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险成“不慎落水” 岂止是悲哀
2015-03-02 16:41:1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日,“河南救人溺亡大学生”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为他惋惜且点赞。然而有民警接受采访时称,孟瑞鹏是和两个儿童同时落水。孟瑞鹏是救人溺亡还是不慎落水?今日0点45分,记者获悉,孟瑞鹏有救人行为。而此后落水儿童母亲接受采访时承认,因为害怕担责任,教小孩说了谎话。(3月2日 河南商报) 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是两个孩子的生命?大学生小伙孟瑞鹏的善举赢得公众一片赞赏之声,本理所应当,这也是舍己救人英雄所应得的掌声。然而,事情却来了个180度的大逆反,先是被救家长矢口否认孩子被遇难大学生所救,后是当事人的两个孩子出面否认,当地县公安人员更是言之凿凿:“没有证据证明孟瑞鹏有救人行为”。英雄的形象一下子处于公众争议的漩涡之中,好在濮阳市公安和当事孩子母亲的及时澄清、认错,好人才免于被冤,亡灵得以保全身后名。但如此剧情毕竟活生生发生在我们的社会之中,压载于见义勇为的英雄大学生身上,真是岂有此理!让善良的人民情何以堪? 表面上看,英雄的“见义勇为”被歪曲成“不慎落水”是源于被救孩子母亲毫无感恩的自私和冷漠,不仅自己信口雌黄、歪曲隐瞒英雄救人的事实,还教唆孩子一起说谎话,隐瞒实情,企图撇开她担心的所谓的“责任”。但深究之下,当地县域警方咋还煞有其事的作出“没有证据证明孟瑞鹏有救人行为”的认定呢?是选择偏听偏信还是草率发布相关言论?对此,公众被搞的晕头转向不说,其实于遇难大学生及其家属、学校是一次更不负责任、更严厉的二次伤害。 见义勇为反被黑,国内这样的先例真是屡见不鲜,典型的有彭宇案,舆论一片哗然,救人得留证成了一些人的座右铭,更有甚者,索性从此当起了冷漠的看客。对比而言,大学生孟瑞鹏在孩子落水的千钧一发之际跳水救人,体现了最闪耀的人性光辉,更是一种义无反顾的英雄壮举,当英雄再一次处于真假难辨的“见义勇为”和“不慎落水”之间,无论从情理上、还是法理上,相关部门理应谨言慎行、小心求证,甚至适当偏向于救人者也不为过,毕竟,社会的真、善、美再也容不得半点玷污了!遗憾的是,清丰县警方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社会成为温暖的人间”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但物欲横流的时下,部分信仰缺失、诚信缺乏的人总是能煞有其事的将白的描成黑的,将人家舍命的“见义勇为”说成是“不慎落水”,人心之冷漠、自私得令人发指,我们短时间无法改变这一物欲冲击下人性的蜕变,但可以从制度保障上、社会舆论上予以积极的引导,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的回归,这不仅是祭奠英雄亡灵的一种方式,也是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气和变得更好的不二途径! |
相关阅读:
- [ 11-25]“见义勇为”的殊荣不给犹在
- [ 11-14]见义勇为不认定 年龄歧视寒人心
- [ 11-12]见义勇为者必须“高大全”?
- [ 11-12]不要以“完人”标准来要求见义勇为者
- [ 10-22]拒获救者答谢遗属理当获关爱
- [ 10-21]要钱就撤销荣誉政府决定岂是儿戏
- [ 10-21]申报12年才成功冷了见义勇为的心
- [ 10-21]吝赏见义勇为,让人寒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