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子继承维护发展了孔子思想,对儒家经典《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做深入研究,编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形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使之成为在文化史上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经典。
◆《四书》是在《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世界范围看,大的文化类型都有文化经典。西方文化经典主要是《圣经》,即《旧约全书》《新约全书》。阿拉伯文化经典是《可兰经》即《古兰经》。印度文化的《阿含经》和《韦达经》,两河文化《埃努摩经》,犹太文明的《塔纳赫经》,都是很著名的。中国的文化经典以《四书五经》为代表,还包括《老子》《庄子》《墨子》以及佛教典籍等。中华文化从黄帝开始,到孔子集大成,孔子后到朱子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五经》是儒学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初始原典。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他总结了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并收集了有文字以来的各类典籍,增删《诗》《书》《礼》《周易》《春秋》《乐》,创建儒学,形成儒学经典文本。这些经典文本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中毁灭。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的《五经》地位树立起来,由此一直延续到隋唐,成为中国文化的“五经时期”。
东汉时期,思想文化界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产生于印度的佛学传入,二是本土的道教产生。这两件大事说明,当时的思想理论发展滞后,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中外思想交融时期。董仲舒确立了《五经》的地位,但思想理论没有与时俱进,孔子原始儒学没有得到理论化系统化。董仲舒推崇儒术时宣扬的“尊天”思想,回应不了社会思想需求和佛学的挑战。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日益边缘化,思想文化领域道学、佛学盛行,《五经》不为知识分子和百姓信奉。尤其到了五代,社会内忧外患、教育颓坏、官场腐败、道德沦丧、世衰道微。中华文化发展到了需要选择的关键时刻。
《四书集注》是朱子确立的。《四书》说法始于南宋,有朱子才有《四书》的称谓。朱子之前,《周易》《礼记》《诗经》《尚书》《春秋》被称为《五经》,《五经》不包括《论语》和《孟子》。《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是小学教材。而《孟子》在北宋之前也不受重视,甚至连经书都不算。《五经》与佛教经典相比,理论的系统性、彻底性、深刻性都有差距。佛经传入后,大多数士子学佛信佛研佛而远离《五经》。朱子全面研究《五经》,从《五经》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同时认真研究佛经和道家思想。朱子收集各种经典文本,加以研究注释,恢复经典文本的面貌。朱子认为《周易》主要是卜辞,是占卜之书,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西周初年编定,其思想深邃,是一部充满辩证法思想的书,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礼记》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是记载礼仪的书籍;《尚书》与《春秋》属于记载文书和历史的典籍;而《诗经》则是诗歌总汇。总的讲,《五经》内容丰富而且庞杂,表达的意义不够集中、明确。朱子将《论语》《孟子》提升到“经”的地位,从《礼记》中分出《大学》《中庸》两篇合并为《四书》。《礼记》共有49篇论文,《大学》《中庸》是其中的两篇。《四书》在此基础上形成。
《四书》继承发展《五经》思想。《五经》内涵丰富且繁杂,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五经》不包括《论语》《孟子》。《五经》无法抗衡佛道思想的挑战。朱子继承创新,重新选定经典文本,坚持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回应时代的要求,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将印度佛学中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儒家经典结合起来,丰富并提升了儒学,通过理论改造,形成一个系统的崭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朱子通过注释、阐发义理,使《四书》与《五经》在思想上、理论上相互贯通、融为一体,珠联璧合,灿然生辉。《四书集注》视野开阔,理论深邃,使中华文化有了主题鲜明、意义明确的新经典。朱子通过艰苦的学术创造,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开创了“四书时代”。
◆《四书》文化经典具有丰富内涵
《四书》成为公认的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是由《四书》文本的经典性、权威性,理论的创新性、深刻性,体系的完整性、贯通性,内容的丰富性、包容性,传播的广泛性、普及性决定的。
《大学》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这篇1300多字的短文在儒学史上最富传奇色彩。西汉时期,戴圣等人编辑的《礼记》,是一本论文集,共有49篇论文,《大学》是其中一篇,这篇论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真正认识这篇文章价值的是朱子。朱子对这篇文章情有独钟,倾注了最多精力。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深入细致研究《大学》。他将《大学》区分为经和传,在注释时广泛吸收了汉唐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在文本研究时发现《大学》仅有载“格物致知”字样,但没有解释。他认为流传原本丢了“释格物致知义”,补进“即物穷理”等134字,使《大学》逻辑通顺,文气贯通,意义更加完整。同时通过补进“即物穷理”等134字,深刻阐释了儒学认识论,使“格物致知”成为新儒家重要思想和实践指南。他还明确把《大学》作为《四书》首篇。他认为《大学》确定的“三纲领、八条目”,明确提出儒学的宗旨和纲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要通过修身使人的善良本性恢复起来;“亲民”即新民,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成为新民;“止于至善”是要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力求达到最好的境界。这是求学的目的,也是治国纲领。“八条目”是指修身与学习的过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即认识事物;“诚意、正心”是格物致知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指修己齐家,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实现天下太平的人生最高价值和理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汇集。《论语》有11705字。“论”,是“论纂”;“语”,就是“语言”。《论语》平易亲切,深入浅出,寓意深刻。《论语》不是一整套思想体系或伦理教条,是孔子师生讨论、体验“天道人事”的记录。《论语》到东汉时才被列为经部,虽然也算受到重视,但地位不能同《五经》相比,仅是妇女儿童的启蒙读本。《论语》倡导“仁者爱人”。社会是人构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仁者爱人”,要尊重人,其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知礼,无以立”。他认为礼的含义是重视社会秩序,自然界有秩序,人类社会也要有秩序,重视人们交往的礼仪、礼貌和礼节,倡导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倡导礼节。“义”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合乎规则,合乎社会公认的规则,同时要求坚决保卫和捍卫规则;“智”即知识。“仁、义、礼、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的结晶。它融入民族精神血脉,内化为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构成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
《孟子》主要贡献体现在性善、养气、义利观和民本思想。《孟子》七篇14卷,3.7万多字。在宋代以前,《孟子》同样不被重视,与《论语》一样,只是一般读物。直到宋代,《孟子》的地位才提高。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认为人民最主要,君子次要,国家和领土更是次要的。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性善,民本、尽心、知性、知天,浩然之气,天道、人道、诚”的性善天道思想。朱子说,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仁义是儒学的核心思想。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中庸》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一开篇就提出哲学命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性即理,把天和人、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可放纵本性,人性要受到道的制约和引领;“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要通过教育,同时这个“教”不仅指教育教化,还包含礼、乐、刑、政等社会治理方法。在这里,朱子通过对《中庸》的注释,论述了天命、性、道、教等重要概念,并使之升华到“人之所以为人”,“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这样的哲学高度。
《四书》倾注了朱子一生的心血。他以做“圣人”为志向,攻读“圣贤之学”,慨然发奋,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无间断。他致力于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历经40多年研究,最终形成《四书集注》。它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人如何有尊严,如何保持人格力量,并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四书》从文化上规定了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朱子为《四书》定下顺序。第一《大学》,因为《大学》明确提出为学的目的和具体步骤,为学习和理解整个儒家理论体系打下基础。第二《论语》,这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最本源最丰富的思想文化的源头。第三《孟子》,孟子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一股昂然向上的浩然之气。学习孟子维护发展儒家思想的正气,发展儒家思想的魅力和魄力。从理论上提升,从胸怀上拓展,从气度上升华。第四《中庸》,领略儒家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学习理解儒家精微深刻的哲学道理。
朱子不仅实现了理论的时代化,还致力于理论的大众化普及化。他注重教育,注重普及化读本编写,注重民俗改造,使《四书》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与生存方式。《四书》重构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态。
◆确立《四书》经典的文化意义
朱子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文化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经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都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创新,构建了以“理”为理论基石和核心,以忧国爱民为归旨,以会通创新进取为基本方法,以格物致知、沉潜精思为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正心诚意、止于至善为价值目标的文化精神框架。《四书》“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体现了“仁爱、民本、正义、礼仪、诚信、和谐”的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
《四书》继往开来,保证了中华文脉的延续。朱子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和勇气,在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端正了方向。《四书》最大的贡献在于保证了从黄帝开始中华文明的延续。唐代韩愈开始大声疾呼复兴儒学,到宋代产生《四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学术文化发展的结果。《四书》使由孔子创立的体现中国内在精神文化的儒学重新回到了主导地位,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四书》构建和确立了800多年来中华文明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风景。朱子“继绝学,绍道统”,在中国学术思想上确立了以儒学为中心,儒、佛、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构架,构筑起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文化家园,成为宋元明清800多年中国文化主流意识形态。
《四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首次完成了对外来文化的消化与吸收。佛学自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产生碰撞。佛学的理论思维精致,从理论层面超过原始儒学,对当时士子很有吸引力。朱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以中国本土文化作为基础,消化吸收佛学等外来文化。如佛教认为人要有一颗觉悟之心,即“佛性”,人觉悟就可以成佛。朱子深刻思考儒学天道与人道关系,学习运用佛学的理论思维及推论方法,把佛性这种特性与事物存在的理联系起来,深刻论证理的存在与特点。这样,就把儒、道、佛的观点融合为一个总体。朱子认为,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天道与人道、仁与理是相通的。朱子成功融汇外来文化,提升了新儒学的理论高度与深度。这使得《四书》充满了生机活力,成为包括佛学等各种文明都认同的思想体系。中国没有宗教冲突,所有宗教都可以和谐相处。这证明《四书》具有的互学互鉴、包容精神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
《四书》以崭新的文化形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标志。《四书》是“东学西渐”的主要内容。1593年,利玛窦将朱子《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将儒家典籍介绍到西方,对西方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德国哲学家康德,启蒙思想家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都受到朱子思想的影响。
《四书》标志文脉南移,奠定了福建“海滨邹鲁”确然卓立的文化地位。闽学(朱子理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文脉南移的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朱子闽学定位为“后孔子主义”。今人常说福建人好学、讲信誉、有胆识、重礼节,这与福建是《四书》诞生地分不开。福建被誉为“海滨邹鲁”“南闽阙里”“理学名邦”都与朱子分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