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当然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始,改革的新时代已经来到。

新一轮改革依然是险滩林立,暗礁处处,但是不改革死路一条,改革就没有回头路,正如习近平同志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么35年来的改革,一路闯关夺隘,而今天深化改革,更要勇往直前。

在新一轮改革过程中更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就是攻坚克难,而如今进入新时代,改革再出发,三中全会给了改革新的力量,给了改革新的航标,给了改革新的旗帜。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难,有多陡,只要有信心,有力量,就一定能让改革继续。

白峰(甘肃 职员)

为改革吹响集结号2013-11-13 07:30

为什么说中国要在三中全会后大力推进改革?一是国际形势很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亚太地区形势出现了严峻的局面,日本和菲律宾等国一再向中国挑衅,挑战大国的忍耐性。亚太地区的军事备战,有可能上演军事冲突,中国要想在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有新的改革,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国防的实力,提升科技水平,为捍卫国家主权保驾护航。二是反腐败形势依旧严峻。树立廉洁政府形象,打造官员清正意识,仍需要长期反腐。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打造廉洁政府,改革就是为了提升官员的服务意识,让政府的形象更新,让官员的服务意识更强。三是改革就要破除高层利益的坚冰,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的红利。在改革中要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如户籍改革,如土地改革,如房地产的改革等等都要破除陋习,都要打破原来某些人的利益,让更多的人获得利益,这才是改革最终的目的。

苗凤军(河北 职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改革挺进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当下,全面深化改革,成了中央高层与坊间百姓互相契合、寄予厚望的政治任务和历史重托。如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再次统一了思想,凝聚起磅礴力量,昭示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克难攻坚,变改革主张为自觉行动。

以改革之笔统一思想、凝聚起磅礴力量。中国梦是传承和创新的一面旗帜。当前,经济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社会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人民迫切需要公平正义……这些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一次面对形势、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再动员,使党在全社会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成为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带头人,成为临危不乱泰山压顶也不屈的主心骨,成为汇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吸铁石,最终凝聚起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行政体制、金融财税体制、户籍制度等改革驶入“快车道”。

创新带来生机,改革催生巨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深化改革的又一个崭新时代,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真抓实干,我们相信,美丽中国梦定将能早日实现。

许安文(贵州 职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6个领域部署了60个具体的改革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我们要从现实的需要、战略的高度与发展的路径上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但是,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在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在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在政治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体制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在文化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在生态环境方面迫切需要健全法律保障……这一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新技术革命不断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两面夹击”的压力。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过去35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全国大局的角度对改革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为此,《决定》从16个领域部署了60个具体的改革任务,这就是对我国改革的整体思路、基本方向、关键领域、重点任务、先后顺序的进一步明确。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通过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距离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满打满算还有七年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和阶段目标不能够无限期拉长。所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面对发展新形势、改革新任务,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沿着《决定》绘就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韩元俊)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张爽 李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15日全文播发。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后首度针对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提出全面性的改革路线图,并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其范围之广与力度之大前所未见。

习近平在作起草情况说明时指出,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有35个年头了。改革开放扭转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中国从此步入快速发展之路。然而,今天的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关口。远在会议召开之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肩负着党内外、国内外的期待和关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往何处去?未来中国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决定》坚定不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决定》对改革开放作出了高度的历史评价,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指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将往何处去?《决定》提供了指南针,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面对着国内外环境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六个“进一步”: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何处?《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决定》又不仅仅是一份蓝图。它详细合理地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决定》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更注重在落实方面下工夫,确保改革的可操作性。

围绕市场与计划,“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争议贯穿改革开放的历史全程。在《决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三字之变,体现出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也说明,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农民”何时仅仅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从《决定》中,我们看到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历史性难题的希望。《决定》要求通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措施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定》要求,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新成立的两大机构将护航全面深化改革。新一轮改革牵扯利益广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当前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牵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决定》提出了四大方针: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要求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引人注目的是,《决定》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既是对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呼应,也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丝毫不给自己预留退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勇气和自信。

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核心的问题都是执政党自身的改革。古人云,“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往者,视之往”。透过改革开放35年的艰苦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共产党在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改革将会触动既有权力和利益,它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大的阻力和障碍。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坚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力量,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改革要取得突破,不但需要中央领导集体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很高的政治智慧,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中国人民关心,更令世界为之瞩目。“划时代的意义”、“转折点”、“新里程碑”等是诸多外媒报道三中全会时选择的关键词。从正式播发的《决定》来看,这些赞誉绝非虚言。我们相信,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航程即将起步,“春天的故事”就要写出新的篇章。

历经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代中国,迎来新一轮改革的壮丽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集结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刻揭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之道。35年来,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到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变化,莫不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天,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开放的旗帜,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这次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为的就是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中国梦释放强大动力。这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并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在35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谱写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靠的是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今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领导改革开放这一前无古人、世所罕见的伟大事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够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机遇最可宝贵,历史上的中国曾多次与机遇失之交臂。18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失去了工业革命、世界现代化浪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直到1978年以来,我们抓住了机遇,中华民族才大踏步赶了上来。今天,从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到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巨大,主客观条件都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我们从未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我们不能丧失,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否则就有可能陷于被动。“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科学判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就一定能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今天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和勇气,凝聚共识和力量,迎接我们的将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新胜利。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4日01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甫出,海内外都急切地从字里行间寻找中国在今后五年甚至更久远未来的改革“顶层设计”的具体内容。而对老百姓而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诸项改革中,最为关注的是事涉民生的改革,关乎百姓幸福感的分配、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是否能通过改革在不远的未来得到更多实惠?

哪里需要改革?改革指向何方?研读公报,凡是力透纸背的改革领域,往往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反复堆叠的所在,问题导向改革,问题倒逼改革。

目前,除了反腐,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民生,就是贫富悬殊,是最底层的百姓不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中全会前夕对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称: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他直截了当地宣告,再过几天的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结合公报的改革表述,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段话的指向:只有永无止境的改革,才能跳过很多国家曾经在现代化途中坠落过的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陷阱就是: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经济转型难以落实,环境污染、贫富分化、权力腐败等多重问题堆叠深化,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

总书记的胸有成竹,与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相得益彰,让人把目光投向破解阶层固化、抑制权力腐败的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目标: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而一个缺失公平正义的社会,注定是不稳定的、没有前途的。

作为会议公报,目前当然不可能阐述具体的改革细节,但是,社会领域改革方面显然正在缜密地谋篇布局。

一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改革本来就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缺一不可。特别是经济、政治领域异乎寻常、力透纸背的改革力度无一不与民生、与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在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表述中,也明确提出方向性宏观目标:“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有了蓝图,还需细节谋划,更需艰难落实,还将面临“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的重重阻挠。不过,为了争取人民福祉,为了稳固执政之本,社会事业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相关评论: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勾勒改革路线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国对市场机制解读的一次大转身。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彰显了关系顺、制度清、规律明的体制伟力。这是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历史抉择,更是创造和释放民生红利的必由之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令发展成果才更多、更公平地兑现为民生福祉——追根溯源,还是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在今天,改变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整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核心问题就是尊重市场、用好权力。这是公报的要旨,更是中国的共识。

从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深圳速度”,从市场理念的普及,到上海自贸区实践……这一路,我们在明确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权力与规则的关系,就是窗口与企业的关系,就是服务与竞争的关系。

一方面,对市场而言,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对政府而言,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如果将这两条具体而微的思路通俗化,就是这些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今天,在历次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基础上,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彻底打破“全能政府”的角色定位,从“全能型家长”的影子中走出来,行政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才能得到保证,权力的权威与效率才能更为和谐。今年以来,国务院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与此同时,企业登记数增长25%,其中民营和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明显超过政府性投资增速。历史一再证明,政府转型,就是在为市场完善打基础。

新一轮经济改革如箭在弦,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机制顺畅了、市场体系完善了,权力领域的诸多“雾霾”,相信也会跟着清晰起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传递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35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让中华民族更接近复兴梦想,也将中国改革推向新的历史新高度。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的历史时期。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下大决心,明确方向,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

“改革税制、稳定税负”“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盘点全会公报这些新提法,不难看出中央对于下一步改革的决心。

改革没有坦途,改革越是走向深入,难度和风险就越大。当前,改革中还存在一些“硬骨头”,成为改革的“绊脚石”。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释放改革红利。

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也是公平分配、繁荣市场经济的必要措施。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干扰,铲除灰色权力地带阻隔,让一切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改革是实现发展中国、富裕中国、强大中国的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让人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的蓝图,看到了中国破除改革坚冰、继续推进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要围绕改革出题目,更要为推进改革求答案。“落实”二字,是改革者必须兑现的承诺。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宣示改革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8000多万中共党员和13亿中国人,面对又一场攸关前途命运的大考。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蕴着改革与问题的辩证法,既阐释了改革由何处来,又指明了改革往何处去——解决问题才有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到实处。所以,我们不但要围绕改革出题目,更要为推进改革求答案。“落实”二字,乃是改革者必须兑现的承诺。

落而不实,往往是一些改革难以推进的症结。比如,从旧的“非公经济36条”,到新的“非公经济36条”,再到若干引导性政策密集出台,为民营经济争取平等市场地位的改革举措,不可谓不够多。然而,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障碍,时至今日,“非禁即入”在一些环节仍有空置,“隐性歧视”在个别领域依然横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一系列新谋划、新举措,对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等难题可谓切中要害,但简政放权的“上下篇”如何融会贯通,利率市场化如何实现平稳推进,“透明预算”怎样根治三公经费的滥用……让改革的决心化为民众的信心,关键还在于落实。

“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不行。”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放到今天,仍然是落实改革的先导之策。不懂得市场创造的伟力,就不会理解“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更谈不上“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只有搞清楚产能过剩背后的“市场失灵”,才会明白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从而让“看得见的手”为所当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就是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为改革的落实凝聚起社会的共识。

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解放的阻力,很多时候来自既得利益。审批多、办证多、收费多、罚款多的顽疾,在一些地方之所以久治不愈,不是因为认识不清,而是常说的“利益的藩篱”。相比解放思想的艰难,利益格局的调整和重塑,阻力更多、成本更高。比如,一些地区为治理雾霾砍掉钢铁产能,数以千亿计的资产损失如何弥补?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如何再造?“开宝马车、喝污水”不是永续发展,“蓝天白云、饿着肚皮”也不是美丽中国。善用改革的关联性,在增量上做好文章,才能走出非此即彼的怪圈;巧用举措的耦合性,最大限度形成合力,才能以辩证的钥匙开启尘封的利益之锁。

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一个半月,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部署的7个方面22项重点改革任务能否一一落实,这正是考验改革者魄力和能力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的改革目标是2020年,宏伟蓝图能否化为现实,这也正是考验改革者勇气和智慧的时候。不能期望改革设计都能立竿见影,更多时候还需着力把蓝图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具体步骤,这也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

中国新一轮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了。

过去的改革从重在提高效率起步;新一轮改革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过去的改革从让一部分群众、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破题;新一轮改革要进一步均衡协调发展,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本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拉大趋势,促进共同富裕。

过去的改革侧重于利益杠杆的撬动;新一轮改革要从整体增进人民的福祉,就必须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过去的改革多在体制外进行;新一轮改革则要克服体制内产生的障碍,尤其要超越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

过去的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新一轮改革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既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大局,稳中求进,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过去的改革,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解放和活跃了生产力;新一轮改革,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牵引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一系列改革。

过去的改革是在打破僵化封闭、万马齐喑中启动;新一轮改革必须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众说纷纭中出发。

古往今来的一切改革,首先都难在凝聚共识。今天在需要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党全社会是有广泛认知的。但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可以百花齐放见仁见智,不可以各行其是互相扯皮,尤其不可把中国引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的改革共识凝聚起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和智慧。

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总能够凝聚全民族共识。要说中国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这应该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凝聚改革共识,看我众志成城,可以无坚不摧,何惧路险水深。

“更加公平”和“可持续”,既直面了社保体系面临的挑战,也透露出了未来的建设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用一句话勾勒出了未来社保体系的概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16个字,字字千钧。

社会保障制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社会保障成为社会始终高度关注的话题。随着公共财政逐渐向民生转移,对弱势困难群体的保障,已经持续得到了强化。但相对而言,在养老、医保、户籍等涉及更广大群体切身利益和权利的领域,公平性还亟待提高。

公报中的“更加公平”和“可持续”,从两个方面指明了未来的改革方向。“更加公平”,直指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尽管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搭建了起来,但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平权同利,仍与民意期待相差较远。传统管理模式形成的差别堡垒,尚待攻坚。这特别表现在养老体系中,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养老待遇相差过大;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城乡差别过大;在户籍管理体系中,区域差别过大。以身份定社保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让更多民众享受改革成果的政策导向。

“可持续”,则提出了不断提高社保水平的要求。提高社保水平,当然离不开财政资金作出长期安排,以对社保尽到应有的兜底义务。但也要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又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期,从长远来看,单靠财政支撑社会体系并实现升级,并不现实。因此,必须找到可持续提高社会覆盖面和社保水平的资金池。

“更加公平”和“可持续”,既直面了社保体系面临的挑战,也透露出了未来的建设方向。其一,是通过尽可能实施的并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国民养老待遇和医保待遇的相对平等。其二,是通过户籍等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捆绑于户籍中的福利。这也就意味着,处在分割状态的养老、医疗、户籍管理体系,将不同程度地实现身份和区域上的贯通。

与此同时,除了加强财政对社保的资金安排外,还将通过更高水平的统筹、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增加社保供应能力的可持续性。这既预示着社会缴费政策的变化,也预示了社保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事实上,在养老金等社保资金可能出现缺口的同时,公共维修资金等庞大资金仍沉睡于账上。因此,市场化改革的空间更大。

从更大视野看,社会保障实现公平可持续,只有在行政体制、财税制度、资本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多领域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由此可以预见整体改革的到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的改革要求,对于社保体系的未来建设,最适合不过。

本报特约评论员 徐立凡

本网评论热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9月1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一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即将全面展开,再回过头来看“由问题倒逼改革”,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政治内涵。

当下中国,从民间对改革的期盼,到官方在具体层面的改革行动,无不指向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改革问题,涉及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探讨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发展累积下来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过去带来改革成绩和硕果的方式某种程度上难以适用于今天,甚至有的问题就是因循老路的结果,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进改革,用新的改革解决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中国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改革,人们对改革寄予厚望,在于他们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只要愿意改革、坚持改革,就会有振奋人心的改变。

在要不要改革上,各界已达成一致共识,但具体到先改什么、后改什么,要怎么改,改到何种程度,不同群体基于各自立场,很难形成共同意见,分歧始终存在。

诚然,中国的问题有很多,处理起来千头万绪,单独拎出任何一个问题,都颇为棘手。这种复杂性体现于问题本身的多层面,也决定了处理方式和思路的多样化。但显然,问题倒逼的改革,肯定不能指向所有问题。于是,这里就要区分现实问题和非现实问题,重大问题与次要问题,改革所针对的,即现实、重大、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首先要从宏观上认识问题,抓住现实问题不放。

问题导向,更深刻地回答了改革的设计、方向和思路等问题。改革的设计不是凭空幻想,而是基于社会现实,现实始终是改革的指南;改革的方向不是想当然地设定,方向受制于问题,问题指引方向;改革的思路不是随便列个一二三,而是扣住问题,哪个重,哪个轻,哪个急,哪个缓,有先后主次,步骤清晰。这就是问题导向的意旨。

中国的现实不是一张白纸,改革不是在白纸上作画,改革目标设计不是建立一个“理想国”,而是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让国家发展和人民事业臻于至善。人类历史上,先设想一个“理想国”,再去强力推进的改革,很多被证明是一场灾难。问题导向就是从现实出发,从中国的问题出发,对照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步推动国家进步。

客观而言,改革离不开顶层设计,过去我们谈改革,也不断强调顶层设计。然而,目标设计、宏图构想最终必须落到实处,一项改革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现实问题。实际上,一些围绕顶层设计,该走哪条路、不该走哪条路,甚至一度羁绊改革的分歧,恰恰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应当说,从问题出发,不是要否定人类以及我们创造的政治文明的经验智慧,拒绝吸纳可取的路径方式,而是强调,改革不是照着模板依葫芦画瓢,不能教条主义罔顾现实。在这个意义上,由问题倒逼改革就是在回答改革的方向思路。

全会公报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0年是一个时间表,在问题倒逼改革的基础上,要拿出一定要做成的态度和决心,加大深入推进改革的力度。

□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最近,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迎来了一个新鲜事物——土地流转信托,将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从而定期获得信托收益。这是安徽省在20个县、区将要开展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的一例。按照改革的规划,今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建设小区建设。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而在此次全会召开之前,各地已经在深化改革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安徽出现的土地流转信托就是先行推出的一个改革举措。在我国35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上,农村自发形成的土地承包制对于唤醒当时沉睡的中国走上改革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年也是在安徽,小岗村农民冒着巨大风险进行的分田分地,直接促成了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其对改革的推动作用至今仍令人缅怀。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农村基本完成了土地承包改革以后,改革的重心迅速地转移到了城市。而由于农村改革涉及的核心问题,即土地流转一直未能突破,农村改革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在城市改革越来越发展、改革红利越来越丰厚的背景下,农民从改革中得到的实惠慢慢消失,在生活水平上与城市居民的距离越拉越大。农民难以通过农业生产获得财富,只能通过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又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因此,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农村改革已经成为农民的强烈要求。而农村改革必然要触及土地流转这个核心问题。但是,在目前城乡社会仍存在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下,土地流转实际上面临不小的困难。正由于此,安徽省进行的改革就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安徽启动的这项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将重点围绕市场主体培育、信息和金融服务等6个方面进行探索,允许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这对于目前的农村土地管理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它将使土地转化为可以为农民带来财富的资本,从而使农民真切地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市场红利。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最重要之处并不在于给GDP增加多少个百分点,而在于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让广大农民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安徽进行的这项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试点,与三中全会的要求高度契合,为全会的这一要求化为实践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当农民对土地获得了财产权以后,不仅能够给城镇化的推进“助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土地流转,可以让原来沉睡的土地成为一种活化的市场资源,农民可以成为投资者,利用市场化机制对其实现资源配置,从而迸发出社会所需要的资本活力,创造出更多能够产生财富的新的资本源泉。

安徽试点的看点还在于,它在全国性的制度安排尚未作出的时候,已经迈出了先行探索的步子。目前,改革呼声虽然很高,但大多停留于对“顶层设计”的期盼,而缺少改革的自主精神。“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从本质上说,改革在需要“顶层设计”的同时,更需要来自民众的“底层探索”。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农民为了改革需要具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还缺乏对改革的普遍认知,那么,在今天,当全社会已经形成对改革的共识的时候,高层就应该允许底层群众拥有对经济事务更多的自主权。对于民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此次三中全会也释放出了积极的态度,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使得今天的改革探索不再会像当年的小岗村农民那样冒着巨大的风险。这种上下协同的改革努力就是全会公报所说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生动体现。

周俊生(上海 学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人民日报》12日用整版篇幅指出,部分地方政府以城镇化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其意在卖地收入。该报援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许正中的话说,为了偿债,房地产成为“二财政”和“提款机”,在有的地方甚至成为“主财政”和“摇钱树”。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准备进行“一房四吃”:“一吃”土地出让金,“二吃”转让住房所得20%的个税,“三吃”房地产税,“四吃”遗产税。

感谢许正中教授的直言!多少房奴辛辛苦苦攒钱买套房,甚至几代沦为“房奴”,却都纷纷被“一房四吃”,这是一种怎样的民生之痛!

推动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我们当然大力拥护,但一些地方政府却把城镇化搞成了一场房地产盛宴。高企的房价和越来越高的地价一直“唇齿相依”,尽管它们屡遭诟病,但土地财政的的确确已经是很多地方的依赖。在许多城市,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许多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说,土地财政不破,高房价不止!在这点上,几年前,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就曾承认,在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政府过分依赖土地收入的问题。这不,你买套房,其实40%左右是被政府“吃”掉了。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吃”。早就有政协委员披露,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多达50项,这62项税费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40%,所以早就有人在呼吁政府让利于民。

这还不够,转让住房所得20%的个税,其实也被悉数计入了买家的房款中,本来房价就在每月涨啊涨,再加上20%的个税,你继续勒紧裤腰带吧!遗产税没准啥时候又横空出世了,你好不容易拥有一套商品房,等到快退休快还清房贷了,嘿嘿,你要让子女继承房产,又得交一笔不菲的遗产税。

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绑架房地产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已愈演愈烈。现在,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焦头烂额的债务问题,迫使土地财政成为更加要攥紧不松手的“救命稻草”——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土地出让金收入都创下历史新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土地市场高烧不退,开发商拿地热潮汹涌,而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减少——面对居高不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土地出让已成为最主要的偿还手段。这些年来,房价调控越调越高,土地出让金真的是“功不可没”。再加上早就在征收的税费和一直在酝酿的税种,房价显然难以让普通民众乐观。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指出的,许多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城镇化建设极为热衷,是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卖地的钱,而这又使城镇化的规划、决策被房地产绑架。这种以圈地建房造城为特征的疾风暴雨式的“城镇化运动”,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及后患,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房四吃”,改革红利谁先得?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让百姓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期待新一轮体制改革能有效破解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并切实把房地产行业的税费负担“简政”、“放权”,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