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驾考难不难,到底谁说了算?从新闻看,“驾考难”的判断依据,主要是驾校的考试通过率。某种程度上,这也可算是考生的判断之一。

不过,考试者的声音只能作为衡量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真正对于难度的衡量,还是来自于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考量,即难度的增加,是否有助于安全系数的增加,而这种难度的增加,也并非一味求难。

所谓难度增加,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部分是笔试,增加交规更新的内容,一部分是路考(包括桩考),增加的内容包括通过涉水路段、高速路应急反应等。

某种难度上,这种“难”,更多的是来自于考试的“严”。

一方面,是不少考生的叫苦连天,难度增加,意味着通过率低,拿照时间推迟,另一方面,是民众对提高难度的支持。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八成的受众支持提高难度,并且过半数受众认为“加大难度”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可见,多数人都是比较理性,注意力更关注道路交通的安全。2012年高速免费后,国庆节期间出现不少高速拥堵的现象,据媒体报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手”所致,不少刚领到驾照的新手,甚至还有尚在学车的“菜鸟”,也打算利用免费的机会,到高速路练练手。

所以,对于“新手”而言,安全意识需要强化,而这种强化便直接体现在考试上。

而这,必然也是衡量驾考难度是否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决定驾考难不难,并不能简单看这些表面现象。考生、驾校意见需要听取,但并非一叫苦就降低难度,公共交通的安全需要尊重,但也并非一味求安全过度提高驾考门槛,这就需要对驾考难度进行综合考量,用事实说话,调研分析驾考难度与交通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此,无论难易,道路交通安全能得到最大限度保障,叫苦者也可信服政策的调整。

新京报评论员 高明勇

“史上最严格”新交规实施,驾照考试开始“大变脸”,驾校培训费也应声暴涨,最高涨幅已超过五成。上海小车学车费突破7000元,北京则普遍越过5000元。而在厦门,C2驾照收费更高达8500元。(中广网 1月10日)

对于此轮涨价,几乎所有驾校都在拿“新交规”说事,并以此作为涨价理由。新交规被称为“史上最严格”,考驾照“通过率”有所降低,都是事实。但是,新交规带来的这些变化,与驾校的成本上升、“必须”涨价,又能有多大必然关系?

首先,新交规与驾校培训成本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必然对应关系,更不会必然带来驾校成本上升,不仅如此,新交规的许多新内容,可简化训练科目,反倒可能有助于减少驾校培训成本。

至于“通过率降低”,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新交规新增了更能体现驾驶素质的“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而这种主要体现“素质教育”、并不消耗多少培训资源的“常识理论考试”,显然也不可能会带来太大培训成本的增加。

退一步讲,即便新交规确实会导致成本的一定上升,也需依据一般市场规则和竞争规律,而非简单涨价向消费者进行转嫁;即使是不得已涨价,幅度也应是有节制的,而不是动辄“暴涨五成”。

然而,各地驾校完全不按市场规则“出牌”,不约而同、肆无忌惮地顽固坚持涨价,并且是大幅度的“暴涨”,只能再次说明这样一个并不新鲜的事实:驾校所以“涨价”的真正理由,并非刚刚实施的新交规,而是既有的“旧垄断”,前者顶多是个涨价的幌子。

长期以来,我国驾驶培训领域虽名为“市场”,但垄断特征十分明显。在交通管理部门严格的准入限制下,驾校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封闭、明显“供给不足、求大于供”的市场。而在驾照的申领考试程序上,交管部门又变相禁止“公民自学考驾照”,剥夺人们在学习驾驶方式上的选择权,迫使其只能通过驾校才能得到驾照考试机会。因此,即便价格再高、再大幅涨价,人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选择”驾校培训。

显然,除非彻底破除这种双重“垄断”格局,否则,驾校以各种借口不断暴涨的趋势,便不可能根本改变。即便有再多的“政府指导价”,也是枉然。

《京华时报》近日报道,“最严交规”1月1日开始实施后,北京市有3000多名学员参加考试,驾考合格率有所下降。其中,增加新的法律法规内容和图片识别题型后,科目一考试合格率仅44%,同比下降30%;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合格率为70%。新华网报道,南昌科目三近期考驾照者竟无一通过。

“最严交规”在考试内容上更加符合实际道路驾驶需求,也侧重了对文明驾驶的强化教育,如能在实际驾考中严格执行,虽难、虽严,却能有效增强司机的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意识,让道路更安全、驾驶更文明。然而,在一些交管局未得到严格监督、买卖驾照、贿考与替考依然盛行的地方,难度增加、通过率很低的“最严交规”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催热驾考腐败。

笔者2009年在驾校学会交规知识与实际驾驶,随后到所在地级市交管局参加驾照考试,目睹并经历了现实中的驾考腐败。考试中的科目一、二都是电脑监控,但如果没有通过,驾校自有办法来帮着“协调”,交200元可“协调”通过科目一,500元可通过科目二“桩考”。由于“小五项”与科目三实际操作要求高,通过率很低,不少已经通过前两项考试的考生,会主动交给驾校700元“协调费”,不用参加考试就可拿到驾照。更有甚者,有人从未在驾校学过,也能花几千元顺利买到正规驾照。在当地,这是考生、驾校、考官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普遍现象。

驾考腐败固然有对交管所的监督缺失方面的原因,其责还在考驾照者对这种腐败的默认、参与甚至推波助澜,还在于驾校或中介机构无比强大的“内部协调能力”。很多考驾照者是已经或打算买车而急需驾照,或已经会驾驶而对考驾照不屑一顾,或工作忙以致于难于应付没通过后的反复补考,于是选择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拿到驾照。此外,驾校间的激烈竞争,驾考通过率对招生的直接影响,也都让驾校发展出无比发达的“内部关系网络”和无比强大的“内部协调能力”。

如果现实中驾考监管不严,驾考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普遍存在,新交规难度增加、通过率降低,无疑将使一些考驾照者对正规渠道考取驾照望而却步,转向托关系、找路子、出票子的非正规渠道。对缺乏监督的考官而言,也将有很大的受贿空间,是一次极好的权力寻租机会。“最严交规”只因严格执行、杜绝腐败而严,如果驾考腐败依然存在甚至盛行,则严与不严无异,新与旧无别。

驾考简单的三次考试,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事故不会发生、杜绝不文明驾驶,但是驾考腐败的存在、非正规取得驾照的方式与正规驾驶教育的缺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不少马路杀手与不文明驾驶现象。“最严交规”若不以严格监管、杜绝腐败为前提,新交规符合实际驾驶需求、强化文明驾驶教育的努力将大打折扣,反而会催热驾考腐败。

现实中,人们总会以受害者、权利被侵犯者的身份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大加指责,殊不知有些腐败是由自己求省事、为方便、走后门而助推起来的。对于驾考腐败,除了对交管所不依法、按规监考的指责,也应对考驾照者贿考替考、托关系买驾照的行为进行反思。也正因为部分考驾照者的自愿参与、驾校的“积极协调”,让驾照腐败操作起来“你情我愿”,看起来合情合理。

按照1月1日起实施的新交规要求,驾驶证考试全部按照新的考试内容和标准进行。由于新规要求严格,特别是科目三增加了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致使各地通过率创新低。7日,深圳市交警局车管所来了今年第一批拿到驾照的学员,由于新驾考对科目三增加了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首批106名通过路考的学生前日只有4名通过了新的理论考试顺利拿到驾照,创下了通过率最低纪录,而江西南昌近期考驾照者竟无一通过。(1月8日《广州日报》)

随着“史上最严交规”的实施,驾照考试难度越来越难,特别是驾照考试过程越来越严,导致驾考通过率降低也就成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过去送条烟就能通过驾考的现象。应当说,驾考越来越严和驾考通过率越来越低是件大好事,有利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不过,俗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驾考通过率这么低,一些心术不正考试又难通过的考生为了尽快拿到驾照,尽早上路开车,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拿取驾照。

虽然按照新交规,对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倒查考试发证民警的责任,将发证民警与驾考考生捆绑在一起,成为悬挂在发证民警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倒逼发证民警恪尽职守,严格按照规定监考、发放驾照,减少和避免放水现象。然而,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在众多行业和领域,也出台了很多监管政策以及惩罚措施,但是,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铤而走险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普通公务员并不在少数。只要获利远远大于成本,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违法违规、铤而走险。

因此,在驾考通过率不断创新低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严防权力寻租,严防一些发证民警乘机敛财受贿,防止一些多次驾考不过的考生拿着钞票去驾考。进一步完善驾驶员肇事与发证民警之间的捆绑细则,一方面,出台追究发证民警因为新手肇事而需要承担责任的具体惩处措施,是通报批评、警告等政纪处分,还是以渎职罪、受贿罪等罪名追究其刑事责任,必须明确。另一方面,驾驶证应当加注发证民警姓名、警号,并录入信息库中。同时,还应让驾考过程走向透明化,加强民警之间、考生之间的监督。

正因为攸关生命安全,所以驾照理应比较难考。法国、英国的路考一次合格率仅为30%至50%,这说明,以前通过率高才不正常。

据报道,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之下,驾照比以前难考了,有些地方考试通过率低得“惨不忍睹”,学员们叫苦不迭,教练们大伤脑筋。

驾照难考真的不是坏事,尤其对学车者而言,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一直以来,驾驶员培训奉行“应试教育”,搞机械性、填鸭式教学,一切以应付考试为目标。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前年学车,学费高、学习时间缩水不说,且看教练是怎样教他在路口开车拐弯的:拐弯前减速,挂一挡,双脚离开刹车、油门和离合器,让车辆滑行到马路正中央,然后打方向盘拐弯……

这样教人家开车,夸张一点说就是“谋财害命”!挂一挡拐弯,速度太慢,要是这样在马路上开车,还不得被后面的人骂死。再说,拐弯走弧线,你滑行到马路正中央去干吗?这些都还不重要,最要命的是,拐弯时脚离开刹车,要多危险有多危险,万一突然蹿出来一个人……

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是,驾培“应试化”确实普遍存在。比如在驾校练习侧方停车,四周都有标杆、标线,练起来不难。可是,你拿到驾照后在各种地方停车,哪里有标杆供参考?新交规下,考侧方停车时没有标杆,于是很多学员就不会考,通不过。

驾培严重“应试化”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人只会考试,拿到驾照后却不会开车,要么成为“本本族”,要么开车在马路上制造交通拥堵和事故。可以说,很多新手的驾驶技能,是在不断制造交通事故、不断“吃一堑长一智”中摸索出来的,而不是在驾校和教练那里学到的。

培训驾驶员是一件攸关生命的大事,正因为攸关生命安全,所以驾照理应比较难考,相反,驾考难度太低才是拿生命安全开玩笑。据报道,加拿大、欧盟的路考时间至少达45分钟,法国、英国的路考一次合格率仅为30%至50%,这说明,驾考一次通过率较低很正常,以前通过率高才不正常。

但愿所有考驾照人都能明白一个道理:现在多流汗、多费时间,为的是将来少流血和不流血,驾照难考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晏扬(媒体人)

按照1月1日起实施的新交规要求,驾驶证考试全部按照新的考试内容和标准进行。由于新规要求严格,特别是科目三增加了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致使各地通过率创新低,南昌科目三近期考驾照者竟无一通过。(1月8日新华网)

驾考新规实施后的所谓“低通过率”,让人们对驾考新规的难度提出了一些质疑。那么,驾考新规是否确曾增加了难度?如果我们认真研究驾考新规的前后对比,就能发现驾考新规其实做了很多减法:原来复杂而不实用的桩考,简略为现实中最常用的倒车入库;科目二中单边桥、绕铁饼、限速通过限宽门等项目也全部取消,10项学习内容简化为5项,全是实际驾驶中实用的。驾考新规中唯一做的加法,就是此前最该引起重视、驾校却又基本不教的驾驶交规理论以及文明驾驶常识。

为什么会有考生抱怨难?是因为我们仍旧在用长期养成的应试教育思维,对待事关人命、事关公共安全的驾考。之所以“马路杀手”多,驾驶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相关常识的缺乏。就拿夜间会车不关远光灯来说,很多人不是没道德,而是根本不知道这个常识。再比如,从侧道挤进干道时一连横过几个车道,常识的欠缺让很多人不知道这有多危险。以前,发一本全是单选题和对错题的习题集,考生回家随便翻翻,哪怕一天理论课程都不上也能简单通过;现在,没有习题集了,科目三的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也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动画模拟,于是就过不了考试,甚至出现零通过。

这不是增加了难度,而是恰恰说明之前的理论考试太不“素质”太“应试”了。说白了,考试合格率降低,无非是一些驾校此前的应试教育培训在新规面前现出了原形。之前被认为最简单的内容,现在反而成为较难甚至最难的内容,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纠偏。因为,安全文明驾驶不能光靠严厉的事后处罚,关键要让相关常识从考证开始,就让驾驶员们真正地去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媒体在报道驾考新规时,重点关注了新规实施后的“低通过率”。我想说的是,“低通过率”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只要驾考新规没有脱离实际驾驶需要而额外增加华而不实故意刁难的项目,只要驾考新规没有涉嫌违反现有法律条款或者提出明显不合理要求,通过率根本无所谓高与低。之前的驾驶考试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公并且腐败漏洞比比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总是有人试图去人为控制考试的通过率。于是,很多该过的过不了,不该过的却通过歪门邪道过了。这个意义上,只要有“通过率”的人为控制,“马路杀手”必然迭出。

评价驾驶新规好与坏的标准,不应该是与以往相比的通过率高低,而只能是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只要这些技能确属驾驶员必须精确掌握,只要这些常识确属驾驶员必须烂熟于心,通过率的高与低,除了印证之前的驾考弊端与现在的马路通病,并不具有任何变更规则的参考价值。更何况,毕竟是新规定,考生也许一时难以适应,所以显得通过率较低也是很正常的。公众对于驾考新规的期待是:通过率再低,也不是刁难;通过率再高,也不是放水——— 换言之,对公共道路安全负责,这是驾考新规和驾考部门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

终于领到驾照了,而且是新交规后第一批深圳司机,4人。昨日,新交规实施驾考科目变化后,深圳首批通过者宣誓后领到驾照和实习标志等,他们是此前106名通过路考者中,通过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的4名幸运儿。(1月8日南方网)

对于普通考试来说如果只有4个人通过,不但学生觉得丢人,任课教师脸上也会挂不住。可新交规执行以后的驾照考试只有4个人通过却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在新的驾照考试中加入了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虽然这项考试内容让众多参加考试的驾驶者没有拿到驾驶证,但我们仍然要说这个常识加的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考驾照已经不是什么“时髦”的事情,人们已经把会开车看做了一种生活技能,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不会才显得“另类”。学车的人变多了,驾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不得不说,驾校的教学水平不一,对学员的负责人程度不一,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着实让人担心。

新科考的出台可以说是“及时雨”,让驾校的教学内容不得不向更贴近实用性和造作性靠拢,在严把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员学到更实用的技术,从而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可谓是一举多得。

科考增加难度是减少事故出现,提高出行安全的必然选择,通的的人数少一点没关系,确保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公安部近日修订发布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简称123号令),调整了多项交通违章的扣分分值。对新交规,互联网上有8个说法流传广泛。对此,记者日前采访了公安部相关负责人。经求证,这8个传言都存在误读。(《人民日报》1月7日)

以往新制度实施也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新旧规定交替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但还从没有像新交规这样误读谣言满天飞。一部只有89项条款的规定,竟演绎出八大传言,令人咂舌。这些传言既有“以偏概全”,比如将超速驾驶一次记3分、6分、12分等三种情形理解成超速、加速一律记6分;更不乏“无中生有”,新交规根本不涉及罚金问题,却出现了“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的传言。

新交规去年10月就已发布,经过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相关内容应该早已为公众知晓;公安部官网以及各大门户网站都有文件全文,市民随时都可查阅。然而,在这种信息公开的情况下,依然产生了如此多的误读传言。对此,有关部门辟谣固不可少,反思更有必要。

其一,决策过程缺少民意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要公开征求意见,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开门立法,一方面有助于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确保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对于公众而言,参与决策的过程,也是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样的政策执行起来也更易理解和接受。然而,新交规完全由有关部门单方面制定,对于完全陌生的多处调整,一头雾水的市民怎能一下子完全吃透?

其二,不设过渡导致难以适应。从以往经验来看,在新规定执行伊始设立一定的过渡期,能体现操作的人性化,为统一认识、设备调整、非现场执法标准的确立打好基础。然而,号称“史上最严”的新交规却没有缓冲,从今年元旦起立即执行,不仅广大驾驶员叫苦不迭,连各地交警也没做好足够准备,执法尺度和进度相差迥异——北京、浙江等地已为闯黄灯开出多个罚单,成都、深圳等地还未明确要不要查处。这种情况下,相关规定被过分渲染甚至以讹传讹,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三,执法宣传缺乏细节考量。新交规只是提纲挈领,有关部门在宣传时有必要站在公众角度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细节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关于新交规的表态,是像挤牙膏般一点点向外界传递。在官方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公众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揣测,进而相信一些小道消息。鉴于社会争议,公安部1月6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闯黄灯”行为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却并未提及很多人关心的既有处罚如何处理,这恐怕又将引起新一轮的传言。

痛定要思痛,亡羊须补牢。辟谣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深刻反思认真解决,才能避免重复踏进同一条河流。否则,只能在不断的辟谣、再辟谣的怪圈中疲于奔命,也让制度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严厉固然是温情的庇护,但不能让考生支付全部“改革成本”。

据报道,随着1月1日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正式施行,各地驾照考试合格率比之前大幅降低。南昌近百人参加的科目三考试,无一通过;深圳106名通过路考者中,只有4名通过理论考试拿到驾照……

新驾考“超低通过率”——对考生虽是“折磨”,但对公共利益却算个好消息。把规则拎拎清楚,“新手上路”才不至成为“杀手上路”。

但“超低通过率”仍然不正常,其背后无非是三重原因:一是教材与配套培训跟不上,以前的理论考试基本靠临时记忆,如今应试模式一改,难免极不适应;二是硬件设施确实存在软肋,譬如有的路段标线看不清楚。

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驾照新规中的“责任倒查”机制。“凡是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要对驾驶人考试、发证、审验、路面管理环节进行责任倒查,发现违法违规发证、考试把关不严、勤务不落实等问题的,一律按规定从严追究责任”。或许正是多了倒查机制,发证程序才警惕起来,于是通过率自然就急剧跳水。

严厉固然是温情的庇护,道路安全怎么谨慎都不为过——但是,新旧制度交替的时候,不能只让考生支付“改革成本”。就此而言,在通过率奇低的时候,相关制度与配套服务不能不反思。

□邓海建(媒体人)

围观

新交规实施驾考科目变化后,驾考通过率大大降低。科目一通过率珠海不足7%,深圳首批106名通过路考者中,通过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的只有4名。而江西南昌科目三近百人参加考试,通过率为零。驾考新规如此严格,究竟该不该?

正方

通过率低不能怪新规严

驾考新规太难,众多考生叫苦连天。但仅仅以通过率低就质疑驾考新规,未免不太合理。个人认为,驾考新规出于杜绝“马路杀手”的初衷,即便再严也不过分。

近年来,驾校授课和考试程序更加严格,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否认也有不少驾校考试存在放“水”情况,很多老司机开了多年车,连一些基本的驾驶规范都不懂。公安部、交通部曾联合指出,201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62387人死亡,在这其中,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因而,从驾考时就从严要求,可以从源头上加强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驾考新规“严”字当头,可以敦促驾校和学员一方面别再把安全理论知识当儿戏,另一方面也要求驾校在培训过程中不能走过场,而应严格要求学员掌握驾驶技术。

而且细究最近驾考通过率低,不难看出原因之一在于驾校和考生对新规不适应,另一方面驾校的培训细则也没有适时调整。因而,以低通过率质疑驾考新规太难,理由并不充分。(子在渊)

反方

考驾照太难过犹不及

驾考新规让申领驾照变得更难,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竖起大拇指,原因不言而喻。适度加大考试难度,提高学员驾驶技术,有助于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但是,过犹不及,驾照申领考试出现“零通过”、“全军覆灭”也未必是好事。

“零通过”必然大大增加了申领者的麻烦,考试通不过,要补考,一而再、再而三的补考,不但费时费力,还费钱。元旦过后,全国驾校就纷纷大幅度涨价。是否必须这么严?我看不一定。一方面,学员在驾校学习,主要是获得基本理论与驾驶技巧,更多经验有待他们日后上路慢慢摸索、积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谁能在驾校就能练成“老司机”?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是否应该采取“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理念,也值得商榷。

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比我国多,但美国考驾照也没那么难。驾照申领者无需参加驾校学校,只要考试通过就能拿证,考试时间由双方约定,先是10多分钟的笔试,然后由考官陪同,进行杆考,最后是路考,在公路上兜一圈,转几个弯,最多就掉个头。过程如此“简捷”,也没见美国马路上车祸连连。(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