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严管重罚不行,还要堵疏结合,给秸秆找个出路。具体到每个地方,首先得有人去做这个事情;政府还要有相关配套规划;扶持资金也要真正用在刀刃上。】 每年中秋国庆前后,都是北方集中焚烧玉米秸秆的季节,同时也是秸秆焚烧集中整治的时间。据报道,今年在河南等火点集中的地区,实行了“史上最严”的禁烧政策。在河南周口市,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下乡蹲点,县乡领导更是吃住在村里,严防死守;还有10多个县被约谈问责,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太康县更是被重罚2000万元,多名县乡干部被处分通报,甚至就地免职。 重罚之下,秸秆焚烧虽有缓解,但仍未完全止住火点。对此,一些基层干部也有怨言,认为自己没有执法权,只有“挨罚的权利”,对于个别不听禁令的农民,也感到办法有限。 秸秆焚烧年年整治,但年年还在烧,对此,人们普遍认为是宣传不到位,处罚不够严,所以要通过重罚和问责来让禁烧令“长牙齿”。但是,官员下乡蹲守,出现火点就地免职,已经算得上严厉,2000万元的罚款,也能让一个财政并不富裕的县“肉疼”了,为什么还无法禁绝秸秆焚烧? 我的老家,就在秸秆焚烧火点集中的周口市,刚从那里的农村回来,亲身体验到了秸秆焚烧时烟熏火燎、泪眼迷离的恶劣环境,也听到了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真实想法。要说执法力度,那是一年比一年大,一到防火季节,乡镇干部必须日夜蹲守,辛苦不说,吃住用车也花费不菲,仅这一项,一个乡镇没有十几万也下不来。但就这样,也无法保证没人烧秸秆。 对此,农民也有自己的难处。秋季农忙时间本来就紧,总共也不过十多天,错过了一场秋雨,就可能误了播种冬小麦;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都赶不回来,参加秋收的都是老幼妇女,也没有人力和办法处理秸秆,一烧了之最省事。虽然上面干部盯得紧,但总不能24小时看着吧?就是发现了,最多把火扑灭,又不能人都拘起来。对违规焚烧的处罚是挺重,但跟老百姓似乎关系不大。 不过,不少农民也表示,烧秸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农村家庭基本不烧火不养牛,玉米秸秆占地大,收集存放成本高,不烧怎么办?如果有人愿意收购,或者给找个地方安置,哪怕不要钱也不会再烧了。烧秸秆虽然省事,但污染了空气,自己也受害不是? 由此可见,对秸秆焚烧,仅靠严管重罚不行,还要堵疏结合,给秸秆找个出路。当然这种观点也不新鲜,关键是如何落实。比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企业收购处理秸秆,把秸秆变成肥料、饲料或能源。但具体到每个地方,首先得有人去做这个事情;政府还要有相关配套规划,保证每个地区要有秸秆回收加工点;扶持资金也要真正用在刀刃上,不能变成少数人套取资金的幌子。 这些事情,都比问责罚款还要复杂得多,但必须要走这一步,才能真正给秸秆找到出路,从根子上解决焚烧难题。除了要有人干,有相关规划,还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想想每年为禁烧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高达千万元的罚款,如果都用在疏导上,估计也够了。 □丁永勋 |
相关阅读:
- [ 10-16]发展是秸秆焚烧的“灭火器”
- [ 10-15]重罚管不住秸秆焚烧
- [ 10-15]治理秸秆不是产粮地一地之责
- [ 10-15]“天价罚单”就能熄灭烧秸秆的“火”?
- [ 10-09]“禁烧令”不是解秸秆难题的良方
- [ 05-27]秸秆为何烂在了收购站
- [ 04-30]秸秆焚烧哪里是个执法问题
- [ 11-21]没有“大领导来”就能“突击烧秸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