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赵本山让范伟做脑筋急转弯,范伟嫌五岁的太容易,要赵本山出7岁的题目。赵本山说你也只能在这个年龄段混了。清华大学女生晒毕业照引起热议后,清华大学招生办的表现,也不超过七岁。

清华女生晒毕业照这件事,一开始是个人行为。6月14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林丽在人人网上晒出两张个人照,对比了自己2007年进入清华大学,和今年即将硕士毕业时的变化。后来一些清华女生也晒出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6月16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昵称@清小华)转发了多位清华同学(以女生为主)的毕业照,在照片后面还有一篇文章,照片和文章都放在一个标题下面《上清华,变白富美!》——都用上感叹号了,号召、动员的意思还不够明显?网友说这是招生广告,应该不算太冤枉@清小华。

因为一些网上言论对晒照片的女生泼了脏水,@清小华在文章里做了反击。招生办当然有权维护本校学生名誉,但是,可以号召人家上清华,怎么能号召人家当“白富美”?大学四年,再读一个研究生是七年,本来就是女大十八变,接受了知识的熏陶,女孩子变“白”变“美”很正常,但一般不会变“富”,边读书边赚钱而富起来的学生毕竟很少。用学生照片作招生广告其实无可厚非,只要学生本人同意,别人不应说三道四,但是,对照片上的女生来说,将她们置于“上清华,变白富美!”这个标题下面,是不慎重的。清华大学招生办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但是,不得不说,“上清华,变白富美!”给了恶意者一个口实。

对网上恶意言论,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会。除非够得上诽谤罪了,再走法律程序不迟。正面回应那些格调很低的网上言论,对一个大学来说是很跌份的。@清小华为什么不能保持淡定呢?《上清华,变白富美!》这篇文章的结尾说:“这些经过清华生活淬炼过的女同学,确实不见得没有故事,但她们的故事绝不是你想象的那般龌龊,她们的高中岁月或许枯燥暗淡,但却是真真切切凭着自己的努力走进清华,且不说好大学是否是人生唯一出路以及清华分数线高低如何,叫嚷着降分录取的你,即使清华真得调低分数、增加名额,以你的努力程度,进得来吗?”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到了@清小华这里,大学似乎成了高分之谓也。若有人因自己考不上清华而出口成脏,已迹近街头混混,而@清小华如此反唇相讥,格调也不比对手高多少。如果@清小华的水准和格调就是清华的水准和格调,那就不是这些学生“配不上清华的荣耀”,而是清华配不上这些学生单纯的美。

@清小华说:长久以来,我们失去了单纯欣赏美的眼睛,是什么让“大学女生”变了味儿,是谁提起“大学精神”就频频摇头。但是,《上清华,变白富美!》一文,就是因为缺乏“大学精神”,才最终沦为一篇斗嘴之作;或者说,善于斗嘴的,用不着大学精神。一般来说,有大学精神者,斗起嘴来肯定是输家,因为人家说得出来的话,你说不出来。

近日,“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一些清华女生晒出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网友评价称“上完大学,变成‘女神’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也转发推广了这次晒照片活动,在高考录取季即将到来之际,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

随着高考结束,高考分数线将陆续公布,节奏很快就会转入招生季,各大高校的招生“大战”也将拉开帷幕,每每这个时候高校的举动总是特别引人关注。“上清华变白富美”一夜间变成了热议话题并非偶然。近些年来,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加上对毕业生质量和学校声誉的日渐重视,对优质生源的抢夺愈演愈烈,除了招生时刻的“掐尖战”,各高校也频出新意揽才。去年,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刊登出一张美女毕业生图片,被网友热捧为“人大女神”,一度因访问量急剧上升使官网无法正常访问;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则通过一张夏日学生在寝室紧捂棉被的照片展示学校福利:“我们有空调”;还有学校主打美女老师牌,手捧“你是某某大学的菜,快到老师碗里来”的写字板拍下照片,宣传学校……“上清华变白富美”自然被归类为类似奇招。

对于女大学生变身“白富美”显然用不着上纲上线,更不用将其与媚俗、堕落相联系。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为何就不能是一个从学识到容貌、从文化到气质的全方位提升?事实上,这种变化几乎在所有女大学生身上都会发生,从刚入学时的菜鸟、被军训折腾到黑漆漆的“小黑炭”,到毕业时颇有主见与气场的“白富美”,无论是外貌还是内心,都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自信与自强显然是通过知识的充盈、视野的开阔而获得的,与高校的氛围密不可分。知识能不能改变容貌,可以探讨,但知识必然给了女大学生改变自己的勇气与能力,包括心灵与外貌的双重变化。为何这种变化就一定要被标上“媚俗”的标签呢?尤其在现代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要求往往是全方位的,就好比求职时着正装、注重仪表,不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用人单位的尊重?

当然,高校要想招收到良好的生源,最终还是必须立足实际,建设特色,发挥特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人们对一所大学的评价已经不单纯看名气如何,而是看这所大学四年培养之后“产品合格率”如何。良好的生源再加上高质量的教学,可以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以此为优势再将来年的尖子生收到麾下,这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之策。美国耶鲁大学的招生语录是,“来到这里,你就能追寻威廉·塔夫脱(美国第27任总统)、老布什(美国第41任总统)、克林顿(美国第42任总统)、小布什(美国第43任总统)的步伐,我们会告诉你怎么去治理或者毁灭一个国家。”说到底,高校用创意吸引学子目光没什么不好,女大学生的知识与气质发生巨大改变也是自然而然的变化,但大学以自身的底蕴营造良好的学术成长环境,才是吸引学生、留住人才的关键。

近日,“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一些清华女生晒出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网友评价称“上完大学,变成‘女神’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也转发推广了这次晒照片活动,在高考录取季即将到来之际,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6月17日《新京报》)

进入大学招生季,不少大学各出奇招吸引眼球,“山东高校女神学姐拍唯美照”、“学姐学长在电子科大等你”、“女神在武大等你”等男神女神版招生宣传不断走红网络,成为高校招生宣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清华女生网上晒对比照片,更是在清华师生间“点燃”了晒照片的时尚。然而,“上清华变白富美”的过度阐释,却是令人始料未及,引发了舆论热议。可以肯定的是,网络上兴起男神女神版“招生广告”潮流,一些高校的官网争晒“小清新”来“养眼”,反映了高校招生的激烈竞争现状,也折射出高校对优质生源的迫切期待。

其实,无论是古板的官方招生宣传,还是新颖的“女神”或“男神”,不过是以各自的形式来展现各自大学的一个侧面。热情奔放也好,含蓄内敛也罢,背后是不同理念、不同文化的演绎,没有必要将招生宣传提升到道德层面进行无界限的拔高或贬低。这种动辄贴标签的做法非但不会有助于客观审视高校宣传带来的美感,反而会徒增不必要的烦扰。岂不知,招生宣传不过是宣传学校的一个载体,与学校本身不能划等号,以偏概全就会入歧途了。不过,透过宣传形式的变化,倒有助于我们思考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背后可能隐藏着“见贤思齐”的美好愿景。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出现,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最终体现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由是观之,风格各异的“男神女神”的出现,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倒不失为一缕新风,有助于涤荡高校以往僵化的面孔,有助于从这个细节入手,促进高校“接地气”。

高考结束,又到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各高校推出不同的招生高招。近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贴出一名女同学从入校到毕业的两张对比图,惊人的变化让网友发出“上清华变白富美”的感慨,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6月17日,人民网)

将两张前后差异如此之大的照片放在网上,引起网友的感叹自然属于正常。毕竟,一个是丑小鸭,一个是白天鹅,不论收获的是吐槽还是唏嘘,都无可厚非。但是,将这样的巨变与清华招揽生源联系在一起,上升到讨论清华的教育方向,并发出“上清华变白富美”的感慨,这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进入大学,人人都会有改变。上清华如此,去其他学校亦如此,这是自然规律。有句话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七年间,周围的环境改变了多少,她就必须为了适应环境而学着改变多少。清小华微博讲,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努力奋斗。从入学时的“黑土”到毕业时“白云”,从当初的青涩和懵懂,到如今的知性和成熟,这样的蜕变只是岁月变迁留下的痕迹而已。

提起中国的大学,谁会忽略清华北大?在清华的百年校史中,培养出了9名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等大量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材、治国栋梁。在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清华都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闻名于世,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清华的“成绩单”亦是基于此道。我们选择大学,考虑的是它能否承载咱几经努力换来的梦想成真,带领我们前进的,将是那里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环境,而这绝不是几个漂亮“妹纸”就可以替代的。

所以,清华用这样的“取巧”之法吸引生源,不至于也没必要。如果硬要理解为“上清华变白富美”的话,那我更愿意相信,照片的主人公是在经过清华文化的洗礼后,心灵更加白净,知识更加富足,气质更加慧美。

近日,“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网上热门话题,一些清华女生晒出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网友评价称“上完大学,变成‘女神’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次晒照片活动,在高考录取季即将到来之际,此举被网友质疑为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新京报》6月17日)

哪怕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秀,对于清华大学来说也无可指责。作为国内重点大学,清华能放下身段“卖萌”,总比以往那种刻板无趣的“高大上”面目更为可亲,更接地气。而这也几乎成为近年来各高校的潮流,类似于“我在XX大学等你”的萌妹子宣传照、大学校长脱口激情演讲等现象,都说明高校正在悄然从以往坐等考生争抢的卖方市场,转变为通过多元化途径争取优秀考生的买方市场,这一现象总体来说值得肯定与鼓励,它体现了高校试图改进文风、改变形象、主动贴近民众的努力。

不过,虽然高校“卖萌”风格亲切、形式可爱,措辞委婉含蓄又不失幽默,予人可亲可敬之感,但也要分清场合。毕竟,高校的主要社会价值还在于其崇尚学术本位,为年轻学子创造更加开放、自由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为传道授业提供更能激发师生智慧与主动性的土壤,公众更为看重后者带给学子们的一些新变化、新风向。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转变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教育创新与尊重学术发展规律上下功夫,彻底扭转以往部分高校乃至高等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长期停留于应试模式的局面。近年不断曝出的高校丑闻,如副校长抄袭、招生处长腐败案等,更造成了公众对于高校改革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嫌的质疑。因此,只有当高校改革有了更多实质性动作,在学术本位、教授自治等社会疾呼多年的改革领域有了质的突破,与世界先进高校和学术标准进一步接轨,高校新形象才能自然而然地被公众所接受。

反之,如果只是在招生广告中一味卖萌,而不触及问题要害,那么,即便一时能博得众多生源的眼球,最终还是会让公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不适当的“卖萌”还会引发公众反感。

高校“卖萌”现象的产生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而与时俱进思维和创新精神恰恰是目前众多高校所缺乏的。如果不能发挥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人为本,切实推进教育改革,高校即便一天到晚使用“有木有”、“亲”这些网络语言,也无法获得公众的真正认同。

【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包括“美”。“上清华变白富美”,本质上就是这种自我发现。】

这两天,社交网站上铺天盖地地出现了“上清华变白富美”的照片和“报考体”的评论。而清华大学招生办官微也按捺不住,加入了发布、转发“上清华变白富美”的活动当中,而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做“招生广告”。

说实话,读高中时,每每提到清华女生,我一个固有的印象就是戴着眼镜,黑黄皮肤,身穿衬衫牛仔裤的女学霸们。而在五年前,当我走进清华园时,校园里环肥燕瘦的各色美女让“考上清华的都是丑女学霸”的命题在我心中瞬间崩塌。

我想“上清华变白富美”活动很大程度上和人们对清华女生的这种成见有关。清华女生的照片发在网络上之后,赞美“内外兼修”者有之,批评“只学会了美图秀秀”者亦有之。观点的分歧难免,而从我的角度来说,在清华的本硕五年,给我的改变确实惊人。

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换句话来说,就是将十几岁的少年,培养成二十几岁的青年。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多数人的中学时代,对美的追求实际上是被压抑的,我们穿着同样的校服,梳着同样的发型,不允许染烫头发,也不允许戴首饰,我们对于其他同学,尤其是一些“学霸”同学的印象往往停留在此。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是发现自己的美。

或许有人会说,发现美重在发现内在美。姑且不论这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区分是否合理,单是将容貌气质的美好和内心的充实对立起来的观点实不可取。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容貌气质往往与其内心修为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看看那些被公认为“大师”的民国时代学者的照片,有几人是气质猥琐,不修边幅的?清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自己的平台,给予了我们提升自己修养和气度的环境,让我们发现自己美丽的一面,最终让我们从十几岁的少年,真正成为了二十几岁的青年。

所以,那些变成了“白富美”的女生,说是穿衣打扮也好,说是美图秀秀也好,不能否认的是我们认识到了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修为的提升。

□王鑫(清华大学学生)

近日,一清华女生网上晒入学和毕业时对比照片,展示灰姑娘蜕变历程,顿时“点燃”晒照时尚。学校招生办官方微博也转发推广,却被质疑靠出卖色相大做“招生广告”。对此,招生办回应称,话题已远超出本意,恶意揣测大可不必。(6月17日 新京报)

一个学生“自黑”的小小举动发酵成今日的局面,甚至上升到对这些女生乃至对清华的恶意揣测,估计林丽本人都始料未及。在一个过度消费、娱乐至上的时代,每个人也许一不小心就走红了。这不,很多学校就开始大晒图片,纷纷出动各类女神,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同学们也开始模仿此举,频频上图,刷屏动态。

应该说,学生晒图本身并无恶意,无非想着记录个人成长经历,抒发岁月洗礼的青春感怀,顶多还有一点博君一笑、刷新关注的小小虚荣心理罢了。实际上,大学四年,无论上什么学校,正常来说女生都只会变的越来越漂亮,也没必要对前后反差表达如此诧异。这点,大家都理解,网友的最大质疑也不在这里,而在于清华大学招生官微予以转发推广这一行为。目前,各大高校进入争抢生源的白热季,无不想出奇招博人眼球,而大打“美女牌”屡试不爽,走俏一时,所以再次被搬上台面,殊不知,这一套路早已被用烂,女神成了大学招生的唯一面孔,不管长得多么清纯秀丽、美丽可人,依旧显得那么俗气。

更为让人厌恶的也许是“上清华,变白富美”的说法,作为一所最高学府,也开始像路边低价售卖的狗皮膏药一样,走眼球经济,整日与这类新闻作伴,进入低俗炒作的怪圈。上大学,难道只是为了变身白富美?难道学生只是冲着令人赏心悦目学姐,来学校谈情说爱?究其本质,美女固然养眼,却表面粗浅。学会用美图秀秀让自己的照片看起来像“白富美”,只需要上北大青鸟的短期电脑技术培训,而不是大学。大学也绝不是美容院。

“上清华变白富美”这一热议话题超出本意,更离不开网友对这种多度传播、多度娱乐的逆反心理。网友的反感和厌恶的绝不仅仅是质疑学校的低劣作秀,还有对大众传媒的讽刺和反抗。由好奇渐渐变得怀疑,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和抵触情绪恰恰是过度炒作、过度营销的后果。如果任由这种情绪的泛滥,媒体公信力将无从谈起。所以,别再把女神招生作为新闻了,高校招生也创新一下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