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出台的治霾新政,深深地雷到了网友敏感脆弱的心理。据《大河报》报道,该新政规定,今年郑州的PM10、PM2.5年均浓度,要比去年低7微克和6微克,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如果在目标浓度值基础上每降低1微克/立方米,将给予50万元财政奖励;每升高1微克/立方米,则要被处以财政扣款50万元。 把纳税人的钱,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整个奖罚规定中,没有一根羊毛出在党政主要领导的身上,网友觉得这“游戏规则”设计得巧、设计得妙。罚的时候不要掏官员的钱,奖的时候有可能分一杯羹,何乐而不为?所以有网友调侃说,怎么感觉跟找借口发钱似的。 网友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对比一下郑州今年治霾的新目标与去年的治霾“业绩”,就不难发现这记“榔头”砸得有点莫名其妙。尽管今年的PM10、PM2.5年均浓度指标比去年的数值分别调低了7微克和6微克,但在去年全国74个城市的月度排名中,郑州只在去年11月有过一次“荣退”后十名行列的“辉煌”成绩。今年前两个月,郑州依然再列“后十”。也就是说,今年的后9个月,即便这两个数值都降了下来,郑州的空气质量照样不堪。 这么个治霾“业绩”,按理是罚都来不及,离奖赏的标准不知差哪去了。何况这还真是党委政府的分内工作,是当地政府交给社会相当糟糕的一份答卷。民众本来就不满意,再拿这么低的治霾标准、拿这么多纳税人的钱用来论功行赏,这不是在给官员加压,而是在给民众添堵。 治理大气污染,施以分明的奖罚,不失为治理方式的一种。但治理到什么程度才奖、污染糟糕到什么程度行罚,拿谁的钱奖、罚的钱由谁出,这些火候的拿捏是需要智慧的。政府官员的脑子应该往民众的诉求上使,而不是让民众乍一听挺有力度,但仔细一琢磨不是个味儿。态度决定力度,诚意决定智慧。而郑州的这个新政,力度只是一个刻度,是用不菲的奖赏刺激微小的止损,是以奖代罚的“赏酒三杯”。按照这个奖罚标准,即便下一级政府部门环境治理不花太大的气力,也有可能拿到可观的赏钱;东南风刮得时间长一点,也能领到厚重的奖励。更何况指数上去了,也不用掏自己的腰包。 奖罚也是科学治霾的选项之一,但永远不可能成为主项。不把晋升考核与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挂起钩来,不把奖罚与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关联起来,很难让责任主体感受到环境治理的权力之重。 按照郑州现在的PM10、PM2.5年均浓度数值,绝不是降几微克就算成功的,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地“150微克/立方米和79微克/立方米”的年均数值,依然是个需要狂降狂砍的数值。把零头抹掉,把全国74个城市排名殿后的帽子彻底摘掉,是政府的天职与己任,是郑州民众的期待与嘱托。 |
相关阅读:
- [ 03-02]“商品电”能否成为治霾生力军
- [ 01-29]治霾“雷语”,只因“雾”里看花
- [ 01-26]供暖季治霾还需鼓励多穿衣
- [ 01-22]治堵治霾 限行不如征税
- [ 01-15]协同治霾,应急预警要更“有准”
- [ 01-12]治霾不分彼此,歧视无济于事
- [ 01-06]景区人少警示治霾之迫
- [ 12-24]“红警”限行罚款不妨用之于治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