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黄金,中国大妈要的只是安全感
2016-02-16 07:54:01 来源: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迎来一波“抢金潮”。“蹿得也太快了,大年初二来看的时候每克还不到300元,现在算上加工费,黄金饰品的价格已经快接近每克320元了。”上海一名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2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语焉不详,让美元即刻重挫,带来了全球资本市场大幅动荡的连锁反应。恐慌情绪下,黄金价格在底部“绝地反击”。恰逢中国农历春节期间是传统的黄金消费旺季,几个多头因素一累积,让春节国内黄金售价是1天1涨。这也让散见于民间的中国大妈们再也坐不住。她们全球扫黄金,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好戏。 女性在本能上寻求的安全感,加之在家庭地位中对于财富支配的核心地位,造就了中国大妈横扫黄金时的出手阔绰。这点,和家底殷实与否,倒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如果把购买黄金等同于家庭理财的话,恐怕就有点唱错了中国大妈的“经”。 相比于黄金期货、纸黄金等直接黄金投资,大妈们出手购买的黄金饰品,其市场兑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国人对于传代的贵重物件,不到山穷水尽,并不轻易出货。算上折旧率的话,更遑论在收益上的光鲜亮丽。当然,黄金保值的世俗理念,多少还能起到点心理暗示的作用。但中国大妈终究的热情,还在于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欲望找到了释放的空间。 房子和黄金,都是高价值的商品,本身就有强烈的消费属性。如果延伸出理财和投资意愿的话,则需要放在大环境下来进行多方比较:股市的暴涨暴跌令许多国人对股票交易退避三舍,互联网理财高开低走也挤压出不少人群。相比而言,基金、理财等项目,是不错的投资方式,毕竟能够回避直接投资的高风险,可以让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来替自己完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收益的波澜不惊,让它们很难成为中国大妈的“心头好”。 因此,除了黄金,中国大妈可选择的真不多。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度,和购买黄金时候的豪气干云相比,大妈们在生活开支上面,多是省吃俭用。这其实是正常的消费欲望被强烈压制的景象。在子女教育、健康医疗和住房等诸多领域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让大妈们的闲钱主动流向可保值可变现的消费品上,既能以防万一,又可备不时之需,借此完成安全感的回归。如此现象级的消费,更凸显中高端市场供给的不足和提醒。不管对于民生工程,还是理财项目,恐怕皆是如此。 |
相关阅读:
- [ 01-22]黄金、P2P、银行理财,哪种投资易保收益?
- [ 01-15]不良资产投资领域迎来黄金时代
- [ 12-22]推广汉语如何抓住“黄金时代”
- [ 12-21]难道是剽窃的“黄金时代”?
- [ 12-09]靠什么拥抱中国电影“黄金时代”
- [ 11-17]黄金已经不再是避险资产
- [ 11-16]“黄金内衣秀”显商家黔驴技穷
- [ 10-29]山货上网,未必黄金万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