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与《四书集注》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
2015-09-11 08:30:14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朱子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子继承维护发展了孔子思想,对儒家经典《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做深入研究,编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形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使之成为在文化史上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经典。 ◆《四书》是在《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世界范围看,大的文化类型都有文化经典。西方文化经典主要是《圣经》,即《旧约全书》《新约全书》。阿拉伯文化经典是《可兰经》即《古兰经》。印度文化的《阿含经》和《韦达经》,两河文化《埃努摩经》,犹太文明的《塔纳赫经》,都是很著名的。中国的文化经典以《四书五经》为代表,还包括《老子》《庄子》《墨子》以及佛教典籍等。中华文化从黄帝开始,到孔子集大成,孔子后到朱子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五经》是儒学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初始原典。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他总结了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并收集了有文字以来的各类典籍,增删《诗》《书》《礼》《周易》《春秋》《乐》,创建儒学,形成儒学经典文本。这些经典文本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中毁灭。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的《五经》地位树立起来,由此一直延续到隋唐,成为中国文化的“五经时期”。 东汉时期,思想文化界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产生于印度的佛学传入,二是本土的道教产生。这两件大事说明,当时的思想理论发展滞后,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中外思想交融时期。董仲舒确立了《五经》的地位,但思想理论没有与时俱进,孔子原始儒学没有得到理论化系统化。董仲舒推崇儒术时宣扬的“尊天”思想,回应不了社会思想需求和佛学的挑战。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日益边缘化,思想文化领域道学、佛学盛行,《五经》不为知识分子和百姓信奉。尤其到了五代,社会内忧外患、教育颓坏、官场腐败、道德沦丧、世衰道微。中华文化发展到了需要选择的关键时刻。 《四书集注》是朱子确立的。《四书》说法始于南宋,有朱子才有《四书》的称谓。朱子之前,《周易》《礼记》《诗经》《尚书》《春秋》被称为《五经》,《五经》不包括《论语》和《孟子》。《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是小学教材。而《孟子》在北宋之前也不受重视,甚至连经书都不算。《五经》与佛教经典相比,理论的系统性、彻底性、深刻性都有差距。佛经传入后,大多数士子学佛信佛研佛而远离《五经》。朱子全面研究《五经》,从《五经》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同时认真研究佛经和道家思想。朱子收集各种经典文本,加以研究注释,恢复经典文本的面貌。朱子认为《周易》主要是卜辞,是占卜之书,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西周初年编定,其思想深邃,是一部充满辩证法思想的书,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礼记》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是记载礼仪的书籍;《尚书》与《春秋》属于记载文书和历史的典籍;而《诗经》则是诗歌总汇。总的讲,《五经》内容丰富而且庞杂,表达的意义不够集中、明确。朱子将《论语》《孟子》提升到“经”的地位,从《礼记》中分出《大学》《中庸》两篇合并为《四书》。《礼记》共有49篇论文,《大学》《中庸》是其中的两篇。《四书》在此基础上形成。 《四书》继承发展《五经》思想。《五经》内涵丰富且繁杂,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五经》不包括《论语》《孟子》。《五经》无法抗衡佛道思想的挑战。朱子继承创新,重新选定经典文本,坚持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回应时代的要求,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将印度佛学中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儒家经典结合起来,丰富并提升了儒学,通过理论改造,形成一个系统的崭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朱子通过注释、阐发义理,使《四书》与《五经》在思想上、理论上相互贯通、融为一体,珠联璧合,灿然生辉。《四书集注》视野开阔,理论深邃,使中华文化有了主题鲜明、意义明确的新经典。朱子通过艰苦的学术创造,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开创了“四书时代”。 |
相关阅读:
- [ 07-23]尤溪朱子文化园展出如椽巨笔 每支4米多
- [ 06-26]武夷山向海内外征集朱子文化书籍
- [ 06-25]尤溪县持续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
- [ 06-17]邵武市:举行“朱子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
- [ 04-21]“龙文讲堂”走进校园宣讲朱子文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