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伴随着回乡过年的急切脚步,有关城乡中国的探讨尤为激烈。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当代中国,在社会转型的当下,这样的注视,还将持续下去。从《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到“上海女孩因男方家晚饭难吃分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乡村图景。
这个春节,上海女孩回男友老家农村过年后毅然分手事件引起的热议,还未冷却,小品《彩礼》又掀起了舆论热浪。这部向农村地区婚嫁定亲时的“天价彩礼”现象大声说“不”的小品,出自安徽省砀山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村县干部寄希望于通过这部作品宣传移风易俗,摈弃陈规陋习。 如果说上海女白领分手事件中的男主角所面临的还只是身份撕裂的苦痛,“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的“两难”的话,那么那些尚未涅槃变成“凤凰”的农村男青年,除了要承受以上的痛楚,还面临着更为残酷的“婚姻挤压”和赤裸裸的底层竞争。当下,农村青年娶妻结婚越来越难,缔结一份婚约甚至要透支两代人的未来,让人顿生悲凉感。 近年来,农村娶妻成本一路看涨,从早些时候的“万里挑一”(10001元)狂飙至目前的动辄十万元、二十万元。小品《彩礼》里就有句台词,“城南城西产粮区,万紫千红一片绿”,说的就是彩礼礼金需要万张5元钞票,千张100元钞票,50元的钞票再撒满一片。这还不算“一动不动”(汽车和房子)、“三金”和喜宴花销。虽然各地“流行”的彩礼“套餐”不同,但“套餐”总价都不会太低。“天价彩礼”重压下,借高利贷者有之,偷盗抢劫者有之,跳河殉情者有之,因婚返贫者更是大有人在。 当汹涌的物质文明消解了严肃的情感主题,婚姻也不可避免走向功利化、庸俗化。当这股风气侵入农村,大多表现为通过明码的“彩礼”为自己或儿女的婚姻标价,就这样原本象征缔结良缘、寓意“好彩头”的“彩礼”成为衡量身价与感情、证明婚姻价值的手段。在大城市的磁吸效应下,农村女性加速流失,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年轻女性资源更加稀缺,再加之乡村畸形的“人情”文化和“面子”攀比,“彩礼”遭到进一步的哄抬。 但感情毕竟无法用金钱来量化,情感在被商品化的那一刻起就种下了不和谐的种子,无论是在夫妻两人之间还是两个家庭之间,潜伏的利益矛盾都让婚姻增加了更多的不安定性。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的恶俗陋习绑架了乡村爱情,同时也暴露了乡村治理的短板。安徽省砀山县通过创作小品的方式向“天价彩礼”宣战,正是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后的有所为。整饬陋俗,亟须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引导,营造文明的社风乡风,树立端正的婚恋观,让被扭曲的民俗和婚姻得以回归其本质。 当金钱碰到爱情,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批判总是最容易也最安全的。但对于农村的“天价彩礼”,在对个体拜金、乡村衰落的感怀和喟叹之余,还应看到更深层的社会隐忧。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地区,代际关系的失衡、日益凸显的养老困境,都让不少“养儿防老”预期落空的农村老人们试图通过“彩礼”获得一种经济上的“回馈”和保障,已备养老之需。对“天价彩礼”是要说“不”,但对于其背后所映照的社会隐忧,是不是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
春节回乡,您是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猴年新春到来之际,在一年一度人口大迁徙之际,由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指导开展的“回乡看中国”活动启动。网友撰写的作品、拍摄的图片,将在网络上实现实时播报。(2月5日《都市晨报》) “回乡看中国”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旅程,这其实是对中国乡村的再认识,这更是对乡村的一种关注。乡村需要更多瞩目的眼睛,但是,“回乡看中国”需要的却不仅是一双眼睛,还需要一颗关注乡村的心以及对农民兄弟姐妹的情。 这次活动的组织划定了一个人群范围,主要是发动“青年观察家”感知中国乡村。在我看来这样的范围小了点,我们每一个回乡的人,都有责任“回乡看中国”。在外地为官的官员,在外地经商的商贾,无论是功成名就者,还是在人生路上的攀爬者,都有责任关注乡村。您是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范围也需要扩大,回到老家当然希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应该关注眼下乡村存在的问题。 对于异地官员来说,需要看看那个“养育了我们的小山村”是否已经发展了。虽然这些官员是在外地为官,但通过感受贫困的真实面貌,体恤村民的现实困难,也能在工作的地方关注乡村的发展。对于富豪商贾来说,需要看看乡亲们是否还处于贫困之中,是否已经遭遇了环境污染的包围。如果能在“回乡看中国”中找回自己对乡村的感情,就能警醒自己不要把假冒伪劣商品送到农村,不以落后的生产方式破坏生态环境。多些心牵乡村的商人,何尝不是乡村之幸?农民之福? 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春节回家当成“回乡看中国”的生动之旅。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是一篇篇的美文,一篇篇的论文,而是看过之后该咋办?是能不能把看到的问题解决好?只有每一个人在看了之后,多些用心用情的实际行动,去为乡村的改变付之行动,才能让中国乡村不在发展的步伐中掉队。 |
这个春节,伴随着回乡过年的急切脚步,有关城乡中国的探讨尤为激烈。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当代中国,在社会转型的当下,这样的注视,还将持续下去。从《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到“上海女孩因男方家晚饭难吃分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乡村图景。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今天,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观察乡村。因为走近,所以了解;因有了解,才有理解。今天,我们编发一组文章,既有评论员的见闻与思考,也有读者的主动投稿。希望抛砖引玉,一起共同关注乡村的未来。 ——编 者 以社会进步破除身份迷失 李拯 这个春节,一位上海女孩的发帖引发广泛讨论。这位女孩随江西籍男友回农村过年,因无法忍受男友家一顿晚餐而决定与其分手,并迅速返沪。帖子的内容是否真实尚待核实,但类似的事情确实曾有发生。这在春节团圆期间,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情感神经。 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婚姻与家境的关系,阶层固化与社会流动的辩论,“孔雀女”与“凤凰男”的标签……一时间讨论纷纷,反映出复杂多元的价值图谱。这位女孩的冲动决定可能有欠考虑,但要尊重她个人的择偶权利,也要理解她的心理反应。而仅凭一桌饭菜就给故事的男主角贴上“凤凰男”的标签,也有失武断。如果实有其事,故事的男女主角可能都有情非得已的隐衷,舆论不应该去消费个体的苦衷,而应该透视由此折射出的深层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纠结,是一方已经接受对方在城市的独立存在、却无法容忍或者接受对方在农村的家庭出身。这就像《红与黑》的女主人公,当她把于连当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就心怀一种“伟大和勇敢”的浪漫主义感情,但是一旦她想到于连只是木匠的儿子,就马上为自己的情感付出羞愧难当。这其实反映出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的两个向度:他们确实通过高考实现了个体命运的改变,但即便如此,一些人仍然用“农村出身”的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也就是说,农村大学生在改变个体命运之后,还需要在城市完成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的重建。而后者,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因此,这不仅仅是城乡差距的问题,而是农村大学生在向上流动之后,如何去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会身份的问题。人既有个体性,也有社会性;既是天地之间独立的个体,也是嵌入社会网络的一个节点。人的命运改变,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换言之,当人们为缩小城乡差距而奋力、不断呼吁打开社会流动大门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会各个阶层的整体福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其用意正在于此。 从网帖事件发生以来的舆情走势看,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城市与乡村之间,也释放出了更多的善意。一位上海女孩表示“网帖放大了上海姑娘的矫情”,一位江西女孩也发帖畅想“农村有能力滋养年轻人的爱情”,来自民间自发的声音,表达着城市与农村相互的善意。更有事件的男主角在微博上声明,决定留在江西创业,用实际行动去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可以说,这次事件带来的不是撕裂而是理解,不是隔阂而是共识。 有了这份善意,有了更多人的努力,城乡之间的差距、阶层之间的隔阂将会逐步缩小,农村大学生将逐步走出身份迷失,在城乡对视中寻找到前行的力量。 莫为乡“愁”遮望眼 徐立星 感受着“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宁静,聆听着家人上下楼梯的脚步声,还没享受够假日的温馨,就将离别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这些天里,在这个国家,和我一样返乡的人不知凡几。互联网上,微信朋友圈里,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着自己的故乡,既有“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的喜悦,也有“只有农村没有乡村,只有哀愁没有乡愁”的叹息。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变迁。时代的洪流过处,有物是人非的怀旧,有日新月异的欣喜,只是“距离产生美”,前者更容易勾起人们的乡愁,所以才在人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每个人的故乡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总体而言,故乡的变化,更多的是向着文明、现代迈进。曾几何时,每到春节,我也常担心城市同学提出要来家里看看。毕竟,破烂的土路、名副其实的“茅厕”,受污染的水系、植表遭到破坏的荒山,总是难掩生活的层次。乡村公路是村民集资修建,因超载无人管而破烂不堪。农民进城卖东西要摆地摊“打游击”。甚至有同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勒令”回家,连课桌椅也需自买。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平等,成了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 但如今,仅仅是一二十年过去,在我的家乡浙江金华,政府投资的柏油马路可直达农贸批发市场,更有电商致富,引发效仿。农村绿化建设、路灯照明、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几无差别。政府主导下,村里老年食堂居家养老一顿饭有荤有素才一块钱。而除了物质层面的均衡发展外,乡土文化、道德人心的修复显得尤为动人。这几年,宗祠古建、名人故居的修缮,婺剧下乡、乡村年画博物馆等,延续着乡曲的文脉,浸润着道德人心。有人出去读书的家庭都会帮下一代成长,做生意的也时常回馈桑梓,资助养老民生。至于嫁娶,一般都不慕富贵,而尤重道德人品。这里面既有古风余韵,也有着经济发展后人心的回归。 不可否认,在全国许多地方,农村空心化、贫困的代际传递等问题客观存在。但从我家乡这些年来的变化看,由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到文化重建、人心重塑,乡土确有着其自我发展和修复的文化基因。只要在政府的规划和带动下,更多地将这种“自发”变为“自觉”,把乡“愁”变成建设故乡的行动,相信未来,“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将是“朋友圈”里的主流叙事。 让人生之根扎在乡土里 毕文俊 过年与父亲一起回到老家——湖北黄冈大别山区的那个小山村。在我生长于斯的地方,已没有我家的老宅。那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土砖房,在几年前的某个雨夜轰然坍塌。这在村里不是个例。村子的“空心化”,从某个侧面,印证了最近网上流行的许多农村凋敝的“乡村吐槽”。 但是,仅仅这样观察中国乡村,就够了吗?全面吗? 中国乡村的现实,是历史形成的。对于几辈贫农的家庭来说,下一代进城就意味着希望,而上大学、进城市,不可避免地与“凋敝”的乡村构成一个硬币的两面。父母一辈,读书最多的也就上学9年,到了下一辈堂兄弟姐妹10人,有3人研究生毕业或在读,4人大学本科毕业或在读,10个人基本上都要进城或已经进城。如果乡村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人不离土”的基础上,那是对农村不公、对农家子弟不公,更非社会进步使然。 当然,“农二代”进城的路“道阻且长”,所面临的种种不适,是“情怀弥平不了的鸿沟”。但反过来看,“难以融入”,也意味着“农二代”的根深深扎在乡村的泥土里。这是一种人生的磨砺,更应当看做是一种人生的加持。它让我们,也让中国乡村更有一种坚强的韧性。 表面上看,现代化的大潮冲击了传统乡村社会。但是,一年一度过大年,以其不变的节律、传统的方式呼喊着四散在外的游子,也昭示着中国乡村所拥有的强大精神力量。家的文化、乡的眷恋、礼的传承,人间的情味、美食的滋味、年俗的风味,都汇聚在此。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乡村的哺育下不断成长起来,不断在它的催促下踏上征途,又不断在它的召唤下回到故土。乡村,始终是中国人的出发点、歇脚处和目的地。 不要只是用冷眼去看我们的父老乡亲。如果我们以一个农家子弟的身份,深入乡村日常,看看父母长辈、兄弟朋辈的人生,我们的观察也就会增添一分人间的烟火气。我的父辈都五六十岁了,仍然在从事体力劳动。我的平辈,过着与同龄人差不多的平凡生活,读书就业、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本本分分赚票子,实实在在过日子,欢欢喜喜包饺子,心心念念盼着远方将要回家的孩子……这就是中国每一个普普通通家庭拥有的人生滋味。因其平凡而更持久,因其真实,而为每个走向远方孩子的根之所系。 年在,中国乡村就在;根在,未来的希望就在。 |
一年打工存不了两万元,没想到过年几场牌就输掉一大半——春节期间,安徽省的一些农村青年向记者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2月14日 新华社) 这条新闻说的是农村赌博乱象。每到春节,农村立即成为新闻“富矿”,就拿今年来说,先是上海女因为一顿年夜饭逃离江西农村,再是山东男子车站跪拜父母错过火车,还有甘肃农村男子因为贫困只能去城市找对象,林林总总写尽农村的落后无奈,似乎突然之间乡土中国成了中国之痛。 这还不够,这个春节一篇雄文《对不起,你们的春节是种陋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写到,春节的假期就成了许多打工者惟一可以进行情感弥补的机会(其实无法弥补),至少给他们一种错觉。大家所见的电视广告和各种晚会中“过年回家”,正是这种错觉的典型体现。它只是塑造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经过商业精心修饰的田园牧歌假像。这种红光满面、亲切拥吻的家庭形象,其实与我们的真实生活毫无瓜葛。说的还是农村的景象,就是要说明农村人在城市生活的被动屈辱,需要春节回到农村用“虚假麻醉的精神生活”来弥补,言外之意“农村人的生活很虚幻”。 一年365天,为何差不多只在春节小长假关注农村?而且尽是负面消极的新闻,而且朋友圈总是大显身手。因为城里人或者说曾经是农村人现在缺乏农村身份认同的人掌握着社会话语。这些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城里人,他们把农村当作传统年俗年味最后的栖所,每到节假日回到农村,满怀希望在农村补偿城里少有的亲情乡情,等到发现现代文明的污浊早已腐蚀乡土农村,失望失落之余带着城里人的优越痛陈农村的所谓愚昧落后。 别只在春节关注农村。在城市里忙碌争斗大半年的人满怀希望回到农村,农村本非世外桃源,一样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由反差带来的失望失落是人之常情。最可悲的还是农村除了在经济资源上受制,在话语建构上只能由城市人主导,这才有每到春节一阵风式的“农村乡土社会之陷落”的压倒性话语,然而短短几天就能感知农村之真貌,可能吗?带着城乡二元对立的话语观望农村有多少客观?在朋友圈发农村如何落后的感喟彰显自身优越有多少情感真实?笔者想说的还是,中国农村除了存在于城市人的话语体系之外,还在农村人的真实所思所想之中,或在主流话语的主观建构之外,还有一个生机勃勃温性纯良的乡土中国。 别只在春节关注农村。除了农村赌博、娶妻困难、贫困落后,农村物质或精神生活的富足亟须更加客观全面的话语去发现。若说农村有多不好,为何每到过年,城里人都要不约而同地涌回农村? |
【中国的乡村要追上发达国家,至少还要50到100年。如此严峻的现实,以“孔雀女要不要嫁凤凰男”这样的议题呈现,证明它已经让包括城里青年在内的大多数人感到疼痛,确实到了必须痛下决心予以解决的时刻。】 春节期间,热度仅次于春晚的,大约就是那个所谓“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话题了。一则本来属于个人私域的小事,却因为准确戳中了城乡差距这个社会痛点,又借助微博、微信的发散传播,竟瞬间引爆网络。那几盆黑乎乎的土菜组成的乡村家宴,以一种格外具象的方式,把城乡之间的差距和鸿沟,呈现在公众面前。而在批评、吐槽,或同情、理解之余,也有更多的人纷纷晒出自己的回乡经历,让这个意外成为公共事件的议题,逐渐变得丰富和厚重起来。 其实,这个话题的引爆或许意外,但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却早已开始预热。春节之前,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帖子,就已经在网上热传,并引发持续的议论,以往大多以诗意想象勾勒而成的“乡村图景”,在一个个具体情境下,显露出本来的严酷本相。 再往前一些,去年春节期间,一篇名为《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笔记:看沧海桑田,看人情冷暖》的网帖,就曾被高度关注。而那本兼具文学和学术色彩的《中国在梁庄》,更是早在2010年,就把乡村现状这个议题,摆到公众面前。 那么,乡村究竟在发生什么?那些可能一辈子都不曾踏足乡村,却不断发帖议论的85后、90后们,究竟在关注着什么?或者,透过电脑和手机屏幕,他们究竟能看到些什么? 对于一个关注新闻的人而言,透过既往媒体的转述,已经可以勾勒出当下“乡村图景”的大致轮廓。比如,随着青壮年的进城打工,“空心化”成为大多数乡村最醒目的外在图景,老人、妇女、儿童组成的残缺家庭,与同样残破的村舍一道,描画出乡村的残缺和破败。而在这外在的图景之下,则是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和伦理秩序的逐渐坍塌。老无所养、少无所教,很容易把人们的不满乃至愤怒,引向那些远赴城市寻求出路,却对上不尽孝道、对下未尽养育之责的青壮年们。但是,这些身兼子女和父母双重身份的打工者们,又何尝不是在城乡之间的奔波和挤压之中,尽着最大的努力艰难求生? 当然,这个被媒体资讯勾勒出的普遍图景,一定遮蔽了许多丰富的生活本相和不同地区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如,如果那位上海姑娘去的不是江西而是江浙富裕地区的农村,看到的或许就不是破败的房舍,而是连片的带着同样尖顶的别墅式新居。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3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就是一个逐渐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向工业部门流动,是一个必然而自发的过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拦。而必须检讨的是,当经济发展的进程自发地从乡村汲取着劳动力这个最宝贵的“血液”时,公共政策是否对这个自发进程给予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偿?抑或反而以政策这个有形之手,加速、加重了乡村的“失血”过程?比如,户籍制度阻碍了进城务工农民的合家迁徙,却不得不把老人和孩子留在无人照料的乡村,成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抑或由于土地制度的限制,乡村土地的潜在价值无法变现,使得农民无法以土地收益作为第一笔资本,以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真正转变,却不得不在荒芜的家园与不可企及的城市之间纠结彷徨。 常看到出国归来的中国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看中国的城市,发达程度已经不输于世界任何一座城市,但中国的乡村要追上发达国家,至少还要50到100年。如此严峻的现实,以“孔雀女要不要嫁凤凰男”这样的议题呈现,证明它已经让包括城里青年在内的大多数人感到疼痛,确实到了必须痛下决心予以解决的时刻。 |
【在看到更多“返乡日记”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在乡日记”;与其冷冷地打量,不如实实在在地反哺与交融。那里有更大的中国,更大的未来。】 从去年春节期间的博士返乡日记,到今年春节前“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再到尽管疑为虚构但从除夕夜开始仍“火”了许多天的网帖“上海女孩见第一顿饭就和江西男友分手”,有人在问:广袤农村,为何近年来一到春节就出“新闻”?有报道认为,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个时段,人们才更多关注了农村“老家”。 其实,说农村一到春节才出“新闻”,人们只有在春节才会关注到农村“老家”,显然不是事实。在更漫长而健忘的日常生存中,我们不应忘记,那许多特属于农村的新闻题材,如征地拆迁、留守儿童,又如空心的村庄和空巢的老人,当然亦有如污染或者环保的话题等。农村从来不乏新闻,我们也不是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关注到农村。尽管,其中有许多新闻是我们并不愿意看到的。 以“返乡日记”为代表的农村叙事,只是在那些硬新闻暂时消隐之际,随着大量在城市就业者回归乡村,出现的一种对现代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习俗碰撞产生的不适感的记录。这样一种叙事,常常难免失之片面,充满主观色彩,如同爆竹炸响,留下一地碎屑,无从收拾,而另一方面,它的确将今天处于转型期的国人,对于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城乡中国的对比,充分地表达出来。 农村的贫穷、落后甚至愚昧,与都市所代表的富足、现代,正是这种对比呈现的中国现状。尽管作为一名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后代,我常常不敢对我所见的农村做出某种记录,我甚至不愿向任何人去抱怨那些“返乡”文章中所描述的一切,比如简陋的房屋、落后的交通、昏暗的灯光、脏乱的卫生等,但是作为一种事实,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与父辈们终生浸淫其中的乡村之间的现实差异,其实早已存在,而且不会很快改观。 “返乡日记”的受关注程度,标记着城乡差距的凸显程度。说到底,它不是一场文明的冲突,只是一种因无法同步发展而产生的陌生感。也许对于更多的“返乡日记”作者来说,他们只是忠实地记录,透过他们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打量和审视乡土中国现实。而我们永生留守于农村的父辈们,只是惶然地接受这样一种打量,往往无力作出任何辩解。 回到出生之地,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城乡差距”表述的是怎样一种现实。但仅有体会是不够的。我国城乡差距客观存在,直面这种差距,就是直面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最大现实,需要有一份从容和包容。但仅有从容与包容也是不够的。在看到更多“返乡日记”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在乡日记”;与其冷冷地打量,不如实实在在地反哺与交融。这其中当然包括政策的扶持、机会的平等、权利的尊重等等。 飞奔的中国,需要等一等她的农村以及农村的人民。那是我们的出发之地,也是我们总要回归之地。那里,不应成为让我们越来越感到陌生的地带。那里有更大的中国,更大的未来。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耕身 |
【春节期间的“农村问题大讨论”可以说是全民性的国情教育。人们由此认识到,可与纽约、巴黎相比的一线城市代表不了中国,以高铁、出境游、打车APP为代表的“现代中国”景象只是局部。】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农村问题集中暴露的时间段。农村出身的知识分子、中产阶级,以及带着选题回家过年的记者,从田间地头和炕边锅沿发回一篇篇“返乡笔记”、“乡村调查”。 今年也不例外。由“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开篇,到“上海女子因江西男友家中晚餐而分手”贯穿全局,再穿插以“安徽农村新春豪赌见闻:一年打工钱不够打牌”、“农村彩礼动辄数十万,大龄男性结不起婚”等报道。这是2016年度的“发现农村之旅”。 在人们的日常视野中,农村是个越来越边缘的存在,它地广人多却只是“沉默的大多数”。直到过年时,人们才一年一度地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沉睡着“另一个中国”。在那里,贫穷与暴富交织,保守与巨变共存。许多景象让生活方式正在与发达国家接轨的城市人震惊、感慨,而这些在农村只是日常。我们仿佛乘坐着两列火车,一列是舒适、整洁、乘务员彬彬有礼的高铁;一列是嘈杂、有汗味的绿皮车。两列火车的成员,彼此越来越陌生。 从积极角度看,春节期间的“农村问题大讨论”可以说是全民性的国情教育。人们由此认识到,可与纽约、巴黎相比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代表不了中国,以高铁、出境游、打车APP为代表的“现代中国”景象只是局部。原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民生活在城市文明之外。所以在“国情教育”过程中,即使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交流总好过隔绝。 但是换一个思考角度,很多人对农村如此陌生乃至一些小清新视之为异类,这并不正常。虽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但对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与自己的生活遥不可及。 16年前,李昌平喊出那句名言——“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时候,问题虽然令人震惊,但三农仍是全民共同关注、共同期待解决的问题。而现在,许多农村问题暴露之后引发的往往只有猎奇、站队与撕裂。 如果地域偏见、阶层偏见没有消弭反而加剧,如果讨论的结果只是“农村真可怕,不要嫁给农村来的”,那么这场“国情教育”就是失败的。 “倒查三辈都是农村人”这句曾凝聚城乡共识的豪言,现在只是农村人的自我安慰。不少先富裕起来的城市人已迫不及待想要甩下乡下的穷亲戚,轻松上阵奔小康。但是清醒的人应该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 2015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城镇化率达到56.1%。农村常住人口已经是小头,可以说“沉默的大多数”正沦为“沉默的少数”。但众所周知,城镇常住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半个农村人。农村问题仍然是我们前进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弥补城乡差距、消除城乡隔阂是重中之重。这既是大局安稳所系,也是为了履行“共同富裕”的承诺。 其实“另一个中国”不在远方,也未必要春节才能发现。多少餐厅服务员、快递小哥、工地上的陌生身影,都是来自“另一个中国”的信使。很多人只是习惯当他们是隐形人罢了。而解决农村问题最关键的一把钥匙,就在城市里。比如,如果亿万打工者能在城市安家,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等痼疾自然消散。 随着情人节一声号响,城市进入工作模式,那些被发现、被议论、被夸大的农村问题,还有机会被关注、被解决吗?每个真正关心中国未来的人,都该直面“另一个中国”。 |
新华社南昌2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高皓亮余贤红)从去年春节期间的博士返乡日记,到今年春节前“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再到除夕夜“火”了的网帖“上海女孩见第一顿饭就和江西男友分手”,有人在问:农村,为什么一到过年就出“新闻”? 且不论“分手”网帖的真伪,背后是否有策划,网帖发布后引爆话题本身就反映了舆论对城乡差距的关注。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村承载了太多人的乡愁记忆,是很多人难以割舍的梦里故乡。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到中部地区的江西农村,落差引发的“逃离”话题,打到了痛点,挠到了痒处。 一次偶然的尴尬,反映的是城乡发展存在的巨大反差,不仅体现在一顿饭上,还有与其相关的一切:简陋的房屋、落后的交通、昏暗的灯光、脏乱的卫生……更有难以调和的文化差异--这些有关农村的刻板印象,依然在人们意识中将农村与贫困“绑定”。 消除城乡鸿沟,经济发展是基础。我国城乡差距客观存在,直面这种差距,就是直面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最大现实,需要有一份从容和包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同样在江西,既有亟待脱贫的山村,也有越来越多像婺源这样的美丽村落。这些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情风俗,既是“二元”的内容,也是“多元”的精彩。 广袤农村,为何近年来逢春节就出“新闻”?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个时段,人们才更多关注了农村“老家”。农村这块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经互联网放大后,乡土中国的问题愈发沉重。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短板亟待补齐,价值观念、精神文明建设亦刻不容缓。少一些情绪化的诘难和指责,多一些理性和包容,人们无须窥探隐私,更不要“人肉”。试想,倘若网帖晒的是像婺源这样的美丽乡村,网友又该如何评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不脱贫,难点是农民。可以预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城乡经济、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种种纠结、惆怅仍将存在。社会需要正视这些话题背后的真问题,因为,正是这样一个个“话题新闻”,提醒人们为家庭梦、家乡梦、中国梦继续努力。 |
人既是天地之间遗世独立的个体,也是嵌入社会网络的一个结点,人的命运改变,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 这个春节,一位上海女孩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这位女孩春节到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却把男朋友家的晚餐发到网上,不仅毅然和男朋友分手,而且连夜返回上海家中。事件虽然尚有疑点,但在春节团圆期间,在人们正为返乡而愁肠百转之时,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情感神经。 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婚姻与家境的关系,阶层固化与社会流动的辩论,“孔雀女”与“凤凰男”的标签……一时间,各种讨论唇枪舌剑,反映出复杂多元的价值图谱。这位女孩晒出晚餐照片确实有欠考虑,但也要尊重她个人的择偶权利,不应该出于同情农村人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而仅凭一桌饭菜就给故事的男主角贴上“凤凰男”的标签,更是令人齿冷心寒的诛心之论。可以说,故事的男女主角都有情非得已的隐衷,他们的命运就像时代洪流溅起的泡沫,舆论不应该去消费个体的苦衷,而应该透视泡沫折射出的深层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纠结,是已经接受对方在城市的独立存在,却无法容忍对方在农村的家庭出身。这就像《红与黑》的女主人公,当她把于连当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就心怀一种“伟大和勇敢”的浪漫主义感情;但是一旦她想到于连只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就马上为自己的情感付出羞愧难当。这其实反映出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的两个面相:他们确实通过高考实现了个体命运的改变,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农村出身。也就是说,农村大学生在改变个体命运之后,还需要完成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的重建。而后者,是一个更加沉重的任务。 有哲人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个高度凝练抽象的定义,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却体现为点点滴滴的残酷现实。他们即便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贫穷的乡土,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命运逆袭,但是儿时的成长记忆还在、农村的社会关系还在。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网络,有时融化为心中温馨而浪漫的乡愁,但更多时候,却是以个体反哺家庭、造福桑梓的形式侵入到生活中。这正如风靡网络的文章《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所言,农村大学生“尽管自身背负房奴、孩奴的压力,他从来就觉得回报原生家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只身到城市建功立业,在原子化的生存中不断获得个人成功,也不断通过个人努力反哺农村家庭,但是他们无法在城市重建身份认同与社会存在。 春节返乡团圆,恰恰是对农村出身与社会关系的再次确认,而那位女孩的连夜出走,也正是对这种社会关系的拒绝。因此,这不仅仅是城乡差距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阶层固化的问题,而是农村大学生在向上流动之后,如何去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会身份的问题。“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但是在这样的悲情故事之后,如果“我”的父亲还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我”的亲戚还在背井离乡进城务工,“我”真的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命运改变吗?恐怕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凤凰男”标签,还是会充满歧视与不屑地飞来,以家庭出身与社会关系的名义将个体掩埋。 著名作家刘震云早在小说《一地鸡毛》里面,就对农村大学生的城市生活进行了深入刻画,当农村的社会关系不断侵入到现实的生活中,主人公在良知与现实的双重挤压下心力交瘁,而家庭生活也正如小说名字所言——一地鸡毛。这次事件不过再次提醒人们,人既有个体性,也有社会性;既是天地之间遗世独立的个体,也是嵌入社会网络的一个结点。因此,人的命运改变,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也就是说,当人们为阶层固化而感到忧心忡忡、不断呼吁打开社会流动大门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会各个阶层的整体福祉,不要让农村还是那样凋敝,不要让农民还是那样贫穷。否则,少数向上流动的农村大学生,只会在不断拉大的阶层差距中,继续经受身份撕裂带来的苦痛,在“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的迷茫中继续着乡关何处的身份迷失。 无论如何,在春节期间连夜出走,总是与喜庆氛围格格不入,总是让人感到心痛。既然不能奢求一个人去承担时代的重负,既然社会底层的福祉提升进程缓慢,那么,这个社会能否更多一份友善?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哪怕鸿沟还在拉大,是否能够多一份“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友善?这样,痛苦的刀刃就不会如此锋利,不至于将已经饱受身份迷失之苦的农村大学生,刺出醒目的伤疤。 |
46岁的外出打工者在车站对前来送别的蹒跚父母突然一跪,这对“空巢老人”瞬间泪奔;听着77岁的老父亲“你干干净净地、勤勤恳恳地,就是不回来过年我和你妈也高兴”的微信叮咛,返城的公务员儿子眼窝发潮;长途车站,丧夫近20年的母亲把儿子的第一个月工资塞还给儿子,在说完“你刚找到工作,用钱的地方多,让它下了崽再孝顺妈”的话后,终于松开了紧握儿子的那双满是老茧的手,转身走了…… “三六九,往外走。”几天之前,人们揣着满腔的激情与兴奋回乡。年过初六,人们又捧着满怀的深情与留恋返城。自古多情伤离别,网络上,指尖滑动之间,人们对那些返城感人故事的跟帖与点赞,让不舍的情绪疯长,让怀恋的泪水在飞。诗人说,“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的确,当真正与故土双亲告别时,当看着母亲默默往行囊里装孩子喜欢吃的特产时,没有谁能心静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重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期盼,还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无奈,无论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睹物思人,抑或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郁思乡,都是牵挂亲人和被亲人牵挂的亲情暖流。也正是因为有了亲情的激励和支撑,才让一个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跋涉中哪怕遇上了狂风,也能把它唱成一首浪漫的歌;即便遇到了暴雨,也能把它读成一行醉人的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城镇化浪潮中,有的人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更有很多人告别父老乡亲,走进城市灯火,尽管这里有艰难、有委屈,但更有机会、有梦想。无论身在何方,根都在故乡;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 “咱乡下人身上的朴实、勤劳、善良、节俭、诚实的品质,你进了城可不能丢。”电视剧里主人公给进城工作的儿子说的这句话,与其说是父亲对儿子的叮咛,不如说是民族传统的承续。学者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民族既是一个血脉共同体,也是一个记忆的共同体。包括注重亲情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离别家乡“根”不丢,就是对团圆的精神守望,如此也才能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梁漱溟先生曾说:现代化的中国“是一棵新树,但他是从原来的老树根上生长出来的,仍和老树为同根,不是另外一棵树”。人也一样,走到哪里,都是爹妈的孩子,都流淌着亲情的血液。而亲情的陪伴与坚守,就是战胜困难、拥抱未来最大的能量;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就是尽职尽责、不断前行的最大动能。 有人牵挂的路程不叫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叫寂寞,有人关怀的岁月不会失落。春天,是憧憬与梦想萌发的时节,是愿望和筹划扬帆的时刻。离家,就是春天里在亲情守望中再出发,去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梦想,去为下一次归乡而奋发。 |
“一顿晚饭吓跑上海女友”引爆的网上争议一直在持续;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城乡差别”。一个多月来我在山区农村跑了一些地方,所见所闻,对“城乡差别”这个概念,对实际存在的城乡差别现象,产生了一些以前所没有的感受、感想。 一说“城乡差别”,人们很容易产生“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二元分立认识,并将这种思维模式用到所有城市和农村事物的头上,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似乎与“农”字沾边都是不好的,然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看农村、农民。看看网上对“上海女友”故事的议论,就知道这种居高临下的城里人还是很多的。这种居高临下,也下意识地表现在农村工作中,没有什么“城乡差别”。 跟过去比,很多山区农民肯定富起来了,至少以前不可能有那么多摩托车,比过去交通基本靠走,肯定方便多了。但是,开车不戴头盔十分普遍。后座上一个老婆两个孩子,4个人都不戴头盔;或者是一对年轻情侣,在急弯的山道上疾驰而过……但是没有看到一条安全警示标语。骑摩托不戴头盔,能不能也成为山区的“不准”?如果多几个人知道要戴头盔,减少事故伤亡,难道不值得吗?不是不会算这个账,如果缺乏为农民服务的意识,或者根本就不认为自己的职责是为农民服务,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路过一个村庄,路边立着一块水泥浇起来的碑,上书一行大字:“省级安居温饱村”。立碑者是该县扶贫办和乡政府。一个村达到温饱水平,就要树碑表功,那么达到温饱前农民的贫困,又该怎么说呢?这里是否表现出政府理念的误区呢?如果一个城市人把自己置换为这个村的村民,你每天进出村子,都要看到这块碑,会是什么感受呢?如果什么感受都没有,若无其事,又该怎么看呢? 农民也有农民缺点,也需要现代化。在一个山区集镇上,经历了的一个交通堵塞的场景,感受非常复杂。在狭窄的街道上,路边的摊位有半个摊位摆在机动车道上,汽车或拖拉机被摊位挡住去路,摊主无动于衷,而司机似乎也不着急。加上车辆的逆行、“逆停”、横插一杠,堵得无法动弹,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着急、上火。不着急,说明他们没有效率意识;拥堵不堪,说明他们不善协调、配合,不适应现代生活。但是,一个当地人看到我们的浙江车牌,上前问我们要到哪里去,然后给我们指了一条绕开堵塞点的道路——他有效率意识,而且是别人的效率。 无论是中国的成就,还是中国的问题,都与城乡二元结构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但是,我们看待农村、农民的眼光有没有现代化?核心问题是:你是管农民的,还是为农民服务的?“管”,就容易居高临下,就容易以管理为本位;服务,才可能平视,才可能以农民为本位去想、去做——农村工作能否实现“现代化转型”,是决定农村、农民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
近日,一位小康家庭的上海女网友,今年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老家过年,结果见到第一顿饭就后悔了,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农村的饮食和现实条件给了她太大的落差和打击,却引来网友们热议,似乎戳中了这个社会的痛点——嫁给“凤凰男”,你准备好了吗? 恋爱往往都是美好的,每个年轻人都有对恋爱自由的向往。但婚姻却是现实的。绝对的对等并不完全存在,总需要彼此之间磨合,大体上的“相当”,两个人之间的契合度和磨合度更有利于婚姻关系的进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过去,“门当户对”往往仅限于经济条件,在现代社会,其含义可能更加广泛。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也不好去责怪谁对谁错。不过,将这样的经历直接发到网上,让网友都来品评,对男方以及其家庭来说,恐怕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心理“伤害”,而且贴上地域标签,也更容易被放大化。 □胡波(教师) |
过年不回家原因有很多,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在外打工没挣到钱……可华师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两位女大学生选择在酒店打工过年,则是为了不想回家频繁被相亲。(2月5日《楚天都市报》) 其实,不想回乡下过年的原因还有:家里条件简陋,自己已经过不惯了;不想让城里的另一半和孩子到乡下受累;乡下人习惯这几天处理一年累积的人情事务,回家会疲于奔命等等。与两位女大学生一样,就是不想面对。 应对“近乡情怯”,一是不回家,二是回家了希望家人别“盘问”。而为春节热身的节目和广告,全是团聚的温馨和欢乐。其实,那至少不是乡下过年的全部真相。 当年笔者在城里成家后,每遇春节就像一次大考。辗转几次的往返,必不可少的大包小包,家长里短的面对,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的探访,许多人之常情的照应。那时城乡差别还很大,简陋的起居条件,让生活在城里的妻子和孩子感到十分不便。遇上恶劣天气,外边落大雪,屋里下小雪。如果决心不坚定,我们是可以每年找出理由留在城里过年的。 但也有无法追悔的遗憾,那就是精明且主家的母亲,总是默默无闻地照顾“返乡客”,却从不“盘问”我不想说的事,哪怕是值得高兴的事。这个默契,缘于我读书时,每当获得好名次,这消息总是老师和其他家长传给他们。以至于当初军旅十多年,入党、上学、提干等等,每次探亲,我从来不说,母亲也从来不问。 我似乎多年沉浸在自己不喜张扬的良好感觉之中,直到母亲病重,当她知道我们兄妹凑钱为她治病时,她对我说:“你们刚买房,还要还贷款。”我才清醒过来,应该主动告诉她,凭我们工资收入,还贷不成问题。这么多年,每年总有点得意之事吧,本该主动与母亲分享,让她多些开心的。可当我明白过来时,她老人家已经不再给我机会了。 不管是在外工作见了世面,还是上学长了知识,我们都不宜用所谓文明人“保持距离”、“独立空间”那一套要求乡下的父母,应主动向他们“谈谈工作的事儿”,别当他们关心你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是“盘问”,像两个女大学生这样关于个人感情的困惑,也要相信父母能够善解人意。即使遇到父母保守固执,作为子女,也有“养父母之心、之志、之慧”的责任。游子回乡,不仅是取暖和被爱,也是一次反哺,更是一种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