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计局组织医患互动体验 “患者”现场。南庄医院副院长黄燕萍表示,5月27日下午到南海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当时科室只有一位医生就诊,挂号100个,等了大约70分钟才轮到自己看病,而在这短短的70分钟里,这位医生看了55位病人,平均不到一分半钟就看完一位病人。“建议医院增加出诊医生,提高看诊质量。”黄燕萍说。 看病时间越来越短,3到5分钟是常态,现在还有更极端的案例——一分半钟一个。平均下来,每人只有45秒的时间,除了打招呼和寒暄的几句话,一次如此重要的沟通会谈就基本结束了。 现代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看病时间却越来越短,这是一种社会的普遍感受。医生变“懒”了,因为各种医学检验技术的发达和快捷,据说听诊器也用得很少了。从理论上来说,各种化学的抽血检验或者是各种类型的光线检查,的确比听诊器更客观准确,值得信任。但弊端一面却让人难以接受。血液检验需要通过有创的操作,会带来额外的痛苦,或许还会出现感染的风险。射线有辐射,对健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还别忘记了,听诊器等物理类的检查成本较低,而化学试验类、射线类的检查成本较高。 技术让医生变懒了?但这或许只是表象。医患关系变糟糕了,医生不愿意承担风险了?依然还是表象。最真实的原因是,背后有一套对立的医患经济机制在悄悄作怪。 患者花费了更多,医生才有利。患者不消费或者少消费,医生就吃亏;生病的人越多,医生日子越好过,生病的人越少,医生日子越难过;生重病大病的人越多,医疗系统获益越多,生重病大病的人越少,医疗系统越受害。听起来这很荒唐!但它却真实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当下社会。“一分半钟”医生的出现,生动地说明了当下医疗产业的本质,一切是工业化生产为经济服务,医生的角色是一个经济生产者,或者说叫做商人,并且是官商。 大多数人就这样,把健康稀里糊涂交给“一分半钟”医生。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在垄断的医疗机制下,好医生资源都被垄断在公立医院,尽管背后支撑的运营系统是多么的野蛮与落后,但你的选择其实少得可怜。很多时候,就医是一种刚性需求,你不同意最后也只能选择同意。往往,你做决定不是为了选择更好最好的,而是避免最差更差的。 回归正常的理性吧。病人越少,医生应该获益最多,应该帮助更多人群做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这才是正道;医生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病,应该因此得到奖励;把主要的资源放在慢性病管理和医疗安全建设上,才能减少大病重病的发生率,这才应该成为主流的医学领域。 但现在,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你我也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但正常和非正常的状态,还是有必要鉴别出来。最后的结论是,与其说我们把健康交给了“一分半钟”医生,不如说是交给一个荒谬的“主流”医疗服务系统更为准确。某种角度而言,医生的思维是管理者思维的投射,扮演的只不过是程序的执行者和制度的“替罪羊”,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受害者、帮凶,都没问题。唯一重要的是,因为利益链坚不可摧,一切公众认为糟糕的现实往往因此纹丝不动。 吴帅(广东医生) |
相关阅读:
- [ 05-13]“床护比”不达标是对医改尖锐拷问
- [ 05-13]“护士去哪了”呼唤医疗观念革新
- [ 05-09]拒绝“红包协议”何谈医风医德?
- [ 05-05]重构医患关系不能靠一纸协议隔靴搔痒
- [ 05-05]“拒红包协议”不能止于一纸空文
- [ 04-29]纾解医患矛盾可从细节做起
- [ 04-28]伤医不能让医疗行业“自理”
- [ 04-28]护士被打事件缘何走向“多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