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于7月14日发布中国500强排行榜。该榜单是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选择经营规模最大的500家公司组成的。前十位为清一色的国有大型企业,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蝉联前三。 财富中文网同时发布2014年中国500强最赚钱的40家公司排行榜单,其中,工、建、农、中四大银行在中国500强中利润最高,工行位列第一。 最为可喜的是京东商城等36家新公司首次上榜。这不仅反映了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对快速增长的中国上市公司的一次检阅。不过,这个榜单在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积极方面的同时,从中也窥视出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隐忧。 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10年来在500强榜单中不断增强。今年前十位仍是清一色的国有大型企业,上榜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3左右。在为国有企业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中坚力量”而高兴的同时,背后折射的是产业集中度过高并且都集中到了国企特别是央企之中的弊端。 一定时期的社会资源是一个定数,这么多的资源都被国企特别是央企占用,那么,留给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这种状况持续这么多年,足以看出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形式企业长期以来的生存环境是多么困难。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经济的最活跃推动力,是最具创新动力的群体,是效率最高的经济细胞。 500强中虽然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居多,但其效率却低于民营企业。当然,在创新和竞争力上,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由于独霸市场,根本没有创新动力和竞争活力。高效率的民营企业占比如此之低,而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占比如此之高,并且500强排名多年如此不动,这无论如何都让人高兴不起来。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排名都是清一色的私有企业居前,特别是美国都是类似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等高科技企业领衔榜眼。这值得中国深刻思考。 在财富中国企业500强中,29家金融业公司的总利润达到了1.27万亿元,占到了所有中国500强公司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在40家最赚钱公司排行榜单,其中,工、建、农、中四大银行利润最高,工行位列第一。银行等金融企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明星”。这同样令人些许担忧。谁在支撑银行的庞大利润,谁在养活着银行呢?银行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给实体企业发放贷款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占主要部分,二是给客户提供结算、理财、金融产品等服务获得的中间业务收入。即:银行利润来源于企业和客户,在中国目前主要是来自于企业。顺着逻辑推理下去,也就是说,企业经营效益越好,银行贷款越安全,收益越有保障;企业经营状况不好,银行贷款安全受到威胁,本金利息收回都将存在困难。 金融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金融企业利润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实体企业。如果服务于实体企业实体经济的金融业从中攫取利润过多,那么,实体企业实体经济必将经营所得就过少。这将大大挫伤实体经济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弃实体经济化加剧,反过来又影响金融企业利润的持续性,使得经济空心化加剧,最终酿造出经济金融风险。过度的金融化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改变中国经济过度金融化的出路在于,调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企业与银行等服务型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好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本身的内在问题。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总要求,当务之急是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政府干预,彻底激活民间资本的内生动力,使得中小微企业轻税薄赋、轻装前行,将其市场活力彻底激发起来。较大幅度地降税降费、免税免费,取缔所有行政手段干预,把绝大部分审批权都放给市场,由市场机制来优胜劣汰,实行创业零门槛制度。 这些内生机制形成后,必将逐渐扭转经济过度金融化、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状况。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包括中小微企业将会逐渐成为最赚钱行业,成为香饽饽。包括银行信贷资金在内的各种经济资源就会不请自来、蜂拥而至。 同时,要适度限制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性企业扩张的步伐,要加大国有企业给民营企业让利、让出市场力度。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在于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总之,未来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创新类企业跃入财富500强最赚钱榜单越来越多之时,中国民营企业成为500强排行榜榜首和主角之时,就是中国经济活力潜力迸发之时,就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成功和良性发展之日。 余丰慧(河南职员) |
相关阅读:
- [ 06-23]中石油应公开违规招标病态标本
- [ 06-22]国企“下属企业”为何违法违纪高发
- [ 06-19]中英经贸合作期待更多“大单”
- [ 05-27]“内部优惠”变“人文关怀”可取否?
- [ 05-27]别把企业招工“内部优惠”当成狼
- [ 05-21]谁担当得起国有资源的“接班人”?
- [ 05-15]“混改”来势凶猛 民资准备好了吗?
- [ 05-15]中石油不妨开放核心业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