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远渡重洋到中国游玩,而我们本可以借此机会传递中国声音、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谁知,许多城市的“游客须知”中竟夹杂着纯正的“中式英译”——有如武汉中山公园将“石亭夕照”翻译成脏话“shiting”的,有如成都双流机场“候机楼”混搭成“hou machine building”的,更有如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路牌“变译”成“for example”、羊达村则是“sheep rural”的……既不合语法,更不达义理,让外国游客费解,令大国形象难堪。 更令人羞愤纠结的是,类似的雷人谬误绝不止于景区一处,已然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层出不穷、常有常新,甚至屡教不改。由是可见,“雷点”暴露出的已不仅仅是“技术糙”,而是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豪不夸张地说,错谬百出的“中式翻译”,正揭开众多城市浮华表象下的“文化虚弱”症候。试想,连精心打造的“文化底牌”都能出错,如何兑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如何担负“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翻译,体现的应是一种“文化态度”。立足雷人翻译的错谬地标前,我们应该沉思反省、纠错追责,绝不能“一笑而过”。犹在“开放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以各种媒介推广中国及中华文化的“升温期”,翻译可谓既承载着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之本,亦包含着对世界各国及其文化的应有尊重。如此不负责任的翻译,既是对城市文明形象的“自弃”,亦是对国家文化传播的“自戕”。 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须知错立改更当举一反三。切实吸取已有教训,于文明建设、城市发展、文化传播过程之中,既要重基础设施等硬件升级管理的“面子”,亦要深刻顾全标示翻译等“文化细节”的“里子”,切忌以草率敷衍的态度,寻求翻译工作的捷径。同时,还应虚心向日韩新马泰等旅游业发达的亚洲邻国取经问道,弥补翻译工作短板,普及严谨专业态度,方能让文化传播之路“零梗阻”。 |
相关阅读:
- [ 09-16]“游客须知”中的“错译”太煞风景
- [ 05-28]我们需要翻译的“国家队”
- [ 03-10]应改变“重原创、轻翻译”的惯例
- [ 02-27]“廉政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
- [ 02-11]公益广告也应认真制作
- [ 10-14]门罗很热,中国翻译界很尴尬
- [ 09-26]提高翻译稿费有利于译文质量
- [ 08-20]初衷再良好,公权力亦应节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