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
www.fjsen.com 2010-03-18 11:31   来源:求是    我来说两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从广义上说,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质。而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归属之地。由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由知(知识)、情(情感)、意(意志)三大要素构成的,因而精神家园就成为人之生命的理智认同、情感寄托与意志安顿之所,其核心是作为意志安顿(信仰)之基础的价值意义系统。

对于常人来说,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儿。家,是人生的起点和栖息地;家,意味着舒适、放松、安全,意味着和谐、满足、幸福。世上幸福之人一定有一个美满的家,世上痛苦之事莫过于无家可归。人有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因而人不仅需要一个“实在的家”,而且需要一个“精神的家”。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之家、心灵之家。有了这样一个家,人才能找到人生方向,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才会感到安心、舒适、自由、放松;一个民族才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失去了这个家,一个人便失去了心灵意义和归宿之地,就会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就会陷入焦虑、痛苦、彷徨、忧愁的境地;一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四分五裂,就要落后、挨打。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焦虑社会”,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抑郁病患者,之所以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幸福指数并没有提升,根本原因在于西方人丧失了精神家园。与西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从精神层面说,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就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缺少了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以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