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于两会
3月3日,两会启幕,相较于热烈的北京现场,微博也成为两会的不可或缺的阵地之一,委员代表在微博晒议案、征集议案,新闻媒体在微博开设话题、嘉宾访谈等等形式不一而足。 微博名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两会召开前,通过微博表示向网友征集议案,得到网友积极响应。短短12天,该微博就被网友转发和评论12000多条,微博就一度“塞车”。2日晚,蔡奇表示,最终“海选”出其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意见50条,其中拟作为议案11件,建议23件,发言16件。 在微博上征集议案的远不止蔡奇一人,但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网民的认可。一如微博问政兴起之初,人们依然担心委员代表们的征集诚意。有指责委员在两会前临时征集是在作秀,也有人担心匆忙间征集的提案质量,更有人担心微博征集能否真正代表人民的心声。因为还有许多不会上网,没有条件上网的人,譬如我们的农民兄弟。人们担忧,微博问政成为了一些代表委员征集的捷径,却更加收缩了人民的声音。 一年一度全国两会,人们期望看到委员代表能够拿出有内容、有质量、最好是经过深入调研的议案提案,而不是打开电脑,发个微博就信手拈来的议案提案。有人指责,部分报道有将严肃的两会娱乐化的倾向,这里固然有媒体报道手法的问题,但是和一些委员代表的言行以及议案质量不无关系。 微博大大提高了全民对两会的参与度,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何挑选、锤炼网络征集来的提案,这也给委员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委员代表面对成千上万的微博,如何从中甄选有效信息;而每一条140个字的微博字数限制,尽管提高了传播的有效性,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民的表达以及讨论。因此,微博征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向委员代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此外,微博征集形成的议案到底影响如果,办复率又如何,也成为网友关心的另一个焦点。 以2010年的“微博元年”计,两年的微博问政路尽管担忧犹在,但是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开始主动围脖,围脖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而不再局限于两会前后;除个人外,各级地方政府、机关也开始主动介入微博互动,甚至打包参与。另一方面,由于代表委员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动公开,网友的讨论也开始日趋理性化。官民对于微博的参与度在不断提升,政府和民众的距离也在逐渐缩小。微博正在成为两会中沟通上下的重要桥梁。但回到微博征集议案提案上,还是要说,仓促的时间和140字的狭小空间,使两会中的微博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线索,想要得到真正的反映民情民意的议案提案,还需要委员代表们沉下心来,细细打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