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如果百度仍然轻视公众的心理,轻视公众的情感、诉求和态度,那么李彦宏所希冀的“让百度陪大家走得更远一点”只会越做越错,不啻是令公众更为不安和恐惧的噩梦。】

百度近年来屡屡陷入公众的不信任,从前些年臭名昭著的竞价排名,到去年与同样公共形象不佳的“莆田系”的互撕,到今年刚开年甫始就遭遇将疾病类贴吧出卖给涉嫌诈骗的医疗机构,百度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可谓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平心而论,百度在BAT中可能是最具有技术创新的公司。在昨天举办的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作了题为《中国如何引领全球创新》的演讲。在演讲前,他为日前出卖贴吧的丑闻道歉,“百度会非常深刻地反省,希望能够把危机变成机遇,让百度陪大家走得更远一点”。抛开前面的道歉,整个演讲应该是充满着启迪和思考,堪称十分精彩。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百度是一家有着深厚技术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公司,而且目前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占据着绝对的控制地位。在美国影片《蝙蝠侠》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公众当然有理由担心并怀疑,百度越是技术能力出众,越是创新,对公众的戕害可能也越严重。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权力,百度拥有在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技术开发能力;也占据着互联网信息搜索近乎垄断的地位。毋庸讳言,百度在某些方面是一家甚至比阿里巴巴、腾讯更具有权力的庞大公司,后两家大公司所主要控制的电商或即时通讯领域,公众的依赖度远远比不上信息搜索。谷歌退出内地市场之后,百度随即便占据了中国内地互联网信息搜索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在信息搜索市场上几乎不受挑战。

任何人或组织,一旦拥有近乎垄断的权力,都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认知效应。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物化那些对资源具有依赖性却又无权力的人,将他们视为实现商业目的的工具和资源,而不复是有着自己的情感、诉求和个性的鲜活的人。

这么些年来,百度作为一家具有信息垄断地位的大公司,作为组织的价值观给公众的印象恰好就是将用户和依赖信息的公众视为牟取利益的工具和资源。无论是将搜索讯息排序待价而沽的竞价排名,还是将网民自发发起和运营的健康疾病类贴吧出卖给涉嫌欺骗的个人和机构。对于中国广大互联网用户来说,如果希望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得一些关于疾病、健康的知识,从百度里检索出来的排名前几的讯息,几乎全都是骗子机构或有害链接的网址。

李彦宏在昨天高规格的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轻描淡写的道歉,毋宁看作是仍然把丑闻当作资源,“希望能够把危机变成机遇”,看不出丝毫对公众,特别是用户的歉意和尊重来。如果百度仍然轻视公众的心理,轻视公众的情感、诉求和态度,那么李彦宏所希冀的“让百度陪大家走得更远一点”只会越做越错,不啻是令公众更为不安和恐惧的噩梦。而越来越成熟的公众,也将伺机用脚投票将百度从他们的视野中踢开。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百度贴吧的丑闻愈演愈烈,卖的人可耻,买的人也同样没有下限,新京报的一则报道,揭示了都有哪些人在买各种各样的贴吧,那些削尖脑袋谋求不当得利的黑心商人都想把百度贴吧当成登堂入室的捷径,但其中居然有地方政府的身影,还是让大家吃了一惊。据业内人士曝光,有地方政府被指通过第三方公司买政务吧承包权,价格可能高达数百万。

民营医院买断百度贴吧是为了垄断资源、诱导受众,地方政府又图的是什么呢?地方政府花钱买政务吧,当然不是想为畅所欲言创造良好环境的,就像民营医院刷百度排名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一样。之所以有地方政府愿意花这笔钱,自然是看上了政务吧身为舆情平台的价值。从源头抓起,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无疑是最高明的一种手段。既然网络平台可以购买,把政务吧给买下来,也可以把负面新闻消灭在萌芽状态。现在的网络监督如此发达,几乎绝大多数对当地不利的新闻都始于网络曝光,地方政府自然也希望将这样的平台掌控在自己手里。自己的平台自己说了算,网友们想发点什么也得审核过关,看起来是个畅所欲言的地方,但实质不过是一家之言。

几百万的花费虽然不少,但相比起曝光之后的左支右绌,从源头把控舆论无疑是更省时省力也省成本的做法。所以,网络花钱删帖的闹剧中常常可以看到地方政府的身影。而购买政务吧无疑更进一步。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可以通过平台操纵舆论,粉饰太平,造成人人满意家家叫好的假象。以为是真实的,其实是假的,以为是公道的,其实是私利的。

百度贴吧只怕也不是唯一可能被金钱操控的网络舆论平台,百度贴吧上存在的问题,别的网络平台存不存在呢?这只是百度的个案,还是网络平台的共性呢?平台已经成为公共场所、开放空间,具有公共属性,是社会公器中的一种,但管理和使用依然是私有化的方式,这样的漏洞民营医院能钻,地方政府自然也能钻。一个被私有化的公器除了摆设,能起的只有美化政绩、屏蔽监督的功能。所到之处歌舞升平、一派祥和,负面新闻是不可能看到了,网友的热情被无情地浇灭在幕后。有的地方政府是开心了,而网友投诉更无门,社会矛盾被掩盖,舆论监督的利器成了睁眼瞎。

这种糊弄大家的做法,得利的是一部分官员,伤害的是群众的利益,最终受损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群众的口碑不重要,怎么样堵住群众的口才重要;实际业绩不重要,让外界只能听到对自己有利的声音才重要。舆论监督一旦被架空,一些被滥用的权力就可能为所欲为;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群众的利益怎么可能得到有效保护?

针对网民指责病种类贴吧存在不法医疗广告横行等乱象,百度近日回应称,目前所有病种类贴吧已经全面停止商业合作,仅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贴吧乱象,不仅损害了吧友的权益,也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百度的应对之策可谓亡羊补牢,不过要真正重塑用户信任基础,须进一步完善机制,从源头彻底屏蔽“作恶的生意”。

作为会员过亿的百度贴吧,承载着网友沉甸甸的信任,但长期以来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血友病吧”、“肝病吧”等病种贴吧原本是患者交流经验、医者普及知识的公共平台,由于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病患,蕴藏着一定营销价值。各色骗子、医托、山寨医院人员、伪专家等也以吧友身份聚集于此,目的不是为了服务病友,而是为了进行营销推广,寻找潜在的病人,随时准备捞一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百度贴吧引入商业合作伙伴走商业化道路不是不可以,但应对不法分子的觊觎保持警惕,一旦网络平台疏于管理,商业行为逾越合法边界,将引发严重后果。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吧主或吧友的身份,发布非法医疗广告,让虚假信息隐藏于贴吧内容中,极易误导非常信任吧主及贴吧的患者,可能给这些患者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家庭悲剧。

吧友的信任是百度贴吧健康发展的基础,建立信任需要数年,毁掉信任只需几分钟。因此,贴吧必须坚守“不助恶”的商业伦理底线,绝不能为“作恶的生意”提供平台。应当依法对平台上发布的广告进行审核,不能把商业广告混同于科普文章推送给用户;应严格筛选、审核商业合作伙伴的资质,绝不能利用疾病吧为资质不明的机构打广告,让资质不明的人或机构运营贴吧;同时应严堵贴吧管理存在的漏洞,切断非法交易黑手。对群众反映的百度贴吧经营乱象,不应止于百度自查自纠,有关医疗广告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力,对违规商家绝不手软。

因为“出卖”血友吧等病种类贴吧,互联网巨头百度这两日几乎遭到“围殴”,各种自媒体公号的文章铺满朋友圈,历数百度的种种不端。《人民日报》也刊发评论,指责百度如此招商是“杀鸡取卵”。

虽然百度基本上第一时间就做出了积极回应,声明贴吧所有病种类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但这次危机公关差不多可以说全然无效,人们不认为百度是真诚的。一家几乎所有网民都离不开的互联网企业,却有着如此不堪考验的公信力,着实令人惊诧。

人们对百度的“积怨”,显然不止于此,另一个主要被诟病的,就是百度的搜索竞价排名,使用百度搜索,首页往往是广告商的信息,其中更有大量不良医药商。

人们为什么特别针对百度?因为百度远不止是一家企业,一个商业信息平台。在一个凡事都先“百度”一下的时代,百度几乎是国内无可替代没有竞争的信息搜索引擎,用户对它的依赖是没有选择的,短时期内看来也很难改变。成为信息搜索代名词的背后,是公众对百度提供信息服务的依赖,百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真实”和“权威”的界定权。在此意义上,百度已经是具有信息控制权的特殊机构,担负着信息和知识保真的公共利益。相比于传统的信息机构,百度可以说一个巨无霸,在互联网时代,类似的巨头几乎控制着信息的生产、流通和获取,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生活选择,他们的伦理和责任失范,不由得不让人恐慌。

百度是在信息控制权滥用上走得比较远的一家,但不是唯一的一家。这也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独特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风险。互联网、云时代,掌握着技术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在信息搜集和生产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任何时代,互联网企业有着强者益强的特性,信息搜集能力越强大,就越能粘住用户,越无法撼动。它所搜集生产的信息,由此也越来越具有社会属性。这个时候,商业权力便成为社会权力。

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痕迹,最终都可能被整合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信息,不仅是个人和企业行为的依据,还有成为政府和国家决策参考的趋势。而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下,这些信息就是有水分的、不真实的。商业等方面的网络水军,有的不是互联网信息企业控制的,尚且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互联网巨头直接以信息控制权交换商业利益,危害就更大。

传统上的信息保管和传播机构,同样面临着保真的问题。但是,这些传统机构经过长期的发展,大多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行业伦理规范,责任明晰易追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秩序。相比之下,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缺乏约束,加之现代信息规模和传播效率的指数级增长,管理手段的明显滞后,这种混乱无序的隐患就愈发显著,给社会运行造成巨大风险。

所有的商业权力都应被警惕,应被制衡,应被社会驯服。互联网代表着未来,我们要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不希望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被危机击垮,但前提是企业守住良知,社会对企业的信息控制权能有效监督,有效制约。

【鉴于某些基层政府惯常的管控思维和责任意识,无论是直接主导贴吧,还是经由第三方公司管理,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阻遏、屏蔽乃至修饰网帖的可能。】

百度贴吧被卖风波持续发酵。据新京报调查发现,百度贴吧“出售”运营权的行动几乎囊括所有贴吧,包括行业吧、兴趣吧、地区吧等。据称,一般政务吧都在数十万元,省会城市则在数百万元。“比如郑州吧,一年要200万元。”某些地方政府多通过第三方公司购买,以方便管理当地的贴吧,“等于地方政府购买一个网络舆情平台。”

这两天,超40%疾病类贴吧被售引发广泛质疑,尽管百度宣布已叫停所有病种类贴吧的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但公众还是发现,被出售的,不仅仅是各行业吧,还有地区吧,热衷于买下贴吧的也不仅仅是企业,还有某些地方政府的身影。报道中称郑州吧被出售,这一消息具体情况如何?类似的情形还有多少?不免引发公众的别样隐忧。

如果,这些地方政府只是希望通过贴吧这一网友自发形成的生态群落,延伸触角,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并非不能理解。只是,一旦贴吧被官方运作拿下,成为其平台,则恐怕很快会失去以往的活跃与黏度,甚至会走上一些“僵尸”政务网站的老路,又能承载多少鲜活的民意呢?

一些地区吧之所以拥有超强人气,并非当地政府刻意引导的结果,而是网友在无外部压力环境下的自发行为。这也是网络社群的魅力所在。一般而言,地区吧往往有着强烈的地方荣誉感,此前不少地方争抢名人、捍卫当地美誉度等,多发轫于贴吧。还有就是网友多通过贴吧传递一些正常渠道很难获知、真伪难辨的地方性信息,比如灾难信息、权利受损信息、某些官员的负面信息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空间,地区吧并非完全没有自净功能,恰恰相反,看似驳杂、纷乱的舆论场,往往有着内在的辩驳、质疑与互证,也因此,很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往往会得以澄清。地方政府若是真的重视贴吧,完全可以通过对网友舆情的搜集、研判,以及积极的参与乃至施政行为,来回应质疑,化解问题,并不一定要买下贴吧。

这是因为,鉴于某些基层政府惯常的管控思维和责任意识,无论是直接主导贴吧,还是经由第三方公司管理,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阻遏、屏蔽乃至修饰网帖的可能。而层层过滤、持续灌水的结果,只能是让原本活泼、活跃的贴吧逐渐门庭冷落。

事实上,此前贴吧“删帖”之所以成为一门生意,并催生一拨所谓的公关公司,多与某些地方政府、个别官员似乎遮掩某些负面信息的冲动有关。以前尚有一些外力的牵扯与抵制,而一旦地方政府买下贴吧,则无往而不利,贴吧里还会剩下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可想而知。

商业网站追求利益并没有错,但前提是要守住“不助恶”的商业伦理底线。国务院法制办刚刚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亦明确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干预搜索结果,干预发布平台呈现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百度出售地区吧,不仅涉嫌谋取不正当利益,也会因为与某些地方政府行成某种程度的“共谋结构”而伤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胡印斌(媒体人)

【原本带有公益性色彩的疾病类贴吧若被拿来转“卖”,很可能给医托乃至骗子趁虚而入、浑水摸鱼的机会。】

近日,某位所谓“血友病专家”在网上暴得大名。出名原因不是因其医术高超,攻克了多少疑难杂病,而是他一夜之间“接管”了在血液病病友圈子里赫赫有名的百度贴吧“血友病吧”,有网友之后扒出其此前已被媒体曝光是骗子。而原吧主则被强制禁言。一时间,这引发吧友们乃至网民的声讨。

“血友病吧”如今已然是全国人气最高的血液病交流地,也是国内最知名的血友病知识地之一。长期以来,吧友们在里面跟帖交流病情、分享治疗方法等,该贴吧也成了兼具包容性的病友民间问诊“专区”和互助平台。尽管说,这类互联网社区依托于相关技术平台,但“用户生产内容”和自主组成管理维护机构,是其成型的核心要件,而作为平台提供者则能从流量导入中获益。

事实上,当“血友病吧”等疾病类贴吧影响力不断扩大,以至于对很多病友颇具黏性时,在公众眼中,其性质溢出了商业性本身,而被认为带有公益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当原吧主被驱逐,而所谓的“专业机构”被引入后,会激起病友们的反弹:对他们而言,这意味着对病友们自由交流平台乃至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侵犯——要知道,“血友病吧”的影响是无数网友共同贡献的。

百度方面在对日前爆出的“血友病吧”风波的回应中,称机构吧主的产生源于百度贴吧与多家公益组织合作,探索出的“专业机构吧友”共同运营管理贴吧的模式。这看似挺合理,可从网友反应和原吧务被删封、疑似营销帖涌现及“接管者”被扒的情况看,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这极可能伤害那些吧友的情绪,也会造成对病友的权益伤害甚至蒙骗。

就拿如今该贴吧引入的吧主的“陕西医大血友病研究院院长”身份而言,我咨询了几位在西安从事医疗行业较资深的朋友,却没一个知道这个所谓的机构,我其中一位朋友服务的医疗机构,就在“陕西医大血友病研究院”官网登记地址的正对面。当然,网友的质疑与我的个体经验,不能百分百证伪这家机构、这个所谓专家资质。但这么一家口碑不佳、来历不明的所谓“专业机构”接管一个“属于”病友的公益性社区,难道不奇怪?

事实上,谁当吧主其实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情,关键在于,贴吧换人后,能否一如既往地专业与公益。由那些所谓医疗机构、医生通过竞价方式成为管理员,原属病友交流平台的贴吧会变成专属宣传平台吗?那些不利言论还会被通过吗?……这看起来只是贴吧性质可能变换的问题,但基于其“粉丝社区”的原有特质,这很可能让一些“营销帖”乃至欺诈性内容,在以往自由交流和中立有公信的表象下,变得更加具有蛊惑性,给很多医托、骗子提供浑水摸鱼的机会,进而让部分病友患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作为平台提供者的企业,追求利益无可指责,但一方面嫁接于平台上的内容影响力是万千网友细心呵护出来的,一方面无数病友对其形成信任依赖,在此情况下,将其轻易转卖,是在将其网友合力拱卫的公益性导向流失,也容易刺激起病友群体的恐“骗”情绪,到头来,对自身也是饮鸩止渴。为止渴而丢公信的“命”,太不值得,不如不喝。

□曹旭刚(媒体人)

针对“百度出卖血友病吧”一事,今日,百度对外发布公告称,百度贴吧所有病种类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公告中百度表示,日前,针对血友病吧机构吧主运营问题的投诉,百度贴吧就立即开展调查,并快速做出决策,撤换了原吧主,而由非盈利机构“血友之家”作为机构吧主与吧友共同运营管理“血友病吧”。(1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一群血友病患者齐聚贴吧,交流治疗经验,互相鼓励,抱团全暖,成就令血友的温馨的贴吧;百度提供的这个贴吧,教给民间非盈利组织“血友之家”管理者,吧主组织交流,删除骗人的广告贴,维护了贴吧的纯洁。然而,这暖人的一切,或将随着百度贴吧的商业化运作而改变。

医疗是特殊的商品,关乎百姓健康,公众格外重视。百度因利益驱使,搞搜索竞价排名,不把医疗广告排除在外,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这样的现实下,百度连贴吧也不放过,把原本公益性质的“血友病吧”商业化运营,有多少骗人的药品广告和非法的医疗机构趁虚而入?恐怕很难预估。百度此举有引狼入室之嫌,着实令血友们愤慨。就在大家为这一改变而伤心的时候,百度发布公告:百度所有病种类贴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

百度撤销商业化运营“血友病吧”的决定,是难得的浪子回头,是亡羊补牢,令人欣慰,特别是血友们,交流的阵地不散,他们对百度的信任不倒。百度是网络引擎的大佬,自然有无语言表的话语权,但权利说到底是网友给的,理当顾及网友的感受。百度能提供网络的一隅之地,让血友们交流心得,治理经验,也是回馈公众的善意表达。可是,如果为了贴吧点击率,为了贴吧商业化运营带来的蝇头小利,就出卖“血友病吧”,无疑是在自己公信力的伤口上撒盐。

网站、贴吧因运作成本,需要点击量,引进广告,这可以理解。然而,当一个网站、贴吧不顾自身公益性质,不分青红皂白地商业化运营时,即便暂时不给吧友带来伤害,也无法获取谅解。维护贴吧洁净,收益的不仅是网友,也包括网站及管理者自身,说到底,百度把“血友病吧”交给公益组织管理,还贴吧的洁净,其实也是维护百度自身公信力。

【传统的站方不可能对每一个网友的言论负责,只需“通知移除”;但是百度既然将贴吧“卖”给商业机构来发布“精准导向”的医疗广告信息,就该承担起医疗广告严苛的审核责任。】

“老账新账一起算”,百度这几天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有人爆出百度将血友病吧给“卖了”。之后的网友盘点显示,事实上百度将“高血压吧”等很多疾病贴吧进行了“商业开发”,由一些医疗机构、保健品公司作为吧主,打着“名医”等旗号进行管理,实则进行商业开发,里面有很多明显误导的成分。随后,百度对外宣布,百度贴吧所有病种类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

百度在医疗信息的搜索方面可称劣迹斑斑。之前百度利用“商业竞价排名”,将很多搜索正规医院信息的患者,直接导向与其有合作的民营医院,甚至是非法医疗场所,这样的案例有很多。这就是引爆百度公信危机的“前因后果”。

那么,百度能不能在贴吧里“我的地盘我做主”进行商业开发呢?或者说,一些商业医疗机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在哪里?

传统广告管理中,广告主体可分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监管机构可通过行政许可、内容审核进行管理,特别是对医药广告进行前置审批。但是,互联网广告打破了这种区分。

特别是像百度贴吧这样的平台,其传播形式脱胎于传统的BBS。基于“网络社区自治”原则,传统的站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监管责任是较轻的——按《侵权责任法》规定:原则上由直接侵权者负责;站方主要承担“通知移除责任”,即,被侵权人通知站方,站方仍不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时,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但是,目前百度对贴吧的“商业开发”,彻底改变了贴吧社区自治的性质——直接将相关疾病贴吧的管理权限交给商业医疗机构,贴吧就成了广告平台,百度就是广告经营者,医疗机构就成了广告主,发布的帖子就是“医药广告”,那么就要受到《广告法》《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严格规制。

权利与义务应当相匹配,传统的站方不可能对每一个网友的言论负责,只需“通知移除”;但是百度既然将贴吧“卖”给商业机构来发布“精准导向”的医疗广告信息,就该承担起医疗广告严苛的审核责任。比如,《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广告必须先审批后发布,那么商业化的“贴吧合伙人”不经审批就不能在贴吧里发言(因为这种发言就是在发广告);再比如,新《广告法》明确禁止医药广告有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等内容,禁止保健食品“涉及医疗内容”,而这是百度疾病贴吧里一再打的违法“擦边球”。

新《广告法》第45条确立的标准是:互联网信息服务者知道或者应知,他人利用其平台发送违法广告的,应当予以制止。何况百度贴吧的商业开发模式叫“贴吧合伙人”,既然叫“合伙人”,百度就应该承担连带责任。贴吧引进商业合作,也不是不可以,但应该明确标明那是“广告”,并受到严格的审批和规制,不能再把它当成普通的网友论坛,更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充当医托的骗人平台,从中牟利。

□袁伊文(法律工作者)

【不良商家购买吧主并从中谋利事件,既说明医疗广告管理的相关规定未严格落实,也说明基础医疗建设还要加强】

近日有网友在“知乎”发帖称,百度公司将百度“血友病吧”原吧主、小吧主全部“拿下”——发言和管理吧务权利被封禁,并引入了“陕西医大血友病研究院院长刘陕西教授”作为新吧主。但网友称,这位“血友病专家”实为骗子,之前已被媒体曝光过,如今疑似花钱成为“血友病吧”吧主,并试图通过身份优势获利。对此,百度方面回应称,为提升贴吧的内容质量,引入了专业机构作为合作方,目前已对此事着手进行调查,如发现问题属实,将随时撤换吧主。

百度贴吧让天各一方的人们,因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生成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网络交流平台,一度成为人们探讨兴趣话题甚至寻求帮助的重要渠道。在信息爆炸、良莠难辨的年代,有这样一个可以讨论问题的地方,着实难得。然而,这个曾经让许多网友欢喜亲近的地方,如今似乎变得不那么可爱了。从网友发布的信息来看,包括“血友病吧”在内的多个贴吧,都已经沦为少数人谋利的新渠道。

站在在商言商的角度看,一家商业网站寻求与商家合作,本身无可厚非。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网站推行的新制度不能防堵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隐患,其品质难免会受到挑战。特别是,在首先试水谋利的一批贴吧中,很多都是诸如“血友病吧”等医疗探索性的贴吧,这种急功近利更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知道,血友病是一种先天获得、终身携带的血液病。平常看起来,这类病人与正常人好像差不多,但他们的血液不容易凝固,因此,每一次小的出血都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这个疾病无法治愈,只能依靠日常的小心维护来保证病人的安全。因此,照顾血友病是一件长期而且艰辛的工作,而很多技巧都依靠不同病人长期的摸索而换取。所以,这里面交流的很多都是“血的教训”,其传播出的各类经验,那都是事关病人安危的看护知识。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贴吧里面,冒出了几个带着商业目的的吧主,其信息的真实性必然大打折扣,这些信息一旦被人采用,带给病人的伤害将可能是灾难性的。

2007年元旦,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所有的医疗广告,只允许出现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医疗机构地址、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数、接诊时间、联系电话等八项内容,禁止出现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信息,也不能出现保证治愈或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内容。如此,让一些医疗机构或厂家的代理人,到一个个具体疾病的贴吧中,谈论具体的治疗方法并暗示这样那样的疗效,显然违反了相关规定。从这个角度看,网站“出卖”疾病“吧主”谋利的方式,至少违背了“取之有道”这样一个基本准则。

当然,不良商家购买吧主并从中谋利事件,也折射出了医疗管理中的某些不足。首先,对于医疗广告的监管,可否更加严格一些?既然我们有这样一套《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就应该严格执行,不管是在电台还是网站,或者是这样那样的贴吧,就应该主动为之,对于违规的商家绝不手软,让无良知的医疗广告,难以容身。

其次,基础医疗建设还要加强。类似血友病这样的慢性疾病,应该有专业的医疗机构对病人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制定适合病人的防护措施,传授实用的医疗信息,正确的信息多了,不法商家的不良信息也就容易得到甄别,从而失去市场。

针对网友投诉的乱象,百度方面已经介入调查,但愿接下来的处理不会让公众失望。

【社群不是靠硬约束绑来的,而是靠魅力、兴趣、人情味吸来的。赤裸的商业操作剥去了魅力化的关系群,实在有些杀鸡取卵】

“血友病吧”吧主被百度撤换一事,引起舆论热议。

在吧友看来,交流治病心得的网络空间——贴吧,是病友间自发形成的生态群落,粗暴化的商业横空飞来,自发群落的生机就没了;如果再有卖假药、乱治疗的,那就更糟了。而百度则表示,正因为个别吧主借公职谋私利,才会尝试“专业机构吧友”联合运营的模式,目前已叫停所有病种类贴吧的商业合作。虽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还是引来了很多新吐槽。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高度垂直、黏度十足,确实有商业价值;然而,开发这价值的手段不宜简单粗暴,社群不是靠硬约束绑来的,而是靠魅力、兴趣、人情味吸来的。赤裸的商业操作剥去了魅力化的关系群,实在有些杀鸡取卵。

跳出百度贴吧这个事,我们还能看到一种暗流,就是近些年,有些互联网运营企业与不明来历的“专家”联手,在互联网上兜售伪劣医药用品与服务,方式可谓五花八门。骗子傍上了技术的巨人之肩,骗局的迷惑性、危害性随之放大,这就给各方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和新责任。

对平台运营技术提供者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守住“不助恶”的商业伦理底线。企业追求生存、发展,以营利为目的而提供技术,本无可厚非。可若是有人用自己的技术或平台干啥,都不闻不问甚至提供空间,让人产生与骗子合谋的猜疑,也就难怪了。除了“不助恶”,技术提供者还要主动作为,向善而行。技术好比自己的孩子,生了,就要好好抚养和引导,决不能把管教的义务甩给旁人,再用“技术无罪”的口号逃避责任。

在技术提供者对此次事件加以检讨的同时,也为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课题。随着人们日常生活逐渐网络化,医疗、理财、社交等领域的在线骗局也层出不穷。骗子升级了,监管不能原地踏步,得随时更新监管理念和技术,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有网友爆料,百度强行更换“血友病吧”贴吧吧主(贴吧管理人员),引入疑似问题人物取而代之。1月12日上午,记者从百度公司方面获悉,百度贴吧所有病种类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1月12日《新京报》)

百度是民营企业,如果百度贴吧是企业的一种产品,它搞商业合作,承包给谁,应该没有问题。但“百度贴吧”的自我定义则是: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

不难看出,百度打造的“贴吧”是一种公益性的服务产品,而非谋利的产品。一边标榜公共性,一边不公开地从事商业行为,甚至承包给商家,“贴吧”就有了很强的蒙蔽性。既是商业合作,合作者必然会比普通网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贴吧被承包,吧主都是商业人士充当,为商业利益管理贴吧,“志同道合”的讨论、“兴趣聚集”的交流就不再是主流。而网友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无法分清哪些是商业目的、广告宣传性质的发言,哪些是志同道合的讨论。

如果百度将贴吧商业合作的事公开,明明白白告知广大网友,某某贴吧就是某某商业机构主持的商业交流、企业产品宣传,那么百度贴吧如何“合作”与承包,都不是问题。但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百度的这类产品打的就是公共性旗号,也因此,百度各种贴吧才聚集了很高的人气。一边号称公共性,一边暗中搞商业合作,蒙骗网友,也是在自毁品牌。

百度的不透明商业运作,是它自己的“潜规则”,这些年也越来越被网友们认识到。比如有偿搜索排名,曾为很多骗子机构创造了竞争优势,很多网友都误以为百度搜索中排名前列的机构更权威,可信度更高,结果上当。当内情被挑破,百度的公信度、品牌美誉度都折损了不少。但现在看,百度仍然走在那条路上。

互联网企业常常将免费作为一个重要的标榜,对于网络使用者来说,无论对此信不信赖,实际上都已经离不开这些服务。特别是那些引领互联网发展的业界巨头,聚合的资源之大,已经越来越有成为网络基础平台的作用,很难被竞争撼动。这个时候,自身的商业伦理、社会责任担当,以及更加及时到位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百度贴吧的血友病吧被卖,原吧务成员遭撤换,并引入“陕西医大血友病研究院院长刘陕西教授”的“血友病专家”成为新吧主,引起网友热议。记者调查发现,百度贴吧可以出售,只需花钱并通过中间商就能成为官方吧主,价格由贴吧方面决定。据中间商透露,较为冷门的贴吧“卖价”为几万元,热门贴吧的价格“不好估计”。(1月12日 《北京青年报》)

其实,血友病吧被“卖”,只是贴吧商业化的冰山一角。现实中,贴吧早已实现批量化“外包”。据报道,百度贴吧里有一个百度贴吧企业平台,里面列出32个贴吧官方代运营合作伙伴。如果想要承包某个贴吧,成为贴吧吧主,只要联系这些公司即可。至于价格则是“因吧而异”,代理商根据人气、浏览量、影响力、用户黏度等因素综合评估,给出贴吧的承包价格。比如,“病种类的贴吧价格一般一年不会少于20万,而一般冷门贴吧的价格只有几万元。”

按理说,贴吧的产权属于运营服务商,企业有权处理贴吧的运营事务。公众为何对贴吧外包无比纠结呢?一是因为,贴吧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吧主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全体吧友的倾情付出。在贴吧做大之后,运营商拿掉吧主,植入商业化元素,容易让公众产生一种被“摘果子”的感觉,在情感上让人难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在公众看来,贴吧不仅是一个开放性的BBS,更是一个寻求“志同者”的情感交流场,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比如,文中提到的血友病吧,就是一个吧友交流病情、分享治疗方法、相互励志的重要场所。运营商不顾这些公益元素,强行进行商业化,让商业广告满天飞,而实用信息、励志帖文却不得不靠边站。提供如此糟糕的使用体验,岂能不引发民意反弹?

平心而论,贴吧进行适度的商业化,并无不可。一者,为运营贴吧,运营商付出了大量的研发、人力资源和后台维护成本。而随着贴吧的不断壮大,运营成本也不断增大。运营商需要适当的盈利,改变赔本赚吆喝的窘境。也只有实现盈利,运营商才有留住客户,提高客户使用体验的动力。再者,贴吧是一个黏性极高的O2O平台,将这部分流量导出,可以产生极大的商业价值。显然,运营商不会对这个眼前的商机视而不见。

但贴吧商业化不能“商及公益”。否则,公众一定会对贴吧以脚投票。试想,当登陆贴吧后,公众看到的全是让人如同嚼蜡的商业广告、指向明显的软文。如此情形下,哪有情感交流的气氛?客户能不选择离开么?可见,运营商可以对贴吧进行适度的商业化,但不能“商及公益”。于具体而言,运营商一方面要立即停止将贴吧运营权卖给机构的行为。同时,将贴吧的运营权还给网友信任的吧主,对虚假广告、软文贴,坚决予以删除,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运营商要在严格核实的情况下,在贴吧的边栏和置顶位置,适度的引入广告和O2O营销,确保营利。

总之,贴吧不仅是一个黏性极高的O2O平台,更是吧友的交流平台、情感驿站。唯有不“商及公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在公众的使用体验与运营商盈利之间,维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