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门广场的一边,有一口特殊的古井,它是南京独一无二的一口“四眼井”,旁边立着刻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两年前,现代快报就报道过,这口井曾经遭到破坏,沦为“垃圾桶”。时隔两年,又有市民反映,这口古井内仍然堆满垃圾;并且井口没有遮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16年3月23日 人民网) 一处古迹,是一座城市独有的人文财富,是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象征。然而,古迹被破坏,甚至沦为人人嫌弃的垃圾桶,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难辞其咎。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相关部门文物保护意识的欠缺,既没有很好的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传承,也没有尽到妥善保护的责任,甚至还留下了安全隐患。南京“古四眼井”的遭遇,应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与“古四眼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孕育我国著名品牌“古井贡酒”的那眼北魏古井,其所在的地区已经被建设成国家4A级景区。此外,完备的文物保护措施,使古井亭下的北魏古井,掩映在参天古槐之中。其中一点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古井的历史背景以及传承,使得古井贡酒成为国家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历史见证者。不但古井被保护的完好无损,蜚声海内外,而且品牌效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景区和酒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难道这些不应是南京“古四眼井”应借鉴的经验吗?作为南京唯一一口四眼古井,却输在了落后的管理理念以及冷漠的管理方式,这些造就了“古四眼井”如今的“窘境”。游客到南京一游,看到的只是一处标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和充满垃圾的井眼,难免会对这座城市留下管理乱、不负责的不良印象。依笔者看,与其他南京著名景观相比,“古四眼井”并非微不足道。待相关部门专业考证,没准会发掘出一些惊人的历史背景,但很遗憾,作为文物,由于相关部门的不尽责,懒作为,至今并没有“物尽其用”。 但愿有一天,因为尽责完善的管理、人文理念的宣扬,“古四眼井”也能像“夫子庙”那样蜚声国际,自豪矗立,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作为这个城市历史迁徙的见证者,被人们无一丝敬畏感地乱丢垃圾,甚至成为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应该反思沉淀和及时改变的历史课题。 |
相关阅读:
- [ 03-18]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 [ 03-14]文物要保护,常识需普及
- [ 03-12]对法人破坏文物案应加大追责力度
- [ 03-11]终身追责,让文物保护更有力
- [ 03-10]终身追责护佑文物古迹
- [ 02-24]城市文脉岂容“非文物即可拆”?
- [ 02-17]擅拆文物者欠的何止是道歉
- [ 12-30]罚款100万,能否遏制私拆乱迁文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