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家庭医生不能一味追求“签约率”
2017-07-17 11:08: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家庭医生将不再只是电视剧中的“豪门”标配,工薪家庭也可随时聘用。7月13日晚,北京市医改办发布《北京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北京市所有人群。(7月16日《北京日报》) 在国外影视剧里,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场景:主人公身体抱恙,一个电话就有医生上门,他们像是老朋友,看病、闲聊两不误。我国的家庭医生服务起步虽晚,但推广速度并不慢。据国家卫计委今年5月发布的消息称,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出台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文件。 不过笔者以为,家庭医生的制度设计虽好,如果仅在追求“签约率”上下功夫,恐怕还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纵观近年来家庭医生在国内的推行现状,多个城市先后遇冷,一些地方的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导致市民有病问百度也不找家庭医生;还有一些地方家庭医生配置“僧多粥少”,家庭医生的能力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这些均影响了家庭医生的服务水平,制约其稳步推广。 关于这一点的担忧,笔者深有体会。就在去年,笔者所在的小区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协议中填写了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监护人等信息,上面还有责任护士、责任医生、责任团队负责人的签名,最后还填写了服务项目。 在这场热热闹闹的签约仪式上,家庭医生服务从档案上看已经覆盖到全人群,但实际情况是,虽然医生与家庭代表坐下来一一签约,但一天一位医生能签上几十户,甚至几百户家庭。这些签约服务“一签了之”,后被束之高阁。试问,这样的“签约”意义何在? 推广家庭医生是一件好事,但好事必须办实在。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就是“纸上谈兵”,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推广家庭医生不能一味追求“签约率”,而要切实追求“服务率”。希望有关部门在重视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同时,针对现有的短板,在资源配套、激励机制、转诊联动等方面予以保障,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职业使命感,完善家庭医生预约服务等配套制度,开辟签约居民优先转诊的绿色通道,让家庭医生服务“不差人”“不差钱”、有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医生真正“接地气”,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保护神。 |
相关阅读:
- [ 07-14]医生请不要“金口难开”
- [ 06-28]临床与科研医生当有区分
- [ 06-21]家庭医生既要“签约”更要“履约”
- [ 06-21]“内外兼修”让家庭医生叫好又叫座
- [ 05-31]但愿不再出现“医生带病手术”的新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