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前些日子,吉尼斯世界纪录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扬州“最大份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无效。

早在10月23日,经典小吃“扬州炒饭”,被当地炒得风生水起。扬州市烹饪协会给“扬州炒饭”出台标准:有蛋有肉有海参,米饭粒粒分明,让网友直呼“吃不起”;当4吨“扬州炒饭”,成功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后,直接被拉去喂猪了。对这种糟蹋粮食的“作秀”行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杨丽娜表示,“大型食品纪录中食品最终要供民众食用、不得浪费,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接受任何不道德的纪录。”

必须承认,“扬州炒饭”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本无可厚非。但此事被拒说明,申报,靠的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品质,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而不是以生产垃圾式的“扬州炒饭”为代价,去浪费宝贵的粮食。

中国虽然是粮食生产大国,但以往无论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饥饿体验”,还是官方开展的“光盘行动”,均是对粮食的一种珍视和敬畏,去引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

在如此语境下,为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惜创下 “炒饭喂猪”的不良纪录。糟蹋粮食、浪费资源的行为,不仅令人胆寒,其背后,折射出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更可怕。

近日,扬州策划了一场“最大份炒饭”挑战赛,一份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但当有媒体曝光“最大份炒饭”创纪录后被当作垃圾运走、被用来喂猪后,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很快宣布:扬州“最大份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无效。无效的原因是主办方违背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关于申报大型食品纪录时,食品须最终供民众食用,不得有任何浪费的规定。

一件好事办成了坏事,这是作为主办方的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以及作为承办方的扬州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都没有想到的。举办这个活动,是因为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当地有关部门想借着申报“最大份炒饭”的活动,来推销扬州这座古城,以及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

如果没有媒体后续的曝光,这次活动可谓是一次性价比超高的成功策划:只用了4吨扬州炒饭的成本,花费不超过15万元,却引来了全国大量媒体的报道,让人们一下子聚焦扬州,关注扬州美食,看上去,似乎要比山东斥资几亿元打造“好客山东”的品牌要见效快。

我们看到,在近年来各地频频出现的一批“申吉”活动中,时常会有地方政府的“身影”,如“世界最大皮鞋”、“世界最长鞭炮”、“世界最大月饼”、“世界最大剁椒鱼头”等等,这样的“申吉”究竟有多大的文化价值?未必见得,各种“巨无霸”层出不穷,比的不是谁文化价值高,而是谁“名头”更响亮。

举办“申吉”活动的城市并非真正痴迷于去争“世界第一”,提高城市的曝光度或许才是他们的出发点。此外,他们所申报的“最大”、“最长”也能成为当地的一道新风景,供游人参观,可谓一举多得,故很多地方乐此不疲,仿佛握住了一把城市宣传的“金钥匙”。

只是,这把“金钥匙”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比如扬州这次“申吉”,将炒饭拉去喂猪,可能在确保食品安全上并无过错,但却在道德上挨了当头一棒,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没提高,反而却落下了一个“差评”。此次虽然是一场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活动,但作为承办方的扬州市旅游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也逃脱不了监管不力的责任。

某些地方政府为宣传城市,推广城市文化走向世界,不惜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冲击各种奇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除了给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一点谈资笑料,实在看不出有太多积极意义。其实,想要提升自己城市的知名度和口碑,各种奖杯都比不上民众的口碑,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最终靠的是他们置身这个城市当中的所见所闻,是从他们对城市最真实的感受与体验中得来的,而光靠几个“申吉”纪录是积攒不来的。

推广城市文化,给人们以良好的体验,除了依托当地优秀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还要靠城市的优秀管理和市民的良好素质,而这些说到底就是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它给人们带来良好印象的同时,会让人心生向往,发出由衷的喜爱。比如山东正在打造“好客山东”品牌。这个“好客”就是人文之美,简单的“好客”两字有丰富的内含,需要政府制定激励制度,需要市民实践于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处处体现出“好客”,而不是“欺客”、“宰客”。如若口号上天天喊“好客”,却用天价大虾宰你没商量,那么,一只大虾就可以毁了你苦心经营的招牌。

相反,如果一个城市在人文素养上孜孜以求,在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质上精益求益,就一定会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而这些良好体验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形成好口碑,从而让人们自发的为城市做免费宣传。像这样的城市,不需要靠各种“巨无霸纪录”来博眼球,也会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宣传效果。只是,这些工作都不能一蹴而就,需持之以恒,如今很多城市主政者缺乏耐心,喜欢走捷径,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博眼球的事情上去了,希望这次“扬州炒饭”的“闹剧”能够让大家引以为戒。

【“最大份炒饭”之败笔给当事方一个教训,也给他人一个警示,无论搞什么活动,创意第一、节约第一,无端浪费能免则免。】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26日对记者表示,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杨丽娜还表示,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接受任何不道德的纪录。

“扬州炒饭”最近很闹腾,先是定炒饭标准,赚足公众眼球,然后是挑战吉尼斯纪录,意欲再添一把柴,再烧一把火。可惜,弄巧成拙,这把火可是把自己的眉毛给烧了,白白折损了当地的名声,真是得不偿失。

此举之所以惹众怒,正如杨丽娜所言,首先是“不道德”。浪费食物,与贫富无关,与道德有关。别以为富起来了,浪费得起,就可以暴殄天物,要知道无端浪费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块肉都来之不易,都应该有愧疚感。更何况,全国农村还有超过7000万贫困人口,在西部个别农村,还有穷人一年只能吃3次肉。顾及现实,公众对“最大份炒饭”进行批评,并非泛道德化。

二是无聊。曾经看过一幅讽刺漫画:一名男子到专利局,声称他发明了一种打火十万次不充气的火机,画面上他背了一个巨大气瓶,“专利火机”就连接在气瓶上。那些一味以数量多、体积大而创造的吉尼斯纪录,如世界上最大的沙发、最大的皮鞋、最大的火锅、最大的包子、最大的大饼……不都如此吗?你用4192千克去创造“最大份炒饭”纪录,别人也可以用5192千克去打破,只要腰包足够鼓,外加足够无聊。这种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的“世界纪录”,就是无聊者为无聊者预备的无聊游戏,不被公众口水淹没才怪。

三是官办。公众愤慨,一半来自浪费食物,一半因为举办者。倘若“最大份炒饭”系纯商业行为,商业机构为博出位而花冤枉钱、浪费食物,公众虽看不过眼,也不便作过多指责。然而,在此次活动的举办名单中,当地旅游局赫然在列。哪怕采取了市场化运作,严重浪费食物行为之乖谬,亦与行政部门的角色定位与价值主张不符。不管主办者动机如何良好,宏大叙事掩盖不住浮躁作风和扭曲政绩观。奢靡之风是“四风”之一,在全国上下纠正“四风”、反对铺张浪费的当下,此事犹显不妥。更令人遗憾的是,“作秀”时,各部门、机构竞相而上,挂名赞助;丑事曝光后,当初争相出镜的单位纷纷缩起头来,仿佛与己无关。其实,严格追究的话,这些决策者不仅要道歉,还可能被追责。

“最大份炒饭”之败笔给当事方一个教训,也给他人一个警示,无论搞什么活动,创意第一、节约第一,无端浪费能免则免。

10月23日,扬州一盘总重量为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随即曝出炒饭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网友纷纷质疑主办方这是在“浪费粮食”和“作秀”。24日,该活动的承办方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称,拉去喂猪的只是因露天制作导致不宜食用的部分,其余部分还是按照预先安排送给学校和企业。(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打造全国喊得响的城市,似乎已经成为各地主政官员的流行风,这本无可厚非,毕竟一座城市能打出自己的品牌,能够有让世人咀嚼的亮点,对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发展多元经济,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旅游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主要产业,主打人文历史牌,亦成为各城市间争取旅游份额、扩大城市影响力的主要招数。

扬州这座古城同样不可能错失建城2500周年纪念宣传的机会,如果将宣传的立足点放在主打城市旅游及城市舒适度上,似乎不足以在众多城市宣传中脱颖而出,没有新意。而一份小小的扬州蛋炒饭,无疑集扬州名气、历史文化、旅游卖点集一身,当地官方以此着手打造新扬州宣传可谓用心良苦。

从制定“扬放炒饭”官方标准到以“最大份”刷新吉尼斯纪录,扬州官方此次宣传可以说达到了目的,至少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了全国民众的眼球。而最后扬州炒饭被当垃圾处理掉了,虽然争议颇多,官方、民间各有说辞,但毫无疑问却再次将扬州推上了舆论浪尖,让这次的“宣传”达到了最大化,扬州也因此“享誉”海内外。

如果单从宣传“响”度上来说,扬州官方的这次以“扬州炒饭”为切入点的宣传达到了最大化,但如果从效果上来看,最终以垃圾车拖走的“扬州炒饭”却让一个畸形政绩观的主政团队浮出了水面,让沸沸扬扬的“扬州炒饭”宣传陷入了全民思索的“反思”当中,这是当地政府未曾预料到的,更是让“扬州炒饭”宣传内涵从阳面走向了阴面。

其实这个结局的出现,也是可以预见的。毕竟,一个没有摆脱畸形政府绩观的政府团队,又如何能够真正挖掘出城市的底蕴,结合时代的主旋律打造出全新的城市名片?某种程度上,“扬州炒饭”陷入了“好客山东”同样的困境,毕竟只有具备了在意民意、民声的务实政府团队,才是真正打造城市形象、旅游名片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能够从被垃圾车拖走的“扬州炒饭”中吸取教训,以务实的态度打造好扬州这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让它在时代的浪潮中泛发新光芒,成为海内外人士向往的文明城市。而不是一座以浪费、浮夸著称的“饭桶扬州”。

10月23日,江苏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日11时30分,新纪录结果宣布后,炒饭被大量装进垃圾车拉走。此举引发网友吐槽,指责主办方浪费粮食。10月24日,主办方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桑建回应称:由于炒饭量比较大,考虑到安全问题,已经对炒饭成品进行回收使用,人不能吃,猪可以吃。(10月25日《新闻晨报》)

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这样的事情的确是值得纪念的,作为扬州而言,适可而止的举办一些活动,当然是需要的。不过,用“最大份炒饭”的形式来庆祝,不仅丧失了扬州本应该有的文化内涵,还显得土得掉渣了。

即使,不从浪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个“最大份炒饭”也是存在问题的。对于餐饮来说,口味才是最重要的。而口味的好孬,起着决定性因素的就是制作的科学性。很显然,做这么大一份炒饭,无论是火候,还是技术,都是很难把握的。这样的炒饭别说在口味上会存在问题了,能不能吃都是值得质疑的。或许里面的食材都是半生不熟的。

而且,比“最大”也没有丝毫理性可言。既然是餐饮,能够比得应该是味道,岂能比谁的“最大”?比“最大”需要的不是技术含量,而是只要愿意花钱就行了。这样的比法本身就不应该是提倡的事情。最近这几年,我们的一些城市特别热衷于申报世界吉尼斯。世界最大的风筝,世界最长的绳子,世界最大的面包,世界最大的牛排,我们用珍贵的资金打造出了一个个世界最大,可是这些世界最大带来的无非是一场意淫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世界最大”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们除了在申报吉尼斯上,砸锅卖铁也要把“最大”抱回家之外,还把“最大情结”延续到了工程建设上。世界最大的鬼城,世界最高的大楼。今天最高的属于上海,明天最高的就属于北京了。这种只比“最大”,不比“最好”的情结恰恰害苦了我们。

回到这个世界“最大份炒饭”上。除了哗众取宠的因素之外,很显然最大的质疑因素还是巨大的浪费。而活动举办方却说没有浪费。他们说:“我们做了回收处理,考虑人吃了不安全,就送到了养殖场。”的确,送给猪吃也不算浪费。问题是,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国家,作为一个主要粮食必须依靠进口才能确保供给的国家来说,我们用4吨籼米、鸡蛋、海参、等食材突破这样的世界纪录意义几何?

前不久,国家专门召开扶贫会议,通报了目前贫困人口的情况,制定了精准扶贫的办法,要求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面对这么多的贫困人口,面对“一年只吃一次肉”的山区群众,活动主办方“可以让猪吃”的回应有多寒冷?

我看,最该进入吉尼斯的不是“最大份炒饭”,而是“最大份浪费”,而是“给猪吃”的回应。

10月23日,江苏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日11时30分,新纪录结果宣布后,炒饭被大量装进垃圾车拉走。此举引发网友吐槽,指责主办方“浪费粮食”“作秀”“处理不当”。24日,主办方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桑建回应称:已回收使用,未浪费。(10月25日《京华时报》)

4吨的“最大份炒饭”竟然被垃圾车拉走,如今官方出来回应称,已经回收使用了,没有浪费,恐怕难有人相信了。正如网友拍的视频所显示,“破纪录之后”,在巨大的瓷碗里,有人站在炒饭上,有人站在碗的边沿,要人相信用铁铲铲进垃圾车的炒饭得到了合理使用,那真是自欺欺人。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吉尼斯纪录在我国越来越普及,几乎重要的活动,举办方不整一个世界吉尼斯纪录都不好意思了。最大的糖果地毯、最大的包子,万人洗脚、打麻将,等等,似乎在“人海战术”与“钱海战术”之下,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我国的“儿童游戏”一样,每每成了插科打诨的必备游戏。

据了解,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扬州市旅游局、扬州市烹饪协会等单位举办了创“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官方背景之下,任意花费钱财,让吉尼斯纪录成为吸引眼球、赢得关注的捷径。联想到前几天,官方发布“扬州炒饭”新标准,让人更加豁然明白,为什么炒饭要申请吉尼斯纪录了。难怪有人说,扭曲的政绩观之下,浪费与否好像并不重要。

原本旨在鼓励人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越发成为举办方博取政绩的工具了。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网友们很早就调侃过,在我国要想刷新吉尼斯纪录太简单了,只要所有中国人一起吃饭、睡觉、刷牙,吉尼斯估计就变为国产的了。本意是个体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吉尼斯,在我国被扭曲成“人海战术”式的儿童游戏,既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挑战极限的冒险精神,这样的吉尼斯纪录,除了浪费金钱外,恐怕能做的就是装到垃圾车送去扔掉了。

4吨炒饭成为垃圾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在我国,“人海战术”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已经成为形式主义的腐败浪费高发地。这种一味求大、求高、求快的低俗政绩营销,不仅让官场充满了浮夸之风,也违背了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主张。让吉尼斯回归本意,让申请吉尼斯的活动多一点挑战、少一点浪费,多一些内涵、少一些形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4吨炒饭”式的吉尼斯申请,是时候叫停了。

 

【怎么从4吨混在一起的扬州炒饭中,正确地分出150公斤过期炒饭,简直就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

针对日前网络流传的“4吨扬州炒饭破纪录后装垃圾车喂猪”,扬州市旅游局回应称,经过核查,真实情况是:在实际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成品因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不适宜食用,将这部分不适宜食用的炒饭送至养殖场处理,总重量约150公斤。150公斤以外的炒饭,活动当天已经按原计划送到接收单位,相关的接收单位都出具了接收和食用情况的书面报告,并报吉尼斯备案。

“只有150公斤扬州炒饭被喂猪”,这样的官方回应,显然还存在不少疑点。比如:原本是一次炒制而成、作为一个整体的4192公斤炒饭,何以单单只有这150公斤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不适宜食用?

还有就是怎么从4吨混在一起的扬州炒饭中,正确地分出150公斤过期的炒饭,这简直就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莫非活动主办方,念了一个什么咒语,那些过期炒饭就在急急如律令下自动集结到一起,而且,没有污染其他新鲜的炒饭。

有些吉尼斯世界纪录不靠谱,但是有些官方的回应似乎更加不靠谱。脑洞开得真不是一般的大。

地方政府部门既然要表态,也不应该简单听信活动组织者的一面之词,而应该对公信负责,做好调查。

事实上,无论究竟是“4吨”还是“150公斤”扬州炒饭被当作垃圾“喂猪”,大量宝贵的粮食被肆意挥霍浪费、糟蹋,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不管数量多少,都令人痛心。如果这样的“吉尼斯纪录”当真是有意义的,恐怕已不是“最大份炒饭”本身,而是“挥霍”意义上的吉尼斯纪录,这正像有网友感叹的,“应该是连破两项纪录,还破了最多炒饭被倒掉喂猪的吉尼斯纪录”。

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的名城,有关方面希望借“最大份炒饭”来展示城市形象,进行城市文化宣传,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城市形象展示、宣传,却不能毫无底线。在创造“最大份炒饭”的同时,又创造“挥霍浪费”的世界纪录,这究竟是在宣传还是抹黑城市形象,势必会变得十分可疑。岂不闻“俭以养德、奢以灭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张贵峰(职员)

一份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4192公斤“最大份扬州炒饭”,曝出被当作垃圾运走、被用来喂猪,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26日宣布,因存在浪费食物情况,该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无效。随后,扬州市旅游局微博发文称,活动不是其主办,但存在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的责任并道歉。(10月27日《羊城晚报》)

“最大扬州炒饭”成了猪的美食,这样失败的纪录算不算浪费粮食?

其实,这要看怎么理解。 一方面,粮食不仅是人的口粮也是家畜、家禽的“副食品”。咱们都知道,现在的畜(禽)类动物,有些命运不错的,成为人类的宠儿,没有经过细加工的粮食,根本就不足以刺激起这些小畜生的味蕾。说句不好听的,它们的生活条件比我要好多了。从这种意义上理解,扬州炒饭喂猪,也谈不上什么浪费,最多也就是给猪们改善了下伙食,这和习惯了粗茶淡饭的我,吃点小龙虾也没啥区别。

炒饭喂猪视为浪费的逻辑其实是物资匮乏年代,人类生存权高于动物的思维,在粮食并不是稀缺品,甚至产量非常丰富的年代,大部分人类(至少扬州人民)没有了饥饿的困扰,这种由饥荒时代延续下来的思维习惯,是不是还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值得怀疑。尤其作为一种商业宣传投资,假如我们把粮食(炒饭)换作金钱,扬州方面花钱请明星助阵,要达到同样的宣传效果,一定不是10余万元可以搞定的。很多人一看到这样的现象,首先想到了灾区,习惯性叙述前缀是“贫困地区的孩子都吃不饱肚子”,然后便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道德指控,其实是非理性的。道理不必多说,这种指控可以万能的套用在一切稍微铺张的事情上,当然它的对象一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所言的浪费其实有一个更宽泛的外延,对人力、无力不合理的使用也是浪费的一种形式。若是单纯的商业炒作,那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也倒罢了,但整个事件不是几个企业家可以独立搞定的。包括扬州旅游局、卫生局、技术质量监督局在内的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不说是这一事件的主导者,至少是协办方,确实起到了为这次活动站台的作用,这也是当地旅游局出面道歉的原因。扬州旅游局当然具有宣传本地旅游业的职权, 但与商家的合作还是应该谨慎而行,至少从形式上必须具有正当性,能接受舆论的质疑。

扬州炒饭申请吉尼斯纪录,也不是单独的商业活动,而是一整套包括向“扬州建城2500年献礼”、“扬州炒饭新标准”等一系列有政府牵头宣传活动的一部分,本身由政府主导的扬州炒饭“新标准”被舆论认为是职责错位、违背市场规律、干扰市场自由,早就被批的体无完肤,扬州炒饭申吉失败不过是火上浇油,让人们坐实了这种指控。

粮食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地方,在于我们目前仍然处在农业现代化文明的前时代,农民的劳动与生存现状仍然是艰苦与艰辛的。而粮食成为一种透视亿万农民的符号,寄托了人们对于土地和农民的情感,这不是矫情而是对于土地的敬畏。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以粮食为载体的企业宣传行为,不必过分解读,而作为有着复杂背景,多方利益纠缠其中,有着政绩目的、权力色彩的官方(参与)行为(食品卫生部门、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在场的“炒饭活动”,结果只能用来喂猪,这不很能说明问题吗)尤其作为广被诟病的“献礼工程”,这算得上一个不道德的礼物。

23日,一场名为扬州炒饭总动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大份炒饭”挑战赛活动在扬州举行,活动中诞生了一碗重达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但26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宣布,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10月27日网易)

因为主办方的保存不当,日前挑战成功的“最大份炒饭”剧情出现了戏剧性反转,对当时参与赛事的扬州市民而言,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也为各地欲破吉尼斯的主办方和广大公众敲响了警钟。客观而言,比起“最大份炒饭”本身,这项“雷人吉尼斯”背后暴露出国人山寨意识的泛滥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可能更加值得关注与重视。

所谓的吉尼斯世界记录,素来以“最”字著称,最大、最小、最多、最少、最好、最美……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以说,吉尼斯本身就是一项以呈现光怪陆离、难以想象的“世界奇观”式纪录,但就实用性来说,只不过是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娱乐与消遣的平台而已。作为一个国际性挑战,长期以来,吉尼斯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喜爱。然而纵观这些年来国内各地主办的吉尼斯赛事,却陷入了一种盲目“上马”、刻意创造“刷数据”的被动境地。从“最多人同时洗脚”到“最多人同时刷牙”,从“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到“最多人同时打麻将”,从“最大炒饭”到“最大拼伞”,在社会效应上这些奇葩的“中国式吉尼斯”根本毫无实际意义可言,也难怪引发网友和公众的集体吐槽。

各地之所以好破吉尼斯,主要原因可能还在于少数人的一己私心。据悉,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文官网上,设有一个“商业服务”的子栏目,不管是主办的商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可以通过吉尼斯来获得“最”字背后的“赛事红利”,不仅迎合了商家借机宣传炒作的心理,也满足了部分地方官员扭曲的“政绩观”。就像刚刚挑战成功的“扬州炒饭吉尼斯”,因为造成了严重的食物浪费而蜕变成一个“浪费吉尼斯”、“雷人吉尼斯”,如此境遇倒逼公众不得不反思当前国内出现的“吉尼斯大跃进”旋风。

照理说,吉尼斯记录的挑战历史由来已久,并不可能存在多大问题。“中国式吉尼斯”的水土不服,走形变味,足以证明各地主办方在赛事的准备过程中存在诸多疏漏与弊端。不容否认,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商业运作、商业行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果依靠“人海战术”,想必国内能够打破的世界纪录举不胜举,但一味地凑人数、刷数据、为破记录而破记录,只会抹黑丑化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浪费了社会财富和公共资源不说,更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所以,“中国式吉尼斯”要想跳出“大跃进”的漩涡,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一众商家,耶或社会大众,切忌盲目跟风、仓促挑战,不妨立足实际多些创新意识,当赛则赛,如此,才不致辱没亵渎吉尼斯的真谛与意义。

近日,新华网以《如此纪录!狂热“求大”的吉尼斯崇拜》为题,刊文对近年来的畸形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案例进行了盘点,其中包括备受社会诟病的扬州“最大份炒饭”,以及最大月饼、最大炒面、万人打太极、万人洗脚等奇葩申请。(2015年10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应当说,有高涨的热情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断挑战新的极限,既能够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群体活动的积极性,凝聚人心,提升活力,又可以扩大当地的知名度,对扮靓城市名片有着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非如某些人所认定的那样“百无一用”,不仅不应当批评调侃,反而还应多多鼓励。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纵然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能够带来诸多益处,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现实当中的隐忧和风险视而不见。笔者认为,要高度警惕吉尼斯纪录沦为“人海游戏”的危险。也就是说,参与申请活动的初衷虽然无可厚非,但如何使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原汁原味” ,避免陷入“凭人数创纪录”的恶性循环,却是当务之急。

其实,要防止吉尼斯纪录沦为“人海游戏”,并非是改变申请形式那么简单,这需要彻底转变“一味求大”、“只求数量,不重内涵”的申请理念。就拿至今仍被舆论调侃的“河南18城市17000多人同时包饺子”一事来讲,乍看之下,其排场之大、范围之广,的确令人震撼。但是,除此之外呢?公众并未因此感受到有任何新颖独到之处,反而是活动结束后,推挤如山的饺子全部被浪费,着实令人心痛不已,试问,这种形式的申请就算能够成功,又有何正能量可言?更何况,为了使“万人包饺子”成功迈入吉尼斯殿堂,当地政府花费了不菲的经费,可令人遗憾的是,不仅资金打了水漂,就连正面的社会评价也是寥寥无几,岂不是鸡飞蛋打,得不偿失?最值得深思的是,设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本意旨在鼓励有专长有勇气的人挑战极限,且偏向个人为主。若是像“万人包饺子”那样,只凭声势规模,不求内涵特色,又岂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应有之义?

其实,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所以在我国沦为“人海游戏”,根源还是在于动机不纯、目的不正。有关部门为了增加自己政绩单上的“含金量”,就不顾一切想要拿到吉尼斯纪录这块金字招牌。另外,旅游景区以及某些企业,也在逐利天性和“一切向钱看向厚赚”的畸形理念驱动下,试图凭借“堆人砸钱”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便扩大知名度,赚取超额利润。凡此种种,都让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申请越来越变味,也让公众失望不已。

说到底,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热情固然应当点赞和支持,但也存在着沦为“人海游戏”的隐忧。所以,政府部门如何扭转畸形的政绩观,旅游景区和企业怎样从“钱眼里爬出来”,拿什么鼓励民间真正有绝活儿的人踊跃参与,毫无疑问是比“人海游戏”更值得关注的话题。

做4吨炒饭,有何意义?4192公斤的“世界最大份炒饭”日前在江苏扬州诞生,号称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随即曝出炒饭被当做厨余垃圾送去喂猪。26日,认证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官方微博宣布,因存在浪费情况,这个挑战无效。(10月27日《现代快报》)

如果不是因为“浪费的世界最大份炒饭”,说起“扬州炒饭”,吃过的还会回味,盼着下次再吃,没吃过的满怀期待,希望有朝一日吃上正宗的那一碗。总而言之,绝不至于有人吐槽吐到“再也不吃扬州炒饭”。

对于“世界最大份炒饭”,“浪费的气息”明摆着,引发质疑是正常“掌声通过”是反常,被宣布“挑战无效”更是理所应当。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比如“扬州炒饭”的诚意。

事实上,“扬州炒饭”在中国餐桌上的“名气”不敢说家喻户晓,但也所差无几,即使在国外,比如欧美等地,也有商家纷纷挂牌出售扬州炒饭,并且深受那些“蓝眼睛”、“红头发”、“白皮肤”的青睐。可以说对于已拥有很大一片天地的“扬州炒饭”,申不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意义并不大,或者说不太大。破不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扬州炒饭”的味道照样在,名气照样在。

之所以要以4192公斤的“世界最大份炒饭”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无非想提升“扬州炒饭”的知名度,在世界更大范围内宣传扬州及其炒饭。由是,在“赚名气”的同时,让世界更多的人一饱“扬州炒饭”之口福,这样的用意也显而易见。

因此,对“扬州炒饭”我们既不能“爱屋及乌”,一说起他,眼睛里“每一粒米、每一颗葱花、每一颗蛋花”都完美无瑕,毕竟任何食品都有改进的空间,也不能“恨鸡连笼”,因为质疑“带浪费的世界最大份炒饭”,就断然否定甚至抛弃“扬州炒饭”,毕竟“世界最大份”改变不了“扬州炒饭”那可口撩人的味道。

为了让更多人知晓,为了让更多人吃到,这是“扬州炒饭”的诚意,我们不该怀疑否定。“再也不吃扬州炒饭”,说气话可以,只因为“太浪费的世界最大份炒饭”,实在犯不着。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26日对记者表示,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10月26日,新华网)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杨丽娜表示,由于有150公斤炒饭有不恰当处理,违背了游戏规则中关于大型食品记录中食品最终要供民众食用不得浪费的规定,扬州炒饭刚刚获得的“最大份炒饭”吉尼斯纪录被收回。

相信活动主办方并不在意这个头衔,创世界纪录毕竟是个幌子,炒饭时要的是媒体关注和公众围观,扬州炒饭和背后的商家赚足了人气,目的达到的同时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要啥啥。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为,最大份的炒饭造成大量浪费,是“不道德的行为”,违背了游戏规则,所以纪录落不到扬州炒饭头上。媒体从起初的看热闹到集体批判活动主办方。无论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是媒体,从“最大份炒饭”中都各取所得,前者获得更多的关注,后者热炒此事件赚取了流量卖了报纸。然而笔者看来,“最大份炒饭”变成“最浪费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有责任。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现在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明的产物,现代体育也在其列。西方文明注重精确、可测算、可视化。无论是现代体育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都强调最大、最快、最高、最多、最远。英国人从设置吉尼斯世界纪录时,就设计了它的可观、娱乐性、易实现性。可以说正是“最大、最快、最高、最多、最远”的游戏规则,导致众多无脑低俗肤浅的世界纪录归到吉尼斯名下,而商家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先天性亲近更是由后者的游戏规则决定的。

反过来看,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注重内涵、意境,设置“最美味炒饭”、“最环保炒饭”、“最有文化味炒饭”,主办方还会朝着简单粗糙无脑的“最大份炒饭”努力吗?“最大份炒饭”的利益冲动,追求成本收益效率的商家不会错过,所以说“最浪费炒饭”何尝没有吉尼斯世界纪录游戏规则的间接促成?

吉尼斯世界纪录属于西方文明。扬州炒饭历史悠久,文化禀赋深厚,犯不着朝吉尼斯世界纪录上凑热闹,商家有利益诉求,但并非追逐商业利益只有靠近西方文明一途。吃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挖扬州炒饭味道、配料、文化等内部因素,嚼出《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的古典内涵味来,一样能赢得满堂彩。

“最浪费炒饭”也“怪”吉尼斯世界纪录,什么样的世界纪录倒逼什么样的玩法。其实我们更该反思的还是,在西方现代文明之前,我们何以就乱了方寸和定性?随着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中华文化也要坚挺,面对追求“最大、最快、最高、最多、最远”这些外部因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的西方文明,讲究内涵意蕴的中华文化何以就完全失去了定性?如果内容包括“最美味、最有意境、最佳配料”的中国文明式世界纪录风靡世界,无脑肤浅的“最浪费炒饭”还会有吗?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26日对记者表示,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杨丽娜表示:“我们已收到主办方提供的接收单位接收食用情况书面报告,但目前主办方已经明确表示确实有150公斤炒饭有不恰当处理,违背了我方关于大型食品记录中食品最终要供民众食用不得浪费的规定,因此我们已经通知主办方此纪录挑战无效。”(据10月26日新华网)

网上有一句词炙手可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场轰轰烈烈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刚刚落下帷幕,虽然在活动期间出现了一些“瑕疵”,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好在瑕不掩瑜,活动总还算圆满结束,数据报了上去,就等着吉尼斯总部大笔一挥,扬州市继世界最大的餐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又获得了“最大份扬州炒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者。这两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对于扬州人,特别是扬州的官方该是多马达的荣耀?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投资十几万,忙活了好多天,更被网友指着鼻子骂了许久,到头来吉尼斯官方竟然还认定其挑战记录无效。好家伙,白忙活了。

其实也难怪,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很久不仅仅是诞生一项世界纪录,更是为了一种向上和有意义的精神,换成我们的话就是正能量。两年前韩国3000名大学生挑战一次性制作最多的泡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这次活动中,大学生们共计制作了130多吨泡菜,并将泡菜全部捐给了韩国的老百姓,既完美的创造了吉尼斯,有帮助了普通老百姓,更没有造成一点点浪费。

回过脸来再看看扬州这个“挑战吉尼斯”,这个最大份的炒饭,制作精良,用料考究。除了籼米饭外,还有鲜鸡蛋,、水发海参、熟地方鸡腿肉、中国火腿肉、水发干贝、上浆湖虾仁、水发花菇、净鲜笋、青豌豆等等辅料。而当地正宗扬州炒饭价格20元到50元一份,甚至更高。投入昂贵,十几个厨师又经过辛苦制作,炒饭出锅了,却因为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不适宜食用,将数百斤炒饭直接送到了养殖场处理,更有的甚至装上了垃圾车。这样创造吉尼斯分明是劳民伤财、暴殄天物。更是一种败家子的所为。

还好,我们有些人脑子进水了,人家的思维却很正常。原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是吉尼斯的,全世界的。面对这次“白忙活了”的吉尼斯,要反思要找问题,更要追究责任人。

  漫画:徐简

10月23日,江苏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纪录。当日11时30分,新纪录结果宣布后,炒饭被大量装进垃圾车拉走。此举引发网友吐槽,指责主办方“浪费粮食”“作秀”“处理不当”。24日,主办方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桑建回应称:已回收使用,未浪费。(《京华时报》10月24日)

之后,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4192公斤炒饭并没有全部被倒掉,倒掉的只是已经“不宜食用”的部分。可是,网络上流传出一张整车的粮食被浪费的图片,引发了舆论一边倒的抨击。主办方一定没有想到,本来想借着“最大份炒饭”炒作一把,这一新闻反转,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是否全部被倒掉,本来给人吃的美食,现在却沦为饲料,究竟算不算浪费,明眼人一看便知。

有人说,花自己的钱,算不上什么浪费。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中留言:“人家的材料也是买的,他愿意炒,有什么问题?”其实,炒作行为本可以理解。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场活动已经具有了公共属性,也就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这么多的粮食变成作秀的道具,最后被整车倒掉,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近几年,全国各地制作巨型美食的新闻层出不穷。长沙32个厨师炒出世界最大份辣椒炒肉、西安现2000斤巨型豆腐、12位大厨烹制世界最大剁椒鱼头、蓝翔挖掘机师傅参与制作世界最大南瓜饼……总结一下,营销炒作的“万能模板”很简单——只要把吃食做大即可。可以肯定的是,这类的“美食”,味道一定不美,因为“炒作”的味道实在太重了,以至于好不好吃没人关心。

一说到形式主义,很多人就会想到政府。其实不然,“变味”的世界之最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世界纪录,我国这类项目缺乏创意,很多项目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更谈不上智慧。糟糕的是,这种所谓的世界之最还助长了浪费的风气。从这一点来看,“八项规定”实施后,政府的形式主义少了,但“民间”的形式主义依然值得警惕。

盲目挑战世界之最,很多都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炒作行为,通过另类的“行为艺术”博取眼球。其关注焦点在于是否能成功拿到“最”的名号,却意识不到如此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于是,只要达到炒作的目的,糟蹋粮食也就在所不惜。

相比以前,一些国人虽然“富”了,但是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不足、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这些都是基本国情。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社会共识。贪大求全打破吉尼斯纪录成风,不理性地“炫富”就是民间的形式主义,哗众取宠的世界纪录,即便拿到了,代价是不是也有点太大了?

我们期待,国人对这种变味的吉尼斯纪录兴趣少一点。

“扬州炒饭”新标准22日在首届扬州炒饭全国邀请赛上正式出台并对外发布,今后按照新标准炒出的“扬州炒饭”在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谐和;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10月23日 新华网)

对公众来说,扬州炒饭是一道耳熟能详的食品。但扬州炒饭与普通蛋炒饭的区别在哪?可能大多数人都会“一问三不知”。也基于此,如今国内很多饭店,挂着扬州炒饭的招牌,贩卖的却是普通的蛋炒饭。无良餐馆的这种偷梁换柱,不仅是对就餐者合法权益的赤裸裸伤害,也坏了扬州炒饭“味道更佳”的名声。长此以往,扬州炒饭必定会“泯然众人矣”,沦为普通的蛋炒饭。

此次扬州炒饭新标准的颁布,不仅是一次扬州炒饭的自我正名,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福音。一方面,新标准规定了正宗扬州炒饭要以特等籼米饭、鲜鸡蛋为主料,以水发海参、熟地方鸡腿肉等8种材质为配料,按特定的流程炒制而成。这种限定能有效防止不良商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确保蛋香、饭香和菜香这三大灵魂不走样。这无疑是扬州炒饭的一次自我正名。另一方面,最新的扬州炒饭标准,属于地方标准,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这些企业不按照标准来炒饭,将会被摘牌。”这种强制标准的约束,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记重拳。

当然,也有人担心,制定扬州炒饭标准,会不会让炒饭的味道变得“千篇一律”?会不会因为限制的过死,让扬州炒饭失去灵活性?这样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新标准只是对蒸饭、炒蛋等基本食材的选择进行规范。但具体哪样放多少,并未限制。厨师可根据不同时令、不同食材,烹制出不同的口味。可见,制定扬州炒饭标准,并没有扼杀了厨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可能让扬州炒饭变得同质、同味。

事实上,制定严格的标准,也是知名品牌成功的秘技。比如,肯德基对原料、储放、油的温度、烹饪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也基于这些严格的标准、一丝不苟的执行,肯德基即使是在文化底蕴完全迥异的地区开设分店,味道都始终不走样。最终凭借红遍全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显然,扬州炒饭要想保住自己的特色,也必须制定严苛的标准。

一分部署,九分执行。扬州炒饭标准指定的在科学、在严格,假若得不到执行,也是明日黄花。因此,有关部门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将扬州炒饭标准推行下去。当然,这很难,遇到的阻力也会很大。但为了让扬州炒饭不沦为一盘普通的蛋炒饭,再难也要做。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擦亮扬州炒饭这一金字招牌,使之红遍全球。