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作为一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城市,深圳向来不缺改革的自觉,但步入“深水区”后,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不乏“硬骨头”,多的是“险滩”,如何保持当年那份改革激情?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

在莲花山上,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作为一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城市,深圳向来不缺改革的自觉,但步入“深水区”后,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不乏“硬骨头”,多的是“险滩”,如何保持当年那份改革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赋予深圳更大的信心、决心和力量,也郑重宣告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经济特区的使命远未完结,担负着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

从莲花山向世界宣告中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到京西宾馆全面深化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的明晰,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给全国人民树立了改革的新信心、营造了改革新氛围,更让深圳人再度激情满怀。

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高举改革大旗,学习、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大胆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过去一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圳继续全方位深化改革,包括率先推进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深圳既有改革厘清了思路,也为未来指明了方向。

三中全会提出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圳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较早,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高,对其意义之深远感同身受。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市场”并不陌生。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政府的越位、缺位,市场的无序和不正当竞争,社会的活力下降、矛盾增加等,都强烈地感觉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机制、环境等实际上仍不完备,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了当前问题的要害。

近些年,深圳虽然也在转变政府职能,但还是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发展。怎样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为市场带来正作用?深圳将继续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不断催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成熟、诚信,促进政府理念、机构设置、运作模式的“再造”,使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在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深圳将在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继续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委的决策部署,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为全国再树新标杆。

改革最终是给人“松绑”:解放“人”,才能激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依靠“人”,才能获得不竭的改革动力源泉,惠及“人”,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温暖。

而这一切离不开法治建设、制度保障。深圳过去30多年,改革很大程度得益于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更要依靠的是制度优势和环境优势。下一步,深圳将把“一流法治”作为最为显著、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立法创新,最大限度创造“制度红利”,确立法治在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率先探路。

过去30多年,深圳不辱使命。踏上新征程,深圳必将以更大的魄力和决心,以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改革精神和锐气,继续先行先试,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不辜负时代的责任!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日前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说

本报记者 吕绍刚整理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开宗明义地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一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无论是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着中国社会步步向前。可以说,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多领域多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聪明智慧。历史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缺少群众拥护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也难以实现既定目标。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根本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基本立场。今天我们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越是面对繁难复杂的改革任务、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越要善用群众的参与热情、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完善群众的参与机制,让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紧紧依靠人民,就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何愁改革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展焉能不飞得高、跑得快?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唯有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回应群众诉求、真情顺应群众期盼,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从而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历经30多年的飞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全新期待。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在上下同心、共同参与中,取得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18日,有媒体探访湖南的两家劳教所,发现所内已经无劳动教养人员。劳教所虽未摘牌,但均转换为强制戒毒所,劳动教养审批亦早已经停止。(11月20日《潇湘晨报》)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自由的呼吸更让人着迷。伴随着大学里劳教专业的废除、劳教所的职能转化与劳教人员的解散,我们可以宣布,中国将再也没有劳教制度了。对全国各地的回归社会的劳教人员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是“罪犯”,他们是合法的公民,他们可以拥有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可以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是,把这些曾经受到过公权力伤害的人放回老家,并不是劳教制度废除的终极目的。即便“恶制度”的废除与更正属于正常的社会变革范畴;即便“国家赔偿”并不能全部适用;即便不是所有被劳教的人员都是清白的,我们纠正一项“恶制度”也应该有一些后续工作。在笔者看来,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尽可能的恢复被劳教人员之前的正当合法身份和权益。比如说,对于重庆小伙任建宇而言,地方政府应当帮助其恢复合法的身份——大学生村官。再比如说,对于上访妈妈唐慧而言,地方政府要针对其上访目的——替女儿维权有所举措,维护好其整个家庭的合法权益,惩治犯罪人员。对于更多的不知名的被劳教的人员而言,媒体也有义务进行针对“被劳教无罪”的宣传,在最大程度上消除“被劳教”带给当事人的心理阴影和在性格上产生的自卑情绪。

二是,对公权力而言,则要收紧手中的权力,“制裁”现在只剩下了行政处罚和法律定罪两条路可走。如果说劳教是属于地方公安机关随意进行的一项处罚权力,那么,面对公民可以随时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以及可以对法律裁定提出上诉的法律量刑而言,权力执法的随意性将大大降低。如果公职人员仍然抱着之前的傲慢态度,用可以随意劳教别人的态度行事,必然会制造更大的民怨和纠纷。

劳教制度的废除,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绝不是终点,面对并没有完全得到约束的公权力,整个社会需要帮助其斧正和删除的,还有许多许多。并且,在每一项“恶制度”被废除之后,政府和社会还有大量需要做的事,目的就是,让那些曾经被“恶制度”伤害过的个体与心灵消除心理恐惧,得到最大的安慰。唯有如此,“恶制度”才可能根除、不会复辟,创伤才可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抚平,每个人才会更有尊严地活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极大地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改革热情,标志着改革事业在历史新起点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当今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触及到的是深层次的问题和体制弊端,要解决的是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硬骨头”,形势错综复杂,利益格局盘根错节。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激发整体合力,统筹推进,下好全国改革一盘棋。

改革就是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一些固有利益,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难免“伤筋动骨”,要敢于“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然而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愿、不想、不敢碰触矛盾,改革无法深入,发展将受到制约。在改革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面对体制机制的痼疾、利益格局固化的坚冰、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要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挣脱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格局固化藩篱,推动改革纵深发展。其实,坚定改革信心的过程,也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过程。

改革需要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行百里者半九十。瞻前顾后、畏葸不前是行不通的,需要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勇气,咬定“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种信念,才能享受到柳暗花明、风光无限的快乐。矛盾问题的倒逼促动改革,同时,改革是在不断解决矛盾问题中得到深化。难走的路是上坡路,我们要焕发改革的勇气与决心,永不放松那股劲,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杀出一条血路”,跑好改革过程中属于自己的一棒。

改革要有义无反顾的担当勇气。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在中国改革的关键阶段,要一鼓作气,不进则退,否则,可能前功尽弃。要从群众利益着眼,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出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失时机地深化全面改革。历史机遇不能丧失,人民期待不可辜负。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改革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加强有力的办法措施推进改革,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的改革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一个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紧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是我国濒临改革深水区时的一次“破冰之旅”,改革的新号角响彻华夏大地。

这次全会亮点多多,其中,改革话题是最大的亮点,在全会公报里,“改革”一词使用了59次,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民生、文化、司法等众多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实现挣脱思想观念束缚,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利益分配格局的新进展。

深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这需要制定必要的行政规范,要有多种行之有效的制度予以约束。在全会公报里,“制度”一词提到44次,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制度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是面对纷纭变幻的国际形势、复杂多样的国内现状提出的一条很刚性的要求。改革必须在制度下进行,制度必须在改革中完善,从而实现以制度建设制衡改革,以改革促进制度建设。

制度必须是公平公正的,特别是要符合客观规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有空子可钻,则制度形同虚设。过去,有些部门自定的内部制度,有些行业的所谓标准规范,实则是霸王条款,是制度建设中的“水货”,这些既得利益集团“自导自演”,在体制之外“跳芭蕾舞”,已经引发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制度来不得“山寨”,不能成为心血来潮时的作品,不能只是少数人的“盛宴”保障,否则只会扰乱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只会剥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红利的权力。没有科学的制度保障,改革只能在老路子上徘徊,甚至让历史倒退。因此,制度须“钦定”,须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下制度一盘棋”,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无论是“公家制度”还是“私家制度”,都必须经得起人民的考验,经得起实践“中国梦”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我们可喜地看到,2012年下半年,全国已经开展了内部制度规范建设工作,党政部门首先拿自己“开刀”, 全面梳理、建立完善了多种内部制度,符合实际,符合国情,也符合客观规律,为其他领域作出表率,深受群众欢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遗余力整治干部“四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起拍,十多位省部级高官受到罚处,有效地震慑了挑战制度权威的“特权思想”,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初步成果。

深化改革,制度先行。如今,党中央重申制度改革基调,制度改革的号角全面吹响,成效终将怎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钉子是最普通不过的了。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干工作、抓落实亦是如此。没有钉钉子的劲头,就只能是抓而不紧,工作就会半途而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决策部署就会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必须锁定目标,立言立行。钉钉子,要钉在正确的位置,才不至于偏废。同时,也要把握好力度,如果用蛮力,使劲不均,不仅容易打歪,还可能伤着自身;如果空有假把式,不使真力气,钉子就钉不入,空耗时。深化改革,就是要扫除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为此,全会描绘了清晰的改革路线图,明确了2020年这个重要事件节点,列出了16个方面60项改革措施,这些都是改革征程上的“硬钉子”。落实改革路线图,就是要锁定一个个具体的改革目标,“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将钉子钉稳钉牢。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必须久久为功,持之以恒。钉钉子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同样,领导干部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怀,驱除急功近利的私心歪念,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会提出,要改革政绩考核机制,著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正确认识、处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眼前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落实,离不开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这股韧劲。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必须不畏艰难,钉牢钉深。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改革路上必定会遇到艰难险阻。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好改、易改、见效快的改革都已推进得差不多,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其间牵涉十分复杂的矛盾和利益关系。中央一再强调,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形势下推进改革,更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谋划改革。没有这个心气,改革措施就可能抓而不紧、半途而废;没有这个劲头,决策部署就可能被打折扣、搞变通,以至拖延应付。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必须强身健体,披坚执锐。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样,钉钉子也要榔头硬,而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便是推进改革的“铁榔头”。实践证明,改革措施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改革能否按照预期目标推进,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的能力是否适应。全会要求,要加强和改善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这样一个主题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此外,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还要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分涌现,成为推进改革的生力军。

政贵有恒,治需有常。落实改革目标,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翻山越岭,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我们只有进一步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才能登峰过险,跨沟越壑,将全会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主要介绍这次会议全貌,重点指出会议的主要精神,透露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举措,是指导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通读公报内容,让人感受到改革的力量,更品味到民生的厚重。

回应群众关切。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坚强意志,一次全会就是一次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正是因为尊重人民意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才得以稳步推进。要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避免制度碎片化,完善养老保险、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构建相互衔接、运行有效、保障特困群众的兜底制度,防止冲击社会心理底线的事件频繁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些都是人民的新期待,更是改革的新目标。十八大以来,多项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汇聚更多民意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多地回应了人民的呼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15个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也成了中央高层与普通群众同频共振的时代最强音。

突出民生优先。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民生为大,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医疗、教育、户籍、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大民生改善,着力攻坚克难,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正不断织就织密。民生的改善,就需要通过改革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工夫,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以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以改革创新保障民生,以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很大篇幅阐释和部署了民生问题方面的改革,特别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民生问题将在更高层次上得以解决,越来越多的群众将能更多更公平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增进群众福祉。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深化改革,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依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而且,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5至10年是我国改革的关键时期,唯有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释放改革红利,我国发展才能增添新动力、跃上新台阶。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会系统部署的一项项改革的深化和突破,都是为了重塑社会公平公正环境,都是为了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得民心者得天下,惠民生者利长远。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全局勾勒出了未来中国改革的总路线图。公报和《决定》的落实将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增添新的力量。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更多惠民举措,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奔向全面小康之路必将更加宽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1月13日商都网)

阅读公报,鼓舞人心,为改革新业开幕而振奋。

我们从前三中全会时代进入三中全会进行时时代,到现在,我们进入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时代,我们对过去的成绩充满自豪,我们对今天的目标充满信心。

我们要认真学习公报,这个是改革新业的总蓝图,是崭新历史的新方向,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美丽设计,我们的学习应该认真,应该细致,应该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我们要认真落实公报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具体执政工作中落实,各条战线的劳动者要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落实,我们全体公民都应该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落实,在落实公报的精神中,让自己的人生出彩,为我们的改革新业奉献精彩。

我们要在学习与落实中树立大局意识,树立国家意识,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站的高,看的远,走的好。35年前,我们的改革是冲天一飞,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我们探索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今天的改革会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新的飞跃,我们将在中国道路上迈出更新的步伐,这需要我们的拼搏的精神,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需要我们阳光的胸怀,坦荡的追求,美丽的拼搏,聚合正能量,共谱改革新篇。

三中全会闭幕了,改革新业开幕了,我们要抓紧当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利时机,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提升自己的工作境界,让自己的思想与新改革时代一致,让自己的工作境界尽快走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上来。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每个普通公民共同努力,共同拼搏,共同打造。

让我们一切牵起手来,共同在改革新业开幕的舞台上展现精彩,为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举行。作为公民为之欢欣鼓舞。我捧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今后十年的改革充满信心。

因为,未来的十年至关重要。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虽然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是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的先声。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早在35年前,小平同志曾谆谆告诫:“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

经历了35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传统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难点和社会问题凸显,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改革攻坚任务,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窃以为:这就要求我们“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 ”

细读《公报》,感慨万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等“五大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彼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胜利闭幕,备受关注的改革方案最终尘埃落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总体部署的宏伟蓝图绚丽铺开,新一轮的改革正式扬帆起航。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党和国家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35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令世人敬仰。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在取得伟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瓶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也只能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前进的道路,我们应该放开胆子、迈开步子,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来看,我们党对改革的总体布局有了新的部署,即由过去的“五位一体”,升级为“六位一体”,首次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列纳入改革的总体布局,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制度建设,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总体方案已经确定,接下来改革就进入“贯彻落实执行期”,而这个阶段才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全面改革的美好蓝图要想变成现实,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毅力和决心,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广泛凝聚共识,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形成改革发展合力。

至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历史性转折点起,历届“三中全会”就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它背负着百姓的期待和寄托,它为百姓带来希望和福音。

这个继十八大结束就相继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六项禁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会带给百姓一个怎么样的三中全会?

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要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形成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局面。

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必须做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和要求部署上来,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震慑力。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坚决纠正“四风”,切实改进作风。

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要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落实《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纪委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检查。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牵头和协办单位要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做到正人先正己,树立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虽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持经常抓、长期抓。我们坚信,终将实现十八大绘制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福音!

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单独一个领域的改革或可立见成效。但为长远计,各个关联领域的整体推进、同步、全面改革,才是上策。

今天,备受公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被寄予热望的许多关键领域的改革议题,将在本次全会上得到正面回应。

此前,多位中央领导人曾密集表态,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显然,当下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无论是选择一两个领域的突破,还是继续重复以往的路径,都很难真正破解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痼疾,缓解社会公众的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一是全面改革,再是深化改革,方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领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单独一个领域的改革或可立见成效。但为长远计,各个关联领域的整体推进、同步、全面改革,才是上策。

以社会管理为例,仅仅放开大城市的户籍,实现“自由迁徙”,并无实质意义。还必须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社保等固化利益,才有可能让户籍回归本来面目。而这显然有赖于相关领域的改革,包括建立全国联网的医保,养老保险等实行并轨,教育资源均等化等等。

又如,在政府自身改革方面,同样需要做好诸多关联性改革,协调联动。不仅要简政放权,更要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不仅要做好中央政府改革这个“上篇”文章,也要做好地方政府改革这个“下篇”文章;不仅要约束“看得见的手”,也要扶持“看不见的手”……

另一方面,改革应该避免浅尝辄止,不能总是选“好改”的改,剩下那些有难度的“骨头”则无限期搁置,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上,改革越是往纵深挺进,其所面临的利益博弈就会越激烈,一味拖延,只能丧失改革的时机。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以财税改革为例,去年起,我国拉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大幕,与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目标相比,财税改革目前还面临着诸多难点,突出表现在: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有待提高;非税收入占比过大,这些迫切需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改革从来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意味着利益的深刻调整。正是因为利益的分殊,不同社会群体围绕“改革红利”的博弈也将十分激烈。人们期待这一次三中全会启动的“新一轮改革”,能够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回应民意诉求,全面深化改革,让全体中国人共享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2013-11-11 07:36

“中国再次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此时此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召开。世界的目光、13亿人的关注,纷纷聚焦于这次“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无数的人们禁不住畅想:在改革之路上行进了35年的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进发?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人,又将再续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35年前的那个岁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带着对“开除球籍”的忧思,怀着对“中兴伟业”的热望,我们党毅然推开了改革开放之门。35年来,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多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愿景化为了现实,多少普通人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今天的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将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耀眼光环下,我们深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何等艰难,深知“攻坚期和深水区”何其纷繁复杂。

中国经济巨轮如何摆脱粗放投入的动力依赖,换装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政府部门怎样突破利益藩篱、剥离权力依恋,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激发更蓬勃的经济内生动力?社会建设何以顺应民生新期盼,在公平正义的平台上,生长更澎湃的社会创造活力?执政党如何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实现治国理政能力的新提升?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发展的新起点,改革的新课题,社会的新期待,要求我们更加焕发改革的决心与勇气,永不放松那么一股子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下好改革一盘棋;更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回首35年改革历程,无论是在春寒料峭中推广联产承包,还是深圳特区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或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曲折的形成与完善过程,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震撼世界的每一次前行,无不得益于攻坚克难,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改革新征程上彰显勇毅之气、积聚笃行之功,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地前进,我们就一定能跑好现代化“接力赛”中属于自己的这一棒,为中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11月10日评论员文章

昨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医改的文章。

文章回溯了过去几年,国家在医疗改革上作出的努力。基本医保全覆盖、重大疾病有保障、基本药物零差率、基层看病方便了、县级医院更强了……这些从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4亿,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等具体数字里得出的结论,体现了医改取得的成绩。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的调查数据,也与前述成绩相呼应。站在历史纬度和国家宏观层面看,确实有这样的进步。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调查数据提出了质疑。在他们看来,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这主要是针对医改有两种不同视角。一个是调查统计,这本身受限于一定角度和调查的范围,一个是个体感受,很多民众从自身实际出发,很容易得出与调查数据不一样的结论。但这一定是冲突矛盾的吗?未尽然。

提起医院,有的人会想到一大早抢门诊号、熙熙攘攘排队候诊的情景;有的人会困惑于医疗服务信息的不对等,在信任医生的职业伦理照单开药,与拒绝不必要的高额药费单间犹豫不决;有的人对医护人员冷漠的表情、生硬的态度感到寒心甚至愤怒;有的人不满于医疗纠纷中院方的强势地位;有的人联系到新闻事件里的具体情形,对拒绝收治病人等与医疗公共属性不符的现状深表担忧。

除去享受完善医疗福利的那类人群,看病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件麻烦事。能不能碰到“好医生”得要碰运气,不对医疗总体品质抱持太大信心,是一个普遍而基本的判断。如果将这些个人感受放到更大的层面上,就不难解释医患冲突为何这么引人关注。

在宏观的历史演进上,我们要承认已有的进步,如果没有进步,这就显示出我们在重大改革事项存在巨大问题,如果有进步,却视其如无物,也不是改革应有的心态。片面地高唱赞歌,与普遍的社会表情不符,人们就会发声,只讲问题,这与国家的整体致力的改革方向不符,这两种路向都不是客观理性的。厚此薄彼,相互取代地片面理解,一边倒的叫好、唱衰,都有违事实。

作为一项基础性改革,医改既是中国过去改革的重要组成,也必定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要方面。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改革“接力”,一度被认定为“基本上不成功”的改革,一方面表明医改难度之大、涉及问题之深,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推进改革需要有更清晰的思路,更客观的认识,要克服更多的障碍。在这个意义上,亟需在共同的目标下走出对立,看到成绩,才能看清脚下的路,厘清问题,才能明了未来的方向,才能把改革真正往前推进。

在决策中引入法制、科学和民意机制,变“一言堂”为“众言堂”,惟如此,才能有效抑制既得利益链条出于本位利益抵制改革的现象。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幕,人们对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社会弊端,寄予厚望。

知名改革学者迟福林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今天“改革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利益链”,利益链不打破,改革将无法推动(新华社11月10日)。此前,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在当今中国,利益固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政府部门利益、行业垄断和各种既得利益群体,都会结成阻碍改革推进的牢固藩篱。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曾表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表明决策层对打破利益链之于推动改革的意义,和社会各阶层在这一重要问题上存在高度共识:推动改革就必须打破利益链,如今已是上至中央,下至民间,越来越多人士的共同心声。

然而利益链的打破,又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正如李克强总理曾说过的,“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以及不同阶层利益和自身利益扭合在一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令利益链盘根错节。

这种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是形成体制机制性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也是民众不满的焦点之一,打破利益链不仅是改革向前推进的前提和保证,甚至可以说,其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打破利益链,决策层不断向外界表达出不怕阻力的决心。今年10月31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闯险滩,“必然触动利益”,“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

而把这样的决心变为行动,必须拿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摆脱某些机构、部门和个人既当规则制订者、又当规则执行者的状态,避免某些特定部门、行业、地方垄断势力在相关事务、话题上的“一言堂”,在决策中引入法制、科学和民意机制,变“一言堂”为“众言堂”,惟如此,才能有效抑制既得利益链条出于本位利益,对符合大众利益的改革方向、政策或百般阻挠、或阳奉阴违的现象。

古今中外,但凡关键性、重大改革,都需要花大力气、付大代价,作为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打破利益链势必要花极大力气,付出极大代价。然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为突破利益链这个当前改革最大阻力,花再多力气、付出再大代价,也必须义无反顾。

□陶短房(学者)

上一页 1 ...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