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地方戏曲发展须培养新一代名角

2017-03-27 07:57:18 周俊生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文化评析】

地方戏曲应认真总结大师们的成名之路,吸收其中可以借鉴的内容,着力培养新时期的名演员,让新一代的名角来传承前辈的艺术追求,使地方戏曲能够不断地保持和孕育新的艺术生命。

日前,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宣布了新一届白玉兰奖各奖项提名演员和剧组名单,引人注目的是,退出舞台久已的三位越剧艺术大家徐玉兰、傅全香和王文娟获得终身成就奖。同一剧种的三位艺术大师同时获得终身成就奖,这在白玉兰奖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越剧是在上海和浙江北部地区流行的一个地方戏曲曲种,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不仅为沪浙两地广大戏迷所熟谙,而且突破了地域界限,在国内外都有知音。在国内近100个地方戏曲剧种中,越剧所取得的成就是名列前茅的,即使与同在吴方言区的其他剧种相比,越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远超其他剧种。此次获得白玉兰终身成就奖的徐玉兰、傅全香、王文娟三人,都是越剧艰难改革的开拓和实践者,也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三位大师和她们已经逝去的姐妹们,为越剧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地方戏曲曾经有过一段繁荣时期,很多剧种在政府的帮助下,从原来只能“跑码头”的草台班子发展到有了自己的专业剧团,演艺人员的社会地位普遍有了提高。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观众欣赏文艺作品的渠道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使地方戏曲的发展甚至生存都面临考验。近年来,地方政府对于振兴本地地方戏曲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通过财政扶助、企业赞助等途径保证了剧团的生存,但是,地方戏曲低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此次白玉兰奖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三位大师,让我们得以回顾越剧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越剧的繁荣发展,与它具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知名演员是密不可分的。今天,说起越剧,戏迷们都能如数家珍地报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尽管她们已经成为故人,但她们塑造的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一直活在观众的记忆中。而徐玉兰、傅全香、王文娟三位大师则以各自创下的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而奠定了她们在舞台上的地位。名角辈出的越剧舞台,保证了越剧艺术的代代传承,也使它在众多地方戏曲中脱颖而出。而目前一些地方戏曲剧种之所以失去了观众,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缺少挑大梁的名演员,使得舞台失去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越剧艺术的兴盛辉煌和发展历史证明,振兴地方戏曲,关键在于要有优秀演员,有名角。此次白玉兰奖主办方将终身成就奖的奖杯授予三位大师,既名副其实,也是众望所归。目前,三位大师都已进入生命的晚境,离开舞台表演多年,其中有两位已经常年卧床,尽管这次授奖有点姗姗来迟,但仍然可以借此表达观众对她们的敬仰。而更重要的是要把这次授奖当作一个机会,当作一次鞭策。地方戏曲应该借此机会,鞭策自己认真总结大师们的成名成家之路,吸收其中可以借鉴的内容,着力培养新时期的名演员,让新一代的名角来传承前辈的艺术追求,使地方戏曲能够不断地保持和孕育新的艺术生命。

当然,培养新时期的名角,要尊重艺术规律,不能用行政手段来拔苗助长。无论哪一个剧种,艺术大师的出现,靠的都是在演出市场上的精益求精,反复锤炼。同时,地方戏曲的发展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宣传优秀剧目,捧红演员。越剧之所以能够在地方戏曲中领得风骚走向全国,与其保留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于20世纪50年代拍摄成彩色电影有很大关系,这一经验值得今天借鉴。地方戏曲如果能够积极开发APP等新媒体,就能为自己营造出一片新的艺术天地,也会让新一代优秀演员更通畅地进入到年轻人中,成为新时期的名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