城市在无限扩张,相应的排水管网建设却没有跟上,覆盖率低、设施排涝能力偏低,历史欠账多。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几乎每次遇到大雨都会出现“海景”。

每次出现城市内涝之后,媒体都会通过调查和专家探讨,提出很多应对办法和整治措施。比如,暴雨应急机制应该更加完善;再比如,城市规划要有远见。这些已经成为公众的“常识”,但蹊跷的是,很多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似乎不知道这些“常识”。城市建设问题依旧,于是,每次大雨一来就“涛声依旧”。

面对年复一年的城市内涝危机,地方官员们可能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比如,管网改造投入巨大、周期长、资金有限等。但是,在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兴建各类“地标”工程时,为何没听说哪个城市缺钱?更让人忧心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城市采取的防涝排涝标准,都在下限徘徊,排水管道建设还存在造假现象。

以深圳为例,此次仅仅是遭遇六年来最强暴雨,就让这座最年轻的现代都市不堪一击,实属不应该。按照常理,作为一个雨水天气较多的沿海城市,当地应该有更完备的预警机制才对。况且,仅仅在一个月前,深圳已遭遇过一场持续强降雨,难道他们没发现问题和汲取教训?暴雨预警机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深圳的应急预警机制似乎没起到作用。

客观而言,城市暴露内涝是各种“城市病”集体发作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不过,公众并不要求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而是担心政府部门的防涝“常识”比百姓还少。如果政府部门没有未雨绸缪的意识,甚至在防治内涝的问题上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每一次暴雨都将伴随着“街道变河道”的老问题。

无奈的是,“在城市看海”几乎已成很多地方在雨季的常态。年复一年的城市内涝,让公众不得不遭遇航班取消、公交停运、城市交通几近瘫痪的现实困境。当公众无奈地在网络吐槽,相关部门是否该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认识到执行,这“最后一公里”又该如何打通?

【“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六年过去了,再看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三川”之地今日的崭新景象,这种体会分外深刻】

5月12日,带着汶川大地震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迎来了第六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就在各地不忘巨灾之痛,纷纷进行相关科普、教育、培训等活动的时候,来自大自然的挑战也不期而至。8日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暴雨袭击,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初步统计,已有5省区逾120万人受灾,3人死亡。当“暴雨模式”再次开启,人们的心里难以平静。

“最年轻的现代都市为何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媒体的质疑,凸显了一座城市的尴尬与困境。日前,深圳遭遇了200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城市顿成泽国,20处片区内涝,数以千计的汽车被淹,让“看海”之类揶揄又多了一个对象。深圳虽新,问题依旧。据介绍,当地大部分排水管道还是按1年1遇标准来铺设,相当于每小时降雨强度约50毫米,面对平均177.7毫米的巨大降雨量自然捉襟见肘。

“下水道瓶颈”“逢暴雨必涝”,何尝不是不少城市普遍的成长烦恼?据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洪涝成灾的城市都在130座以上,2010年高达258座,2013年为234座。城市暴雨洪涝灾害趋于常态化,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这一严峻的现实,不断警示我们城市生活的另一面:拥抱了现代与繁华,也必然面临风险与挑战。

生物学者贾雷德·戴蒙德说,农业的出现使病菌交了好运,而城市的出现则给它们带来了更大的幸运。有的时候,城市也是一个冷酷的放大器。光翻阅近一段的新闻,不只是内涝,诸如地下管网泄漏、水源污染、火灾肆虐等,不时在一些城市发生。正是进入这样的现实语境,我们才更深刻理解了学者“城市聚集了人口与财富,也聚集了风险”的感叹,也才能深入思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城镇化与减灾。

进而言之,城市各种灾害的频发,正是现代社会风险性的一个集中体现。回顾世界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工业化并发症。对中国而言,不仅有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传统灾害的侵袭,也有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密切相关的非传统灾害。更可怕的是,二者一旦交织在一起,就会使得风险之翼扑腾得更为猛烈。

下水道的狭窄,不正让暴雨在城市横行无忌?超量排放遇上静稳天气,不正带来挥之不去的雾霾?几天前,在南京,由于违规操作和管理不当,放射源铱—192丢失达3天之久,同样让丢失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污染恐慌。由此也可发现,在一个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风险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地下管道的口径,关乎一城人的安危;每一个排放者的作为,会影响一方天空的阴晴。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这既是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防灾减灾、化解风险的重要方法论。如果不向“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开刀,不扭转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的不良惯性,仅凭个别地段的管道扩容、渠道疏浚,就难以在下水道与降雨量的竞逐中赢得主动,难以让城市在各种难以逆料的风险面前挺起腰杆。

“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六年过去了,再看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三川”之地——青川、北川、汶川今日的崭新景象,这种体会分外深刻。天地之性人为贵,穿越灾难浴火重生的锦绣巴蜀,向我们诠释了人的力量、人的价值。只有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才能真正夯实抵御灾害、化解风险的安全堤坝。据天气预报,13日夜间起,一轮新的强降雨又将向南方地区袭来。暴雨将至,在又一次人与天灾的较量中,我们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的城市将有怎样的表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在暴雨之前就开始书写……

11日起,深圳普降大暴雨,这是2008年以来的最强降雨。暴雨逼停广深高铁,五千多公交车停运,万名旅客滞留机场。据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尽管目前尚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但暴雨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小。

与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不同,深圳是一座只有30多年发展历史的年轻城市。在一般人印象中,历史悠久的城市会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城市规划滞后等问题,经不住暴雨考验,没有想到,从“0”起步的年轻城市深圳,也经不起考验。

对这个年轻的城市曾经有很多赞美之词,比如说,“深圳精神”、“深圳速度”等。在政治改革、经济增速、人口增长等方面,“深圳精神”、“深圳速度”确实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一场暴雨也会将发展的短板暴露无遗。

从相关报道来看,这场暴雨浇出了深圳城市规划管理五大问题:规划滞后——100万人规划最终服务1800万人;模式不适——高寒少雨苏联模式用到南方多雨城市;历史欠账——“二线关”内外投入及重视程度不一;责任不明——原关外排水至今仍问题重重;配套欠缺——配套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

这些问题说明,深圳规划管理起步就有问题,比如,模式不当,规划短视。在此后发展中,既没有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也没有跟上城市发展步伐。换言之,这座年轻的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才造成今日之结果。其他发展中城市应吸取深圳这方面的教训。

按理说,年轻城市自我修复、调整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深圳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自我修复能力应该更强,但深圳似乎没有吸取教训。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也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尽管深圳这次遭遇的是6年来最强的暴雨袭击,但从相关报道来看,就这6年而言,已经出现过多次暴雨导致城市多处被淹甚至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比如,2012年几场暴雨都让深圳多处变成了“海”。2013年5月一场暴雨袭击深圳之后,媒体用“马路可行船”来形容深圳内涝严重。

之所以过去多次城市内涝发生之后,深圳没有多少改变,根源就在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决策者,更重视自己的政绩,看得见的政绩。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一种“驴粪蛋思维”。

据悉,广东省近日发布《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深圳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这一意见能否彻底改变深圳“驴粪蛋思维”,还有待观察,有待暴雨来检验。

张海英(北京 教师)

【预防和抵御内涝,除了加强老旧管网更替、提高新城区管网排水防涝能力,以及对那些能够“升级换代”的管道进行改造扩容外,重点还应放在科学减灾上。】

11日,据称是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导致城市内涝,多处道路积水,公交受阻,汽车被淹,动车停运,航班取消。网友质疑:深圳是新建城市,为何会是这个样子?

深圳发生的这一幕,公众早已不陌生。从北京到上海,从南京到(四川)广安,都出现过城市“看海”场景。

归结起来,原因无非是老城区排水管网老化,新城区排水规划建设不合理,室外排水标准比较低,以及城市建设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等等。尤其是排水标准,可谓地不分南北,国内多数城市均按“一年一遇”标准设计(核心区也不过三五年一遇),就此埋下深重隐患。深圳虽是年轻的城市,却难逃脱上述弊端。

治理城市内涝病,出路也无非在于,修改室外排水标准,加快管网改造扩容,提高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水平,等等。当然,最好是把原来的管网全部“升级换代”,提高城市整体排涝能力。有人举例,国外有些大城市把排水系统修建得像地下宫殿一般,任它多少年一遇的大雨,都能轻松应对。

但应承认,这固然是治本之策,却也是一厢情愿,至少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所谓积重难返,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是一个累积过程,不可能像在白纸上画画,画错了就擦掉重画。且不说这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在城市建设格局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哪座城市有能力重新铺设所有排水管道。

因此,预防和抵御内涝,除了加强老旧管网更替、提高新城区管网排水防涝能力,以及对那些能够“升级换代”的管道进行改造扩容外,重点还应放在科学减灾上。也就是说,把更多精力放在预防内涝,减少内涝造成的各种伤害。

防涝减灾的首要工作,是杜绝出现人员伤亡的悲剧。暴雨成涝,或者一时无法避免,但全力减少人员伤亡,却应成为一道硬杠杠。为此,各地需对灾害性天气有所预见,及时发布预警,对容易造成内涝的地段即时监测,安排人员值守。如城市河道、天桥底下以及可能发生塌陷的地段,一旦遭遇暴雨天气,就应提高警戒。

再者是保障市民财产安全。比如,有些城市的小区地下车库,一旦发生暴雨就会出现雨水倒灌,淹没车辆,造成财产损失。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提前通知、疏散。一些地处低洼地带的住宅区、办公楼,平时应备有排水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还有就是减少积水地段,确保交通顺畅。一些城市道路、高速路,一下雨就现原形,极易积水,造成交通堵塞。对于这些地段,管理部门应做到心中有数,应急有方。暴雨不仅考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同样考验着管理部门的科学减灾水平,如果早作预案、及时化解,内涝未必会造成什么可怕后果。

检讨城市内涝的根源是必要的,而在治理措施上,既要着眼于未来,也要面对现实。否则,好高骛远的治理口号,很可能变成画饼充饥,于事无补。

【新兴城市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是,让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设中提前给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然而,当代中国的许多新城市建设,都似乎删减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楼层高度和华丽度作为“崛起”的象征。】

一场暴雨,几乎致残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深圳。

150处道路积水,20多处片区内涝,2000多辆汽车受淹,200航班取消,交通大动脉广深高速暂停运转,广深铁路动车停运。除了街道上漂浮的汽车和抓起的鱼,给人些许苦笑外,一个特大问号仍然不肯离开人们的脑际:住在这个城市可靠吗?

万幸的是,至今没有死亡报告。而带有嘲讽口吻的解释,比如深圳的排水管是按“一年一遇”的标准建造的,是按照苏联模式建造的,也不怎么靠谱。在较早建成的罗湖、福田两区,水灾就很轻,恰恰是近年新建的南山、宝安两区以及快马加鞭建设中的光明新区、龙华新区,水灾严重。

但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别,都不能证明生活在这个城市就是安全的。要是加上雨中人们的德行突然“滑坡”,不遵守交通秩序,不保持出行的起码规范,焦虑感会油然而生。城建质量,基础保障,都被一场雨冲刷出失误,甚至是严重缺憾。

经济学家常说“后发优势”,无论新兴城市还是新兴经济体,都能汲取先行者的教训,城市更完美,经济更健康。如果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深圳所显示的似乎是相反的案例。

就城建而言,新兴城市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是,让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设中提前给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水灾、内涝、污染、垃圾处理等等,在人类城市建设史上有丰厚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几乎为新兴城市提供了所有“备注”和现成的技术标准,但是当代中国的许多新城市建设,都似乎删减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楼层高度和华丽度作为“崛起”的象征。

笔者曾体验过暴雨中的伦敦、巴黎、东京,行车困难,大雨倾盆,也有交通事故发生,但却从没有见过街道成河道,社区成水坝。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在一次次的惨痛教训后着力疏通地下管道,让市民在非正常天气下仍有充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比如伦敦,从1861年起就在建设地下综合管沟,把排水管、排污管、自来水管、煤气管、电信线路一并综合建设,现在伦敦有22条综合管道,比地铁线路还要多。即便如此,英国没有停步,在新建的城市中采用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并根据最新环保节能理论和技术,用法律形式把“可持续排水系统”作为一切建设的起始点。

对城市“排泄系统”的重视,世界各地有先有后。巴黎从1833年就开始布局地下水道系统,前东德始于1964年,美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基本完成于1970年代,日本则完成于1990年代初期。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城市能够抵御“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暴雨。

按理说,中国地方政府在城建上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权力和主动性,在新兴城市如深圳的建设上,该比先行性城市更具优势,更注重地下设施建设,但一次次的城市水灾还是发生了。也因此,欧美的媒体只刊发深圳水灾图片,而不作更深入的报道,很有“无语”之感。

无论是深圳还是别的城市,城市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可能会超出想象,但降雨量的数据还是有记录可查。那么为什么不能根据大自然提供的依据,来好好计算一下“排泄系统”的建构?为什么总崇拜想象中只吃不拉的貔貅,而不能从自然原理来考虑城市建设的未来?

需要改变的不仅有政绩观、效率观,还要改变决策方式,尤其是科学家逆耳的忠言。深圳目前的尴尬本来都可避免,专业人士早就提出建设性意见,但为什么没有被决策者听进去?

□陈冰(学者)

5月11日,深圳市迎来了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据记者调查,深圳市排水管建设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排水管道建设标准较低,很多排水管道甚至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令人堪忧。(5月12日《新华网》)

深圳市降下的大暴雨,充分暴露出其排水管道建设方面的不足。在人们的印象中,像深圳这样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该是国内领先、赶超世界的水平。但是一场暴雨却暴露了深圳市排水能力不足的软肋,让我们看到了深圳市的“城市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必须拒绝“一年一遇”虚弱标准!

城市排水管建设往往不如道路、公园等明面上的公用设施,被人关注和直观感知,一般能过得去的情况下,普通市民对城市排水管道质量情况不得而知。城市排水管道建设的这种隐蔽性和不易感知性,使得城市在一些灾害性天气面前,某些环节显得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影响。

深圳市这场大暴雨的降临,提醒政府中负责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部门必须放弃目光短浅、“一年一遇”的建设标准,对于老化和不合时宜的排水管网要及早制定改造计划,争取在近几年中,逐步使城市排水管道来一个全面升级。在升级过程中,不可再犯只图速度与脸面而忽视长远打算的错误。同时,对于新建城区必须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规划排水管道网建设的标准,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

另外,城市建设其他方面也要克服“一年一遇”标准的短视行为。例如,城市硬覆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大地对地表径流的吸湿作用,不可片面追求面子好看、耐用,而把所有硬覆盖都搞成地表的防渗层,大大削弱城市表面对地表径流的吸湿能力。

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是否能承载一定的泄洪能力是城市建设“里子”工程,“里子”工程往往比“面子”工程更重要,带给百姓的实惠也比“面子”工程更多。因此,类似排水管道的城市“里子”工程建设,政府更要用心去做。城市的“内功”强,则城市的承载能力就会强,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才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